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再造玄黃”之人(1 / 2)

李鴻章死後不久,慈禧結束了她逃亡的生活,從西安趕回北京,剛剛踏入破敗的中原,慈禧感到一陣陌生,這還是自己統治的國土嗎,一時間有些悵然若失!這時,李鴻章與世長辭的消息傳來,慈禧聽後悲痛不已,當場眼淚就流出來了,她感歎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這話倒是不假,慈禧十分看重李鴻章,每次國難當頭,李鴻章都會成為她的依賴,成為她的救命稻草,如今他這一去,誰來幫她解決問題。

光緒皇帝隻是個傀儡皇帝,盡管慈禧才是真正的掌控者,但是她再怎麼說也是個女人,以女人征服男人的方式統治這個國家,用鐵血手腕統治大清朝,她曾說:“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生不痛快。”如此心狠手辣的做法顯示出了慈禧的蛇蠍婦人心,她從本質上來講是個喜歡享受的人,不適合處理朝政,每天生活在深宮中,注重養顏美容、梳妝打扮,品嚐美食,喜歡花草,擅長書法、繪畫,這些年奢華輕鬆的生活將其磨煉成了一個全能的才女,她麵對問題時喜歡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憑直覺處理很多大事。

自從鹹豐皇帝死後,慈禧逐漸掌控大權,但是對於一個獨掌大權的單身婦女來說,整日圍繞在她身邊的是無盡的孤獨寂寞和驚恐,雖說滿族掌控了時代,但朝廷中的官員大都是漢人。她生性疑心太重,骨子裏對漢人有著深深的警惕,漢族統治中國長達數千年,很多傳統習俗已經形成,倫理綱常也在這些官員的心中根深蒂固,慈禧一方麵要順應傳統,盡力拉攏傑出的漢族官員,依仗他們鞏固統治,一方麵要時刻提防他們。暗中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從而控製他們,慈禧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恩威並施,小心翼翼,整日如履薄冰的日子讓她的精神長期緊繃。

在晚清四十年中,李鴻章才學廣博、通曉人情世故、擁有大智慧,其才能在各個領域都能得到最完美的發揮,他無疑是眾多漢族官員中出類拔萃的將相之才,慈禧很早就發現了這個人才。從垂簾聽政開始,她就展現出了滿族皇室當有的統領才能和不凡的膽識,慈禧和李鴻章都是有大智慧的人,雖然李鴻章比慈禧在年齡上大了一輪,但是兩人卻有不少共同語言。

慈禧最初掌權時,李鴻章用他的思想和行動證明了對慈禧老佛爺的忠心,他的所作所為贏得了慈禧的好感,兩人之間的信任也逐漸建立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越來越欣賞李鴻章,後者處理事情時不拘泥於小節,不迂腐較真,李鴻章精通人情世故,很多事情一點就通,慈禧就喜歡這樣的聰明人,她認為朝廷招納的很多官員都是隻懂照搬書本的書生,當國家遇到危難時刻,能夠挽救大清的隻有李鴻章一人而已。

李鴻章在仕途上前進時,得罪了不少人,當他麵臨危機時,許多小人暗中搜羅其罪證,上奏折朝廷彈劾他,但大多數都被慈禧攔截下來,對於這個多次拯救自己的統治者,李鴻章一直感恩戴德,處理國家大事時他都盡心盡力,盡管有時候他從內心對陰晴難測的慈禧很不滿意,但在外交等大局上,李鴻章都得顧及慈禧的麵子,表現出忠心耿耿的樣子。這一點從《辛醜條約》簽訂後就能看出,列強要求嚴懲罪魁禍首,李鴻章卻頂著壓力多次辯護,幫慈禧化解了這次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