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幽怨從前何處訴,琴棋詩書度平生(1 / 3)

武當山上一群秋雁排成“人”字形隊伍唳鳴飛過,一個小女孩歡快亂跑,邊跑邊嚷道:“嗬嗬,我要追大雁,我要飛呀!”小女孩在地上仰望大雁,小腿跟在雁群後麵跑,她還沒跑前幾步,大雁在天空滑翔躍過,很快了無蹤跡。隻聽後麵吵吵嚷嚷地跟著跑來兩個丫鬟,那兩個丫鬟年紀也不大,約摸十七八歲,兩人喊道:“小姐,別跑了,小心摔著,等等我們啊。”話音剛落,小女孩腳下一個踉蹌,被石子絆倒在地,哇哇大哭起來,兩個丫鬟趕緊跑過去將小女孩扶起,替他拍拍身上的灰塵。這時一位婦人聽到哭聲走過來,神情關切,問道:“金鳳。哪兒摔痛了?”言辭溫軟。小女孩伸出雙手,手上紅紅地印著沙礫印,兩個丫鬟趕緊低頭細聲道:“夫人,對不起。”那婦人道:“這不關你們的事,你們下去吧。”兩個丫鬟回一聲“是”,一起走開了。婦人握著女孩的小手,將她巴掌揉了揉,又將她抱起,柔聲道:“金鳳乖哦,不疼了,娘怎麼跟你說的,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要做個堅強的女孩,知道麼?”小女孩用袖子抹抹眼淚,聲音清脆響亮道:“知道了,娘,我不哭,不疼。”婦人將小女孩放下,道:“跟娘回屋去吧。”牽了她小手往回走。

那婦人正是沈丹,那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兒張金鳳,今年八歲。

這日張揚教武當諸弟子打坐練功,呼吸吐納之法,講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呼吸之氣,當口鼻同吸而以鼻緩呼,氣沉丹田,流動於全身,周而複始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突然人影晃動,一個白色身影快速奔上山來,其實草木枯黃,白色在山石之間極為鮮明。那人行動好快,愈來愈近,不一會奔到武當道場,雙足點地,淩空飛到大殿飛簷上站立。秋風瑟瑟,愈是高處愈是風大,來人一襲白衣,在簷上獨立不動,就如長在飛簷一般,衣襟在風中鼓動,發出輕微呼呼之聲。眾弟子連忙起立,聚成一團觀望來者,議論紛紛,內中有一大半使得來人,隻有新入門弟子不知此人。張揚開口道:“我當是何方高人,原來是欺師滅祖的叛徒駕到。”此言一出,眾弟子立時紛紛站定,擺好架勢,要來迎敵。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來者正是周羽。周羽麵色凝重,語聲冷峻道:“張揚,你毒害師父無量道長、殺害五師哥程圭、師兄穀碩一共三條人命,陰謀奪取武當掌門身份,陷我於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玷汙丹兒清白,種種深仇大恨,今日了結。”周羽說完這一番話,群弟子疑惑不定,老弟子門自然早已受張揚等人蠱惑,不信周羽之言,新弟子們剛入山門,不明事理,心上胡猜亂想,手上放鬆戒備。江湖盛傳,無量是被幾個弟子合謀害死,武當內部紛爭,最終大弟子張揚繼承掌門之位。

張揚單足頓地,淩空而起,又淩空下墜,速度極快,眨眼之間,便落在大殿的另一端飛簷之上。這一招輕功叫做“梯雲縱”,是武當輕功絕技,凝氣之法與別派不同,一躍之高令人望塵莫及。張揚打個哈哈道:“媽巴羔子,你小子真命大,居然能從牢裏出來。”周羽怒道:“你勾結朝廷突襲義軍,害我關押監牢,這兩筆賬一並算來。”不等周羽說完,張揚喊道:“納命來!”躥縱出去,一掌向周羽拍來,這招純係偷襲,他想不待周羽有所準備,先打他一掌來個下馬威,在門人麵前露臉麵。

若是近處,他這一招如此之快,必然偷襲得手。無奈大殿兩端有一段距離,再者周羽此時已非泛泛之輩,他在牢中因禍得福,苦練《養生經》八年,內力深厚,遠在張揚之上。隻見他眼明手快,微微側身,便避過此掌。這一交手,張揚大吃一驚,心道:“我這一掌蘊含內力,勢攜勁風,敵人內力在我之上,自然極易化解,倘若內力較我相下,唯有遠遠避開,才不被掌風所傷,他卻如此輕描淡寫略偏數寸。難道······難道······”他不待再想下去,下一招接著發出,兩人瞬間又拆了三十招。

張揚極盡變化之能,倏忽變招,抓他手腕,左腿橫掃。這一招可分作兩步,腿上掃他一下,可將他掃下地去,抓他手腕那一著,是斷他經脈,將他摔下地來。周羽手腕被張揚抓著,腳下腿又同時攻來。周羽一個翻身,避開他腿下掃來之勢,左掌朝下虛發,一股強大氣流擊在屋頂瓦片上,瓦片紛飛,身子瞬間托起。張揚正暗自得意,周羽這一個翻身,手腕又被他抓住,腳下沒有立足點,必是摔倒無疑。哪知周羽這一掌所散發的內力竟能將他托住一刻,此時周羽又穩穩地站在屋頂上。張揚大駭:“想不到幾年過去,這小子竟然功夫這麼厲害,不知如何學得,早知有這番奇遇,不如自己也在牢內待幾年好了。”

周羽剛一站定,手上發勁,張揚拿捏不住,感覺一股強大內力將自己手掌震開。他驚魂未定,周羽反抓他手腕,喝一聲:“還是你下去吧。”張揚身子被一股奇大之力甩出,這力道猶似擲千斤之石,其行態猶似揮動千斤大鐵錘,這正是《養生經》裏麵的一招“博浪擊錘”,來源於秦朝博浪沙張良與大鐵錘勇士刺殺秦始皇的典故。

張揚身子快速下墜,空中又沒有借力點可以減緩下落之勢,眼看得活不成了。他半空中左袖一揮,三枚鐵梧桐飛鏢激射而出,一取上路,一取中部,一取下盤,迅速異常,此時他嘴角露出冷笑,心想即使打不過周羽,也要和他拚個同歸於盡。周羽無論如何不能同時避開三路暗器。隻見他身子旋轉躍起,避開下盤射來的暗器,身未落地,雙掌交錯胸前,連環發勁,一股真氣擋在胸前,雙掌向前一推,剩餘兩枚暗器硬是被他反推出去,激射在石柱上火花四濺。周羽身子不偏不倚落回原著腳點。張揚卻在背向地麵落下來,此時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子快速跑過來,意欲待掌門下落之時,馬上將他扶住。張揚落下地來,後背側仰,四名弟子搶到身後,周羽急忙喊道:“快避開!”可是為時已晚,四名弟子早已被張揚壓於身下,張揚口吐鮮血,急忙轉身瞧四名弟子,他們人人眼口大張,躺在地上不動,已然氣絕。張揚幸奈這四名弟子作墊背,才受傷未死,那四名弟子內髒受擠壓損壞,相比之下,張揚該慶幸有四個“墊死鬼”替他受死。

周羽見張揚未死,徒然添上四條無辜性命,很是過意不去。躍下地來,對眾人道:“此事與你們無關,都退到一邊去。”張揚聽他如此說,心念一轉,喝道:“大家一起上,殺死這叛徒!”他心想周羽不願傷害無辜之人性命,我令眾弟子齊上,給我作擋箭牌,偏要讓他多傷性命,罪孽加重。

眾弟子奉掌門人之命,一擁而上,將周羽團團圍住,周羽左衝右突,隻是將他們損手折足,踢倒推開,不下殺手,這一來大受牽製,內力隻用到兩三成。此時張揚教弟子請張雷吳忠前來助陣,又命弟子取來龍儀劍。

張雷吩咐眾弟子擺開七星陣,這七星陣原本張三豐幾位得意弟子武當七俠所練,用來退群敵最是有效,如今用來對付周羽一人,可說穩操勝券。

然而事與願違。鬥了一陣,周羽專挑領頭之人擊招,他心想張雷吳忠二人是張揚幫凶,自己身遭陷害與他們不無關聯,正是死有餘辜,是以與他二人拆招之時,手下不留情,使上全力。恰巧兩人又是七星陣陣腳,周羽將兩人擊倒,七星陣打開一個缺口,不攻自破,周羽跳出圈外。

一聲鐵器摩擦之聲,張揚拔出龍儀劍向周羽刺來。周羽避開一劍,說道:“龍儀劍該物歸原主了。”張揚又一劍削來,道:“就看你有沒有這份能耐了。”他倆雖在說話,可手上絲毫不緩。張揚倚仗龍儀劍之利,與周羽鬥了四十招兀自不敗,周羽空手與他相鬥,倘若兩人都是手無寸鐵,那麼此時張揚必敗。就這點看來,張揚占了極大優勢。

張揚甚是了得,與八年前相比,功力進境不少。他記記殺招,一招一式,老練狠辣,快捷無倫,所使功夫是正宗武當劍法。劍挽平花,劍氣閃閃,就如千萬把劍同時刺到。周羽全神貫注,專心拆招。周圍人見他倆棋逢對手,難解難分,都站在旁邊觀看,此時若強行插在兩人之間助拳,必被劍氣所傷。

隻見張揚一劍向左刺來,周羽閃身向右避開,張揚手腕翻轉,劍鋒又向右指,這是一招“仙女穿梭”。在武當之時兩人功夫相當,八年之後,周羽在武當功夫的造詣上已經遠不及張揚,但好在這些劍招拳招他都學過,此後未曾練習,雖然生疏不少,但招式仍是記得,這就占了“知己知彼”的優勢。而周羽此時所使功夫來自《養生經》,內力為主,招式為輔,張揚“知己不知彼”。他劍招大致套路周羽預知,兩相比較,張揚又顯得略遜一籌。

兩人過了一百招,張揚雖有龍儀劍這般神兵利器在手,終究敵不過周羽功力深厚,漸見敗象。張揚使盡渾身解數,向他猛削猛砍,周羽多數招數避過,少數招數揮拳出掌拆解。隻見張揚使一招“鷹擊長空”,身子陡然前傾,出劍直刺,周羽身子平躺,張揚突然收招,變直刺為橫削,這一招端的厲害無比,倘若削在周羽身上,周羽即削成兩段。眼看凶險萬分,周羽忙就地打滾,向旁滾開,張揚笑道:“哈哈,你這是什麼招數,這是‘蟒蛇翻身’嗎?”周羽道:“這叫‘鯉魚打挺’。看來你孤陋寡聞,不配做武當掌門人。”張揚道:“配不配豈有你廢話。”周羽道:“掌門之位本來就不是你的······”

周羽下一字還未吐出,張揚喝道:“看招!”一劍豎劈下來,將近周羽頭頂,周羽合掌一夾,將劍刃夾住,張揚急忙抽回劍,豈知周羽夾緊劍刃,張揚抽不回來。他倏地變招,劍鋒一轉,這樣一來,周羽不得不鬆掌放劍,張揚借勢橫削,周羽斜身竄到他腰間,一隻手抓住他左腕向背後彎折,另一隻手要掐他喉嚨,隻聽“喀”地一聲,張揚手腕折斷,咧嘴直哈氣,周羽道:“那日你折斷我手腕,幸得後來給人治好了,今日也教你嚐嚐斷腕的滋味,這叫‘一報還一報’。”此時周羽右手三指鎖喉,張揚顧不得疼痛,右手揮劍斬向周羽右肘,周羽隻得縮手回避,同時肘擊張揚右肋,擊在他腋窩裏,一震劇痛,因為經脈相連,張揚右臂一軟,右手揮劍無力,周羽身子向後半仰,在兩人之間留出空間,右腳上挑,足尖踢張揚手腕上大陵穴,龍儀劍脫手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