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棗花”在羊城——訪著名演員吳玉華(1 / 2)

有人告訴我“棗花”來了,就是電視連續劇《籬笆?女人和狗》中的那個受氣包;“竹心”來了,就是轟動全國的第一部室內劇《渴望》中劉惠芳和王滬生之間的“第三者”……我連忙說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吳玉華嗎!

我知道吳玉華演過不少戲,可看過的隻有棗花、竹心這兩個角色。看棗花那會兒,覺得吳玉華特像北方農村的小媳婦,低眉順眼善良賢惠逆來順受,傳統村姑的“優良品質”都占全了;可再看她演的竹心,又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城裏人,棗花的影子都找不到。末了還飛過太平洋去美國定居,回來時整一個華僑模樣……當時禁不住在心裏讚吳玉華的戲路廣,演什麼像什麼。現在她來廣州拍戲,我當然不想放過這個采訪機會,於是找上門去了。

(一)

事先通過電話,正好那天下午不拍吳玉華的戲,她就在房間裏等我。我進門的時候她正忙著喂幾隻小烏龜,每隻不過四分之一個巴掌大,全身龜殼呈綠色,綠得挺好看。她說劇組有人買了,她看著可愛,趕緊養了幾隻。小東西很好養,喂點兒動物的肝就行。平時由它們在玻璃罐裏爬來竄去,拍戲回來看著倒也有趣。

接著走廊上有人吆喝拍戲的出發,房間裏隻剩下我和吳玉華。我們也就按下綠烏龜不表,講起了《渴望》和竹心。

這個話頭是我挑起的,但說心裏話我不大喜歡竹心這個人物。當然並不是從道德倫理上來評判,而是根據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須符合其性格發展的規律,覺得竹心到後來就有些勉強了,不過圍繞主要人物轉,人為地生出一些情節,這本身就給演員的表演增加了難度。我沒好直說,想不到吳玉華直言直語先講開了:“《渴望》是我拍過的戲中最不滿意的一部,竹心這個角色沒寫好。前20集還合情合理,後來拖長了,竹心的存在似乎隻是為劇情的發展和主角的戲製造矛盾和障礙,人物就不那麼真實了。”雖說《渴望》曾在全國大紅大紫了好長一段日子,吳玉華在劇中的表演也受到不少人的肯定和好評,但吳玉華自己卻率直地向一個從前不相識的記者談角色的不足,這使我從中感受到了她的真實和坦蕩。

吳玉華喜歡棗花這個藝術形象。編劇筆下的棗花,通過她的精心演繹而在熒屏上鮮活生動,令人信服。到中國農村走一趟,人們會發現棗花不乏其人。吳玉華正是懷著讓農村婦女不再成為棗花的心願,去塑造這一藝術形象的。因為棗花,吳玉華獲得了全國十佳電視演員的稱號,並當選為東北地區的電視“金虎獎”最佳女主角。她走在大街上,不時有熱心的觀眾直呼“棗花”。隻是這時的棗花已是清秀大方、長發飄逸、充滿自信的都市女郎了。

自從演了棗花後,不少導演都來找吳玉華演農村婦女。隻要本子合意,吳玉華照演不誤。她在電視連續劇《莽原》中扮演的是一位與棗花截然不同的農村婦女,性格爽直快人快語敢於伸張正義,還當上了人大代表,頗有些九十年代李雙雙的風範。

吳玉華接戲注重看劇本看角色。她說光是為了掙錢沒意思,反而把自己的心態搞壞了。來廣州之前她就停演了差不多一年。這次來拍廣東知名女作家張欣編劇的電視連續劇《伴你走一程》,事先她看了劇本,覺得不錯。她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從部隊文工團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姑娘,性格跟她比較接近。吳玉華也當過兵,對角色的生活很熟悉。她欣然來穗拍片,見到了張欣,倆人談天說地還挺投機,不覺成了朋友。

(二)

原先我隻聽說吳玉華是演員個體戶,現在才知道她是從部隊出來的。這麼一聊又帶出了一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