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公司還摸準了中國消費者講實惠的特點,在包裝上非常中國化,盡管L15錄相機功能齊全,質量也好,但卻采用極一般的紙箱包裝,很合中國老百姓的胃口。
鬆下公司還很清楚中國消費者買得起錄相機,但買不起錄相帶的特點。因而在L15錄相機裏加進了高密度錄放像技術。一盤普通的錄相帶放在L15錄相機中,可使用6小時,以一頂二,深受中國消費者的歡迎。
L15錄相機反客為主打入中國大陸,暢銷不衰,主宰了中國錄相機市場,這與鬆下公司成功的售前服務有很大關係。
11.日本電視機進軍中國市場
這幾年中國普通老百姓家中的家用電器忽然多起來了,以電視機為代表的各種耐用消費品湧入了一般人家。為此,有人驚呼“中國的老百姓在超前消費!”其論據之一就是:外國人從看黑白電視機到彩色電視機用了19年的時間,而中國人則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完成了這一過渡,這不是太快了嗎?
且不說這是否屬於超前消費,單說這令人難以置信的電視機普及速度,就難以讓常人理解。那為什麼這幾年老百姓一下子看上了電視呢?要說這個原因,日本的商人還起了不小作用。1979年,我國放寬了對家電的進口限製,國外許多電視機廠商都想乘機打入中國市場。但歐洲電視機廠商一向以香港等高級消費者為對象,不重視低收入階層占大多數的中國大陸市場,而日本商人則相反,他們充分借助熟悉中國情況的“智囊”,仔細分析中國市場,得出結論:中國有十億人口,盡管收入較低,但有勤儉持家,長期儲蓄的習慣,已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存在著潛力很大的市場。於是,日本廠商在中國展開了強大的廣告攻勢,並配以周到的服務措施。日本使館商務參讚親自過問日本電視機的維修服務事宜;此後日本電視機潮水般湧入中國。等歐洲廠商清醒過來,中國電視機市場和其它家電市場早被日本產品占領,真是追悔莫及。日本正是不把自己當客人而把自己當主人的策略打開了中國電視機市場。
12.夏普填補空檔,獨占市場
在經商之中,要善於巧妙地利用對方為己所用,或者利用對方的技術,或者利用對方的市場,變客為主。
1962年,英國的隆姆洛克公司和美國的威爾公司幾乎同時宣布了一項新發明——電子計算器。
當時,大型計算機出現了,發展很快,但使用不便。於是一種小型、靈活、便宜的電子計算器出現了,它填補了大型電子計算機與電動機械式計算機的“空檔”。這個發明,當時並沒有引起美國企業界的重視。
美國電動機械式計算機公司的保守思想相當嚴重,不少技術權威畢生從事電子計算機的研究和改進,使之達到了發展的頂峰。這些足以自豪的成就,反而使他們的目光遲鈍了。
恰巧威爾公司及其他一些公司在發展電子計算器方麵,也遇到了很大困難,使其它公司相信,電子計算器沒有什麼前途。這種失策終於使日本的夏普公司捷足先蹬。
夏普公司於是從美國引進樣機,1964年仿製出來,同年9月開始向全國各地推銷。3年後采用MOS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數字管,性能有很大改進,價格降低了一半,一時雄踞世界市場。到1971年,在美國電子計算器市場上,日本貨占了絕大多數。
短短三五年,日本夏普公司發揮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反客為主把他們在晶體管收音、電視機及其它家用電器方麵積累的設計技術和生產經驗,用於仿製電子計算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