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反間計(3 / 3)

如何捕捉信息呢?

在生活中捕捉。如日本有位小商人叫吉田正夫,當初他每天起早貪黑經營,也隻能賺到幾塊錢維持簡樸的生活。

有一次,他到外地探親,偶爾看到一種小蝦,人們買這種小蝦隻是為了觀賞而不是吃。

後來,吉田正夫受到這種小蝦的生活習慣的啟發,把這種成雙成對的小蝦生活在石縫的一輩子喻作愛情專一不變的象征。

由此,吉田正夫經過一番籌劃和設計後,他在東京開辦了一家結婚禮品商店,專賣這種小對蝦,果然生意興隆,沒幾年工夫,吉田正夫已腰纏萬貫了。

從市場上捕捉。這種捕捉可在需求之間的裂痕上下功夫,如能及時發現這種裂痕,就是發現了有用的信息。

從報刊上捕捉。加拿大有家鮑爾公司,是當今該國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現在有資產近20億加元,年利潤超過2億加元。可它的起家大部分是靠信息幫助的。

戴馬雷就是鮑爾公司的代理人。1950年鮑爾公司瀕臨倒閉,戴馬雷從一則報上聞訊後,以極低的價格買下該公司的25%的股份。

後來,經過戴馬雷等幾十年的努力,把公司發展成為今天的樣子。

據鮑爾公司反映,它們隻所以有今天,全憑戴馬雷運用反間計,獲取信息。

4.日商偷取商業密秘

日本的摩托車工業,本來是很落後的,直到50年代才開始急起直追。日本的摩托車商人為了探查國外製造摩托車的先進技術,想出了一個妙計,他們組織了大批有關專家,組成了一些出國考察的小組。每到一地,這些專家就假裝想購買當地廠家出產的摩托車,以“大買主”的身份與廠家洽淡。外國廠主自然希望做成這筆大買賣,對本廠摩托車的性能、狀況詳盡地介紹、任其參觀,惟恐買賣不成。誰知“大買主”們“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去不返。他們利用外國廠商的求售心切,借機收集了大批科技情報資料和樣機。回國後進行比較研究,博取眾家之長,經過反複研究試製,終於設計出一種性能優良、美觀大方、價格便宜的新型摩托車,在國際市場上獨樹一幟。

日商采取了他們慣用的“反間計”,偷取外國的商業秘密,從本行業的最高水平起步,雖起步晚但起點高,也能後來居上。

5.出售“原始”改變麵貌

日本的兵庫縣有一個丹波村,交通很不方便,村子很窮,沒什麼特產。

為使村子富起來,村人請了很有經驗的井阪弘毅先生來做顧問。

井阪先生考慮:要使這個村子富起來,就得想辦法使之“商品化”,可是這裏有什麼東西可賣呢?

井阪先生絞盡腦汁,突然靈機一動:如今在物質文明中生活的現代人,厭倦了城市的繁囂,對“原始”生活向有嚐試的興趣,因而說服村裏人在樹上築屋而居。

很快,新聞傳開了。不少城市人爭相湧入這個小村,為的是體會另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丹波村的收入大大增加。出售“原始”使丹波人改變了落後麵貌。

6.以“醜陋”吸引顧客

美國艾十隆公司董事長布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幾個小孩在玩一隻肮髒且異常醜陋的昆蟲,愛不釋手。

布希耐頓時聯想到:市麵上銷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優美的,假若生產一些醜陋玩具,又將如何?於是,他布置自己的公司研製一套“醜陋玩具”,迅速向市場推出。

這一炮果然打響,“醜陋玩具”給艾士隆公司帶來了收益,使同行羨慕不已。

於是“醜陋玩具”接踵而來,如“瘋球”就是在一串小球上麵,印上許多醜陋不堪的麵孔;橡皮做的“粗魯陋夫”,長著枯黃的頭發、綠色的皮膚和一雙鼓脹而帶血絲的眼睛,眨眼時又會發出非常難聽的聲音。

這些醜陋玩具的售價超過正常玩具的售價,但一直暢銷不衰,而且在美國掀起了行銷“醜陋玩具”的熱潮。

這“醜陋”的靈感之所以獲得商業成功,為艾士隆公司廣開財源,其根本原因就是抓住了兩種消費心理:追求新鮮和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