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參考文獻(2 / 3)

[53][美]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毛尖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4]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5]譚桂林.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6]楊迎平.永遠的現代.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57]陳伯海.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58]範伯群.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59]王一心.蘇青傳.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60]顏敏.在金錢與政治的旋渦中——張資平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

[61]茅盾.茅盾全集(文論部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62]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3]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4]羅成琰.百年文學與傳統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5]陳子善.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的張愛玲評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66]曹書文.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67]子通,亦清.張愛玲評說六十年.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

[68]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69]蕭相愷.宋元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70]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3.

[71]吳兆基編.詩經.吳兆基譯.北京:長城出版社,1999.

[72]林幸謙.女性主體的祭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73]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敘事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74]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75]高永年.中國敘事詩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76]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77]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8]欒梅健.純與俗的變奏.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

[79]魯迅.魯迅雜文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80]孔另境.現代作家書簡.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

[81]阿英.阿英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

[82]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1.

[83]張愛玲.張愛玲散文.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

[84]邵洵美.一個人的談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85]茅盾.我走過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86]蘇青.蘇青文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87]魏紹昌.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88]鄭逸梅.鄭逸梅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89]陳獨秀等.新青年:科學與民主的呼喚.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90]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8.

[91]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香港: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

[92]章克標.章克標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93]施蟄存.北山散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94]滕固.挹芬室文存.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95]蘇青.蘇青散文.北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96]徐訁於.文學家的臉孔.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97]豐子愷.緣緣堂隨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

[98]袁枚.子不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99]班固.漢書: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62.

[100]脫脫.宋史: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77.

[101]夏燮.明通鑒: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59.

[102]趙樸初.趙樸初文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7.

[103]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關鍵詞十講.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2.

[104]楊匡漢.20世紀中國文學經驗.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