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1 / 3)

借雞生蛋:赤手空拳,也能聚斂天下財富

著名實業家馬勝利曾經說:隻要能借錢生錢,我閻王老子的錢都敢借。

學會借錢,讓別人的錢成為你生錢的本錢,赤手空拳就聚斂天下財富,也是一種本事。

那麼,你能借到錢嗎?更重要的是,你有足夠的信用嗎?信用本身就是財富,而且是一筆數目可觀的無形資產。

窮人存款,富人借貸

窮人喜歡存錢,銀行裏放著一把鈔票,心裏會覺得安穩;富人喜歡貸款,把錢從銀行裏拿出來,借雞生蛋,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窮人和富人理財觀念和知識的巨大差異,是造成窮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窮人喜歡存錢,銀行裏放著一把鈔票,心裏會覺得安穩;富人喜歡貸款,把錢從銀行裏拿出來,借雞生蛋,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在天堂裏碰麵了,她們談到生前的事感慨良多。

中國的老太太帶著遺憾的口氣說:“我一輩子省吃儉用,終於湊夠了一筆買房子的錢,來不及好好享受就來這裏了。”

美國老太太聽她這麼說,心滿意足地說:“和你不一樣,我早就買好了房,舒服了一輩子,但來這之前我才還清銀行的貸款。”

——中國老太太到老了才買得起房子,那麼,她這麼多年存的錢,到底被誰享受了呢?

——中國老太太辛辛苦苦、省吃儉用一輩子,最終還是個窮人,是什麼斷絕了她發財的機會呢?

這是你身邊許多人(甚至你自己)的寫照。從經濟學的觀點看,答案在於中國老太的存錢行為實際上等於把生錢的本錢拱手讓給了別人。

想必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富人為什麼那麼富有?他們具備哪些省吃儉用、辛勤工作的上班族所不具備的神奇技能?他們為什麼能夠積累巨額的財富?答案其實很簡單:投資理財的能力。

窮人和富人理財觀念和知識的巨大差異,是造成窮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羅伯特·清崎在《窮爸爸·富爸爸》中一語道破:窮人在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富人買入資產,窮人隻有支出。

不少人覺得自己最缺錢,其實,這些人最缺的是創造財富的思維和能力,最缺投資理財意識和技能。

安守本分的老張夫婦都在一家國有旅行社工作,一發工資就存銀行,省吃儉用,總算攢了十幾萬元錢。可是,生日這天,親朋們的話讓老張開始懷疑自己的做法。

弟弟對他說:“這年頭,誰還把錢放銀行啊?現在都成‘負利率’了!牽頭豬回家也比放在銀行強! ”

妹夫說:“買點基金啥的,一年下來收益率至少也有10%!存銀行,活期利率隻有0.72%,還要扣20%的稅,太不劃算了。”

老張70多歲的母親也給他出主意:“我看啊,股市太虛,還是買房子踏實。買個房子,好歹也看得見摸得著,跑也跑不了!”

老張的弟媳婦附和說:“媽說的是,北京的房價隻能往上躥!”2003年,她買了一套位於五道口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從4000元/平方米漲到了一萬多元/平方米,所以,老張弟媳張口閉口不離房地產投資。

老張的妹妹說:“其實買股票也不錯,你看,我年初買的幾隻股票,現在都翻了好幾倍了!”

就連老張的老伴也意識到:“銀行存款利息太低,還要額外征收利息稅,存銀行就等於貶值!”

大家七嘴八舌,把老張說懵了。

老張心想,我是想用這些錢賺錢,可我該幹些什麼呢?我什麼也不懂啊。

由此看來,窮人要想成為真正的富人,隻靠努力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經營和投資的意識,並且掌握投資理財的技巧。

實際上富人用來賺錢的錢並非都是自己的,很大部分靠銀行貸款。而銀行的錢又是哪裏來的?很多都是窮人存進去的。這樣我們就清楚了,富人實際上是利用了無數窮人的小錢,進行自己的投資,生產自己的產品,再提供給窮人消費,把窮人的錢賺走。

實際上富人的資本很多是窮人給的,窮人始終在給富人輸血。富人喜歡貸款,窮人喜歡存錢。一個把錢拿出來,一個把錢放進去。這其間,銀行充當了最重要的角色。銀行是幹什麼的?就是做錢生意的,生意從來隻認利潤,生意隻能在生意人之間做。從這個意義來說,銀行永遠是富人的朋友。

窮人喜歡存錢。窮人總是將儲蓄當做生活的保障,存款越多,就覺得越有安全感。這樣積累下去,窮人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把有用的錢全部束之高閣,讓自己的潛能無從發揮。他們不懂得,利用這些錢,能夠賺到比銀行利息多得多的錢。

理財和投資,很多窮人覺得這是有錢人的事兒,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錢,怎麼理財投資?而事實上,人人都該學會理財,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離不開錢,離不開對財富的管理。

其實,實用的理財遠沒有書中說的那麼複雜,要靠理財致富隻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固定的儲蓄、追求高回報,以及長期等待。

如果同樣的一筆錢,存入銀行,如果按照平均5%的年利率,40年後你的存款隻有:

1.4萬元×(1+5%)^40=169萬元

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年定期攢下1.4萬元,然後把這些錢都投資到股票或者房地產等投資項目上,如果每年能夠獲得平均20%的投資回報,持續40年,你可以積累的財富是:

1.4萬×(1+20%)^40=1.0281億!

這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自己就這麼成了億萬富翁!但這並非天方夜譚,完全有實現的可能。

事實上,許多事例都能生動地說明這個問題,諾貝爾基金會100多年的理財經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諾貝爾獎金設立伊始,諾貝爾留下的遺產隻有980萬美元。到了今天,諾貝爾獎金每年發放大約650萬美元,這僅僅是諾貝爾基金會每年投資收入的一部分而已。為了能夠支付這筆巨大的費用,過去100多年間,諾貝爾基金會怎樣來理財投資的呢?

諾貝爾基金會是遵照諾貝爾的遺囑建立的,其目的是為了支付諾貝爾獎金,在管理上限製非常嚴格,不容許出現任何差錯。其章程中明確規定了基金投資的範圍:投資必須限定於安全並且有固定收益的項目上,比如公共債券和銀行存款。像諸如股票等因為風險太大,弄不好會“血本無歸”,因此屬於禁止之列,這種安全至上的投資策略的確相當穩健,但帶來的後果就是,犧牲了回報率。在經過50多年獎金的發放和減去基金運作的開銷之後,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僅僅剩下300多萬美元,本金損失高達三分之二。再這樣繼續下去,聲名顯赫的諾貝爾獎將難以為繼。

在這種嚴峻時刻,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終於意識到了投資回報率對於財富積累的關鍵作用。在1953年,基金會做出了重大調整,更改了基金管理章程,將原先隻允許投資銀行或者公債的理念轉變為以投資股票、房地產等項目的理財觀念。這一觀念的巨大轉變,為諾貝爾基金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到2005年,諾貝爾基金會的總資產達到了4.5億美元。諾貝爾基金會用自身一個世紀的曆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財富投資課。

當然,管理諾貝爾基金會的都是專家,他們有很高的投資素質。窮人投資未必就有這樣的幸運。正因為窮人、富人都在投資這條路上擠,這條路才是格外艱險的。凡是回報率高的投資風險必然也大,投資理財是否成功,最終還是由素質決定的。投資是一條捷徑,也是一條險道,投資成功的許多範例都隻是特例,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投資的公式也隻是理論上的計算,為你提供一種思路而已。

有些人認為理財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專利,要先有足夠的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事實上,影響未來財富的關鍵因素,是投資回報率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資金的多寡。以那個神奇的公式所講述的方法為例,若你已經擁有36萬元,則你可以減少奮鬥10年;若你已有261萬元,則可以減少奮鬥20 年,而隻需20年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

空手套白狼,讓別人的錢成為你生錢的本錢

空手套白狼,是騙,還是詐?為什麼有的人一提及此,就非常反感、排斥?

而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它卻是通過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操作、具體的實施,在法律和道德規範的範圍之內,巧借別人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賺錢的商業運作模式。

無論是按媒體妖魔化之後的意思還是按“空手套白狼”的本意,“空手套白狼”都是存在的。咱們這裏不去講所謂妖魔化後的“空手套白狼”的意義,因為那樣賺錢是犯罪,是萬萬不可以做的。

咱們這裏講“以小投入換取高回報”的“空手套白狼”的本意。按這個意思,“空手套白狼”是在追求投資回報的最大化,這是每個商人都在追求的目標。馬克思也講過:追求利潤最大化是資本主義生產和經營的唯一目標。所以說“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但有,而且是每個商人追求的目標,是每個商人天天都想幹的事情。

在西方商業社會比較成熟了,大家對“空手套白狼”的運作早以很熟悉了。沒有人會像國內的媒體那樣大驚小怪把正常的商業運作當犯罪來報道了。

既然“空手套白狼”是正常的商業運作,那麼如何“空手套白狼”?

要想知道如何“空手套白狼”,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人能以“零投入”換得回報的。就算中彩票,也還要去買獎券呢。要有回報就一定要有投入,隻是投入的多少不同,投入方式的不同(包括有型的或是無型的投入)。這裏的關鍵是“以小搏大”,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報。

那麼,如何“以小搏大”和“空手套白狼”呢?我認為有這麼三種相互相關的方法:

方法一:叫Leverage。這個詞在英文裏含義很廣,尤其是被應用到商業上的時候,不是中文中“杠杆”一個解釋能概括得了的。所以我們還是用英文比較準確。Leverage是一個用來解釋如何“以小搏大”的最好的詞。比如在美國LBO?(Leverage?Buy?Out)?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並購手段。LBO的意思是指,並購企業通過信貸所融資本獲得目標企業的產權,並以目標企業未來的利潤和現金流償還負債的並購方式。美國大部分的並購是以LBO方式完成的。但在中國如果你用LBO並購企業,準被罵作“空手套白狼”,然後就被罵作是騙子,然後就是你的DEAL陷入僵局,國內一級資本市場發展不起來這也是原因之一。

方法二:叫Other?People"s?Money?(OPM),這個詞翻譯過來是“別人的錢”。關於什麼是OPM和如何利用OPM“空手套白狼”取得商業成功,我以後會專門寫文章介紹。這裏就不多說了。

方法三:利用時間差或空間差打破“先有雞先有蛋”的商業死循環,使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交易變成現實。這也是成功地“空手套白狼”取得商業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