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改掉做事磨蹭的壞習慣(2 / 2)

另外,父母愛磨蹭的習慣也會自然而然地傳遞給孩子。有些父母平時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也有時會因為工作累而做事拖時間,這些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從而使孩子養成辦事磨蹭的習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往會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因此,父母要善於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習慣。

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父母可以給孩子規定一分鍾的時間,在這一分鍾裏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比如,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定一分鍾,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鍾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鍾也寫不出一個小題。以此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鍾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讓孩子為自己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製定一個計劃,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清清楚楚地寫下來,並每天自己監督完成情況。當然,對於年齡小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訂計劃的時候,提一些建議,和孩子多討論,以便他的計劃能夠更可行更科學。如果父母堅持這樣做3個月以上,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做事有效率的人。

給孩子確定“最後時間”。有的孩子寫作業拖延時間到晚上十二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複始,造成惡性循環。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提前給孩子規定好完成的最後時間,到了規定時間,即使作業還沒有完成,都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以後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當然,父母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的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鼓勵。批評隻會強化孩子“做事慢”的心理,在他心中一旦形成“我就是做事慢”的自我概念,就很不利於培養“做事快”的信心。如果在孩子做事迅速時,父母能及時表揚,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反倒有利於糾正磨蹭的毛病。

同時,父母要注意,孩子做事情時,父母少嘮叨。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穿衣服、刷牙、吃飯時,父母不停囉嗦或插手處理,就會幹擾他,讓他無所適從,不僅影響做事進程,還會阻礙孩子自我能力的鍛煉。

總之,對孩子的磨蹭,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