視覺識別(VI)是具體化,視覺化的傳達形式,項目最多,層麵最廣,效果最直接,VI的傳播力量與感染力最為具體而直接,能將企業識別的基本精神、差異性充分地表達出來,並且可以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其中的情報信息,輕易地達成識別、認知的目的,VI是企業的臉。VI的構成要素有標誌、標準字、標準的象征圖形、企業造型等視覺符號,其中標誌是核心要素和發動所有視覺要素的力量,標誌的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印象借助文化力的滲透,借助大型活動進行策劃宣傳可以給公眾以強烈的印象。
以MI為核心的原則。
VI設計不同於一般的美學設計,VI視覺要素是綜合反映企業整體特色的重要載體,是企業形象外在符號化的表現形式,它屬於一種企業行為,必須使人感悟到企業精神的個性與內涵,傳達企業經營理念;
美學原則。
由於VI的識別是通過視覺傳達完成的意義,公眾的識別過程也是一個審美過程,VI設計不能單單講求實用,而忽視了“美”;
動情原則。
視覺識別係統作為一種靜態的抽象符號,必須切合公眾的心理需要使其在不知不覺的感情體驗中,接受傳統的信息,引起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
民族個性設計原則。
由於各個民族思維模式的不同在美感素材、語言溝通上也存在差異,應該考慮帶有民族特色的設計,才能被消費者所認同。
警告、警惕不良文化
不是任何企業文化都能給企業帶來幫助,不良的企業文化不僅不會產生積極效應反而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這是你要警惕的。不良的企業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種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非係統性和盲目性。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係統工程,必須經過仔細地研究和論證。
在前麵所講的四個步驟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據企業外部環境製定經營戰略。如果不從企業經營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導入適當的企業精神,或者幹脆由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心血來潮隨口決定企業精神,那麼這種所謂“企業文化”很難使員工產生共鳴,其凝聚和激勵的功能也就無從談起了。
上海某企業有一個生產車間,原來是解放前的聯義山莊所在地。經過論證,那個地方就是當時著名演員阮玲玉的墓地所在。於是該廠在廠內設立了一尊阮玲玉的塑像,並打算以阮玲玉的精神為核心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這家企業的文化建設顯然存在非係統性和盲目性的問題。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精神的確立,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強凝聚力和激勵員工,因此企業精神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是極其重要的。以一位半世紀前的、並與本企業經營毫無關係的人物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而不經過係統的文化分析和提煉,那麼這尊阮玲玉塑像對該企業員工的凝聚作用和激勵作用有多大,恐怕很難令人滿意。
要克服這種盲目性,關鍵是要決策者將企業文化的構築與建設當做一種與企業戰略相一致的長期工程對待,而決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
還有企業精神的“高、大、空”。
很多企業的企業精神總有“高、大、空”的傾向,各種類型的企業,有著極為相似的企業文化麵孔。在一本介紹國內部分企業文化建設的集子中,有約40%的企業精神或企業價值觀念包含有“團結奮鬥”、“爭創一流”的字樣,也有不少企業是“我為××做貢獻”、“廠興我榮,廠衰我恥”之類。這些千篇一律的口號,企業員工可謂司空見慣,甚至有點熟視無睹,其激勵功能如何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呢?
要克服口號的“高、大、空”,企業應當著重文化建設的從實際出發原則和激勵性原則,以企業的曆史、現狀、企業環境和經營特色為基礎,力求使企業員工感到自豪,樂意為這個信念努力工作。
另外有些企業的行為與公開宣揚的企業精神不一致。
有些企業會犯另一個錯誤,企業的實際行動往往會與書麵製定和口頭宣揚的企業精神不一致。比如,很多企業的老總常滔滔不絕地宣傳要更好地為顧客服務的價值觀,但當臨近年終時,他們就開始隻過問企業的財務狀況,而把顧客的要求束之高閣。這種行為的危害是十分明顯的,它往往會直接危及公眾對企業的信任感和員工對企業的忠誠,使得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適得其反。在這種氛圍下,強企業文化就很難確立,企業朝三暮四的態度會令員工無所適從。
要解決這一問題,隻有將企業自身行為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框架之內。企業要麼尊重企業文化來進行生產經營,要麼對原有企業文化進行適當改變,采取文化重塑的策略。隻有這樣,才能使文化建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