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好雨知時節--中國國電多渠道融資案例(3 / 3)

龍源電力H股首次公開募股成功,源於以下幾方麵:

第一,戰略決策得當,組織統籌高效。龍源電力成功上市是中國國電在“一個平台,多點推進,擇機整合,整體上市”資本運營戰略指導下取得的一個重要成果,是中國國電在深刻領會監管部門關於整體上市工作要求和深入分析企業自身實際基礎上做出的科學決策,經彙報溝通,龍源電力IPO方案也獲得了國務院國資委的認可。在具體組織實施工作中,中國國電對同業競爭、人員安置、資產權屬等事項做出具體承諾,解決了疑難問題,突出了龍源電力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特色。相關工作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使整個上市工作進度得以加快,獲得了最佳的上市時間。

第二,龍源電力資產優良、業績出眾,獲得了投資者的充分認可。龍源電力是我國風力發電行業的先行者,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是龍源電力獲得國際投資者青睞、得以高估值發行的最重要的內在原因。龍源電力承繼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的風電資產,是我國最早的風電企業,積累了全行業最豐富的運營經驗,在人力資源、行業技術方麵也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H股IPO時,龍源電力在此前三年實現了風電裝機容量和營業收入130%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並進一步展示了豐富的項目儲備和每年新增裝機至少2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準確契合了國際投資者對業績增長的偏好。此外,龍源電力在資源布局、開發技術、運營效率、管理經驗、供應商關係、CDM業務等各方麵也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第三,龍源電力H股IPO啟動早、行動快,抓住了有利的市場時機。在全球氣候變暖、資源緊張的大背景下,清潔能源在近年來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而風電是技術最為成熟的清潔能源,被認為具有最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和資源、碳排放減排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其風電產業也被認為具有極大的投資機會。2009年底上述觀點的流行達到頂點,龍源電力抓住該有利時機成為第一隻上市的中國風電股,獲得了國際投資者的熱烈追捧。龍源電力上市之後,由於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並未就未來的碳減排目標形成談判結果,中國風電送出困難日趨顯現,而且中國風電股的稀缺性已不複存在,國內其他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H股IPO不再受國際資本市場的熱捧,認購倍數和股票定價已明顯低於龍源電力。

第四,龍源電力精心準備市場推介工作,措施得當,取得了良好的推介效果。在前期準備過程中,龍源電力深入挖掘公司競爭優勢,並針對國際投資者重視企業增長能力的特點,認真進行了儲備資源統計、發展目標設定、未來業績規劃等工作,精心打造公司的推介形象。龍源電力在正式發行數月之前就已與重要的投資者進行了廣泛接觸,還邀請部分投資者到公司所屬風電場進行反向路演。最終在發行前即引入了5家基石投資者,鎖定7.3億美元的認購需求,占發行總量的近30%。龍源電力選擇了較好的市場窗口啟動發行,避開了其他大型或類似企業的招股時段。在正式推介路演過程中,盡管市場反應熱烈,中國國電和龍源電力領導仍不辭辛苦,進行了密集、緊湊的全球路演,舉行了近70場一對一的會議,一共會見了超過500個機構投資者,最終使龍源電力在價格區間的高端定價,獲得了空前成功的融資效果。

煙台龍源技術,首家央企控股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在精心組織籌劃實施龍源電力H股IPO工作的同時,中國國電同步開展了旗下國電科技環保產業集群下屬控股子公司煙台龍源技術的IPO工作。

煙台龍源技術主要為國內大中型火力發電廠提供電站煤粉鍋爐等離子體點火設備、微油點火設備。經過多年探索應用實踐,煙台龍源技術等離子點火技術應用日益成熟,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受益於節能減排政策,煙台龍源技術在“十一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6年多時間裏,淨資產從1,000萬元增加到15億元,顯示了很強的盈利能力。從未來發展看,等離子體點火技術、等離子體無燃油技術、等離子體低NOx燃燒技術具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

2006年,中國國電和國電科環開始籌劃科技板塊的上市問題,綜合分析國內和國際資本市場的各種因素和科技板塊各資產業務自身條件,決定先期實現煙台龍源技術在國內中小板的IPO。2007年5月,煙台龍源技術重組改製上市工作正式啟動,聘請了中銀國際作為上市中介機構。在中介機構的輔導下,煙台龍源技術先後解決了曆史遺留問題,收購了股東煙台海融的微油點火業務相關資產,以解決股東同業競爭衝突問題,通過收購將國電科環旗下潔淨燃燒資產注入,以實現技術的強強聯合,拓展未來市場空間。

2010年8月20日,煙台龍源技術(300105)成功登陸創業板上市,發行股份2,200萬股,發行價格每股53元,發行市盈率53.45,募集資金淨額為11.09億元,成為首家央企控股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國電科環,綠色能源再涉香江

2011年12月30日,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國電旗下國電科環登陸港交所上市。

國電科環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國電對其所屬科技環保產業進行整合而組建的科技企業,資產範圍囊括了原國家電力公司係統內絕大部分電力科技環保資產,目前已成為中國電力行業獨具特色的科技環保領軍企業,在節能環保、光伏及風機製造等多個業務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與兩年前龍源電力H股IPO形成的熱潮相比,本次國電科環的闖關顯得頗為艱難。2011年資本市場持續低迷,清潔能源股也褪去光環,新鮮不再。龍源電力IPO後,大唐新能源、華能新能源與京能清潔能源等上市融資都未受港股市場待見,融資規模都被迫縮減。早在2011年10月,國電科環就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因港股市場波動劇烈推遲了進程,並不得不將上市日期由原來的12月21日延遲到12月30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國電和國電科環一方麵多方尋找投資者,另一方麵調整發行方案,在保證發行價每股2.16港元不變的情況下,縮減了發行規模,確保了發行成功。

國電科環本次IPO募資約26.2億港元,有助於進一步增加中國國電所有者權益,降低資產負債率。

利率市場化趨勢下的直接債務融資

在發力股權融資的同時,中國國電也十分重視通過發行債券方式進行直接融資,以盡可能用足國家近年來在直接債務融資方麵的有利政策,抓住利率市場化趨勢下債券市場發展提供的市場機遇,改善企業融資結構,降低債務融資成本。因債券利息能夠在稅前支付,與股權融資相比,債券融資成本較低,同時還可以避免稀釋股東的控製權,能夠充分利用財務杠杆的作用增加股東和公司財富。與銀行貸款相比,債券利息成本明顯低於同檔次貸款利息成本。擴大債券發行規模,有利於改善企業融資結構,降低綜合資金成本,提高股東權益價值和公司價值。

2005年前,發行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是我國企業發債采取的主要方式。電力建設項目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當然也成為企業債券的主要發行主體。中國國電先後於2004年和2007年發行兩期企業債券,融資55億元。2005年《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和2008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實施後,中國國電及下屬公司先後於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發行了7次期限不等的中期票據195億元,利率3.76%~3.88%;五期短期融資券133億元,利率2.8%~2.86%。此外,國電財務公司還於2009年發行了金融債券15億元。龍源電力則於2010年發行了3期公司債券56億元。

進入2011年,國內CPI持續上漲,通脹壓力日益加大,央行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銀行信貸增速開始放緩。2011年注定將成為中國國電債券融資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貨幣政策日益收緊、企業融資難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國電及下屬公司頻頻亮相債券市場,截至2011年底,中國國電先後發行了17次債券類融資,包括7次短融、1次可轉債、3次保險債權計劃、4次定向工具、1次公司債券、1次境外人民幣債。

2011年5月4日,中國國電麵向工行等特定投資機構定向發行了3年期中期票據50億元,發行利率為5.06%,成為中國第一批發行私募債券的非金融企業。

鏈接:私募債券

所謂“私募債券”,是指向特定數量的投資人發行債務融資工具,並限定在特定投資人範圍內流通轉讓的發行方式,企業可在《定向發行協議》中明確投資人名單,包括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

私募債券有以下幾方麵優勢:一是籌資的便利性和效率優勢。投資者與發行人通過談判確定發債相關事宜,過程相對簡化,時間得以縮短。二是成本或費用優勢。私募債可充分發揮特定機構投資者的風險管理能力,讓合適的錢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也讓合適的企業按照更加合適自己的方式去融資,私募債券的發展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對於融資能力相對較強的企業來說,以私募債券置換銀行貸款,可以節約融資成本。同時,私募可避開複雜的材料製作費用、廣告和宣傳費,非強製性評級要求意味著節約評級費用,容許小規模發行,便利企業根據自身融資需求靈活安排發行,降低融資成本。三是有限信息披露。私募發行的信息隻向特定對象披露,具體標準和信息披露方式等披露安排可在《定向發行協議》中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信息披露要求相對簡化,並常常與投資者簽署保密協議,保證公司信息私有特性,對信息敏感和保密性要求高的企業尤為關鍵。四是融資條款更具靈活性和個性。一般私募協議是雙方談判後確定,單一定向投資人與企業之間也可體現協議的差異化,利率、期限、再融資、回購等條款設計更具靈活性,能夠滿足投資者和融資者間的個性化要求,也更適合債券產品創新需要。

截至2011年底,中國國電待償還短期融資券餘額207億元、中期票據餘額195億元、企業債券餘額71億元、可轉換債券餘額94.95億元、財務公司金融債券餘額15億元,公司債券餘額70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餘額150億元、保險債權計劃84億元、境外人民幣債9.5億元,共計896.45億元。集團公司2010年末債券餘額360.95億元,是國內債券占淨資產比重最高的企業之一。集團應付債券餘額占總負債比重則達到37.26%。發行的債券種類基本涵蓋國內人民幣債券的全部類型。據估算,相對於借入商業銀行貸款,2011年中國國電通過債券融資,大約可節約融資成本11.08億元,占2011年度中國國電當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子項)的6.2%,占2011年底中國國電全部所有者權益的1.04%。

創新工具,抓住機遇,采第一桶金,是中國國電開展多渠道融資工作的理念。2012年11月30日,中國國電所屬龍源電力成功發行了4億美元永續債券,成為國內首家發行美元永續債券的H股上市公司。在此次發行過程中,龍源電力獲得了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公司BBB+的投資評級,是五大發電集團迄今為止得到的最高評級,也是香港上市的所有中國電力公司得到的最高評級。本次債券發行獲得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初次價格指引發出後,超額認購倍數超過了20倍,最終龍源電力在價格區間的底端高於5.25%的節點上定價,以低成本和有利條款完成融資。

中國國電通過多品種、多主體、多頻次、多期限、分散額度發行各類型債券,不僅拓寬了融資渠道,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企業資本金自我積累能力,優化降低了集團資產負債比例,而且極大地提升了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和信用等級,展示了中國國電的良好形象。與此同時,市場廣大投資者充分認可中國國電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投資中國國電債券獲得了安全穩定的回報。

跨越式創新發展結碩果

從2002年成立至2011年,在9年多的時間裏,中國國電通過大力實施“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以建設創新型企業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戰略,依托場外市場、資本市場、債券市場,搶抓政策和市場賦予的寶貴機遇,通過引入直接投資、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多管齊下,累計籌措了771億元權益資本、55億元混合資本(僅指可轉債)和1,274億元債券融資資金,奏響了一曲曲跌宕起伏的華彩樂章,演繹了一幕幕精彩紛呈的融資故事,有力地推動了企業跨越式創新發展,實現了企業發展、社會效益和投資者回報的多贏。

企業發展

中國國電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了以發電為主,科技環保、金融保險、物資物流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多個年度和任期考核A級,並榮獲“業績優秀企業”稱號。截至2011年底,中國國電可控裝機容量10,672萬千瓦,資產總額6,634.1億元,產業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控製煤炭資源量150億噸,年煤炭產量6,505萬噸。風機裝機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以節能環保及裝備製造為主的高科技產業在發電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累計獲批國家級研發中心6個,被評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累計獲得專利363項。

社會效益

8年多來,中國國電在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同時,較好地滿足了社會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緩解了電力緊張矛盾,調整優化了能源結構,推動了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的電力保障,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忠實地履行了經營管理、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持續發展、共建和諧等社會責任。在全國火電300MW級機組競賽中中國國電11台機組獲獎,北侖100萬千瓦6號機組供電煤耗更是達到284.3克/千瓦時。

投資者回報

2003年底至2011年底,中國國電通過分配股利、利潤和支付利息給包括貸款人、債券購買人、股權投資人在內各類投資者,為各類投資者帶來現金收益達919億元,國有資本權益實現保值增值,企業長期投資價值獲得投資者認可,實現了企業發展與投資者回報的雙贏。

中國國電通過高杠杆融資,高效率地實現了國有資本的控製力和資本保值增值,但潛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高負債、高杠杆融資潛在的財務風險客觀存在,在煤電價格未能理順、發電企業自我積累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國電的國有資本金補充機製仍然有待建立,中國國電未來的融資之路並不平坦。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國電仍需上下而求索。

專家點評

9年來中國國電的多渠道融資之路,實際上是市場化進程中國有企業投融資變革的一個縮影。中國國電審時度勢,適時調整集團發展戰略和集團資本運營策略,充分利用多種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方式,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較好地把握了政策、市場以及自身業務發展所帶來的曆史機遇,增強了中國國電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這個案例的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加真實、更為全麵、更多理性地去思考企業國有資本的市場化優化配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