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逆商修煉,提高你的AQ指數(2)(1 / 3)

許多夥伴也湊過來,幫他一起找,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無所獲。隻好先去吃飯了,木匠的孩子悄悄溜到屋子裏來玩,沒一會工夫,居然找到了手表!

木匠又高興又驚奇地問孩子:“你是怎麼找到的?”

孩子回答說:“我隻是靜靜地坐在地上,一會兒我就聽到‘滴答’的聲音,就知道手表在哪裏了。”

事實上,一個問題出現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發牢騷,而是去設法改變它。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抱怨。如果不能改善,我們也要麵對它,接受它,絕對不能剛開始就亂了腳步。比如,當你陷入逆境中時,你千萬不要不經思考,就盲目的行動,因為在不理智的情況下采取行動,你就恨有可能會做出更錯誤的事情來。

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逆境時刻,而不從心理上對其做任何消極的標記,這樣,心中就沒有了抗拒,沒有了消極程的情感,然後你再盡最大努力采取行動,才能從泥沼中擺脫出來。很多時候,隻有學會不對當下逆境時刻貼上負重的心理標簽,你才能用行動取得理想的結果。

第二次大戰期間,一艘美國驅逐艦停泊在某國的港灣,那天晚上海上一片寧靜。一名士兵按照慣例巡視全艦時,突然停步站立不動,他看到一個烏黑的大東西在不遠處的水上浮動著。

仔細一瞧,臉色馬上變了,原來那是一枚觸發式水雷,可能是從某處水雷區脫離出來的,正隨著退潮的水流慢慢向艦身中央漂過來。士兵抓起艦內通訊電話機,通知了值日官,值日官評估狀況後,馬上通知艦長,並且發出全艦戒備訊號,才短短幾分鍾,全員已經在甲板上集合完畢。所有官兵們都緊張注視著那枚慢慢漂近的水雷,大家都知道眼前的狀況非常危急,災難即將來臨。

官兵們立刻提出各種辦法,是該起錨快速開走,還是發動引擎使水雷漂移開?結果都行不通,一來沒有足夠時間,二來螺旋槳轉動隻會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艦身。悲劇似乎是沒有辦法避免了。有一名水兵一直沒有說話,冷靜地站在旁邊思索著。突然,這名水兵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把消防水管拿來。”他大喊著。

大家立刻明白他的用意,他們向艦艇和水雷之間的海麵上噴水,製造出另一條水流,把水雷帶向遠方,然後再用艦炮引爆水雷。

一場危機就這樣被化解了。

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羅斯福曾說過:“我們唯一該怕的是:‘恐慌心理’。”能夠對付恐慌的最好方法,就是冷靜麵對。因為任何時候,在緊張的時候卻不能亂下決定,一個錯誤的決定都可能讓事情演變成無法挽回的情況。

因此,當我們遇到逆境後,與其在慌亂中尋找人生的出路,失去方向,不如保持靜默,拭去心靈的浮躁,讓己心清明,使浮動的心靈沉澱下來,可能出路就會出現在我們麵前了。記住,遭遇逆境,切不可先自亂了腳步,在理智中尋找出路,才能盡快的找到出口。

5.如何增強你的挫折“複原”能力

有關複原力的學術研究大約始於40年前,諾曼·加梅齊是這一研究的先驅者。他研究了為何許多孩子不會因為同患精神分裂症的父母一起生活而患精神疾病,並得出結論:複原力的某種特性在心理健康方麵所起的作用比人們以前想像的要大。

所謂的挫折複原力(resilience),也就是麵對挫折時自我堅持與調適的能力。身處在高度競爭與不穩定的環境中,挫折複原力是你在專業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護身符。同時它往往還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更迅速的投入到更好的心態中去,是否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不良的心境修補好。因為你越是“複原”迅速,那麼你的心態就會越加積極,從而行動更加通暢。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塞曼,小的時候很懶散,尤其是讀書,自覺性很不高。他的母親看到這種情況後,心中十分著急。

一天,她終於忍不住將塞曼叫了過來,用十分專注和嚴肅的眼神看著他說道:“孩子,如果我早知道你是一個如此無能之輩,那我當初真不該在波濤中掙紮……”緊接著,她便向黑塞說出了當年的一番情景。

原來在黑塞快要降生的時候,他的家鄉突然遭到了一場洪水的襲擊,她死裏逃生,好不容易才登上了一隻小船,塞滿就降生在這隻船上,他母親看著周圍的洪水和剛剛降生了小生命,突然想起了荷蘭人的一句古訓:我要掙紮,我要探出頭來!

聽完母親的回憶,塞曼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暗暗發誓一定要發奮攻讀,絕不辜負母親的厚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受到學校當局的賞識,被學校聘為助教。當他滿懷喜悅去見母親的時候,母親已身染重病,奄奄一息了。在彌留之際,她用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塞曼,嘴唇在艱難地顫動著“掙紮,再——掙——紮!”留下這句遺言後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