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空城計(2)(2 / 2)

波爾格德此時才成立的公司資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業家的對手。怎麼辦呢?這個油礦很有潛力,對他很重要。怎麼辦呢?經過冥思苦想,波爾格德找到了一個高招——空城妙計。

投標那天,波爾格德租了一身十分華貴的衣服,約了一位所熟悉的著名銀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標會場。

到了會場,波爾格德顯得氣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銀行家陪伴,致使在場的企業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躍躍欲試,準備在投標中一決勝負的投標者,心裏不免忐忑不安。想到波爾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兒子,現在又有大銀行家作“參謀”當“後盾”。感到自己決非波爾格德的對手。

於是,投標會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企業家們竟三三兩兩地相繼離開了,留下的也不敢競價。

結果,波爾格德以500美元的低價就輕而易舉的中標了,他這套空城妙計見效了。

四個月後,即1916年2月,波爾格德中標的那個油礦采出了優質石油。他馬上以40000美元的價格將油礦售出,很快便獲得了3萬多美元的純利。

波爾格德一處又一處地投資開采石油,不斷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23歲的波爾格德已成為擁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波爾格運用自己聰慧的頭腦,在不現實的情況下創造現實,使自己一躍成為石油富翁。

5.溫暖的虛構

有個商人挺慷慨,曾挺大方地把錢大把大把地借給了四麵八方的朋友。可是,當他急需用錢時,自己身邊又恰好沒有了錢,怎麼辦?登門催債吧,這顯然不夠禮貌;不及時催要吧,自己又的確吃不消。

突然,他靈機一動,在自己的商廈門前貼出了一張醒目的告示,上邊寫著:“年關已至,銀根吃緊,請下列借款者務必快點還錢。”那告示上還公開了一個個借款者的姓名——隻不過這些名字清一色都虛構的。再說眾多的借款者發現告示上的一大串名字中惟獨沒自己,便認定老板對自己特別好,於是出於感激迅速地還了借款。

如此看來,要債也有絕招——“橫眉怒目”地要很可能傷感情,“新意迭出”地“要”則無異於送溫暖。

誰又好意思拒絕溫暖呢?

這裏,該商人巧妙運用了“空城計”要回了錢財,也是詐而不欺戰術的一次成功運用。

6.空城計與騙術

諸葛亮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故事在我國已經家喻戶曉,然而人們大多隻是作為消遣聽聽而已。而我們鄰國的日本商人則從中讀到了某種更多的東西,某種超出故事的東西,那就是高超的經營謀略。

一個有能力的成功企業家,即使一時沒有足夠的資本,但能夠保持創業的信心,運用攻心為上的謀略,同樣可以取得企業經營的成功。

日本的赤玉葡萄酒株式會社的早期發跡便有賴於這種計策的成功運用。赤玉葡萄酒從創始人島井開始做赤玉葡萄酒買賣時才20歲,那時日本人時髦喝進口葡萄酒,對日本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不感興趣。資金有限的島井信治郎無力進行大規模廣告宣傳,於是運用“空城計”戰略,在自己的作坊試驗釀造葡萄酒的同時,就每天晚上騎自行車到城市中各酒店去問:“請問這裏有沒有赤玉葡萄酒?”回答當然是“沒有”,島井信治郎和他的雇員立刻說:“真可惜!赤玉酒質量最好,等你們進了貨,我再來吧!”經過日複一日的不懈努力,終於有酒店打聽赤玉葡萄酒的消息了,島井信治郎這才開始生產自己的葡萄酒。

沒有葡萄酒時先作葡萄酒廣告,這是島井治郎“空城計”經營計劃的開始。當“赤玉”葡萄酒商標注冊完成,島井信治郎更是連出廣告奇招,如準備了30個兩米長的燈籠,上印醒目“赤玉”商標,雇來穿有壽屋製服的人舉著燈籠到處走動,起到廣告宣傳效果。一旦哪裏出現火警,一定有提著“赤玉”燈籠的人在現場為救火者照明,因為當時人們喜歡聚集在火警區內觀看議論,“赤玉”燈籠到來,“赤玉”葡萄酒的影響也隨之擴大。當赤玉葡萄酒經營取得成效後,島井信治郎又用同樣的辦法宣稱已經研製成功了日本的威士忌,大唱日本威士忌的“空城計”,一年後才把自已生產的威士忌投放市場。島井信治郎曾經說:“每一家公司都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在最初,總要使用空城計戰略的,這就是公司的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