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單一,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氣候單一,形成大麵積的沙漠地區。
撒哈拉的組成
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卜亞奈沙漠、奧巴裏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麵積較大的稱為“沙海”,沙海由複雜而有規則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態複雜多樣,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較低的流動沙丘,還有大麵積的固定、半固定沙丘。
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帶和大西洋沿岸地帶。從利比亞往西直到阿爾及利亞的西部是流沙區。流動沙丘順風向不斷移動。在撒哈拉沙漠曾觀測到流動沙丘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
地形構造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淺而季節性泛濫的盆地和大綠洲窪地,高地多石,山脈陡峭,以及遍布沙灘、沙丘和沙海。沙漠中最高點為3415米的庫西(Koussi)山頂,位於查德境內的提貝斯提山脈;最低點為海平麵下133米,在埃及的蓋塔拉窪地(Qattara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約在500萬年之前就以氣候型沙漠形式出現,即在上新世早期(530萬~340萬年前)。自從那時起,它就一直經曆著幹濕情況的變動。
貧瘠的土壤
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機物含量低,且常常無生物活動,盡管在某些地區有固氮菌。窪地的土壤常含鹽,沙漠邊緣上的土壤則含有較集中的有機物質。
氣候條件
撒哈拉沙漠氣候由信風帶的南北轉換所控製,常出現許多極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發率,並且有一連好幾年沒降雨的最大麵積紀錄。氣溫在海拔高的地方可達到霜凍和冰凍地步,而在海拔低處可有世界上最熱的天氣。
撒哈拉沙漠由兩種氣候情勢所主宰:北部是幹旱副熱帶氣候,南部是幹旱熱帶氣候。幹旱副熱帶氣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氣溫變化幅度大,冷至涼爽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年平均日氣溫的年幅度約20益。平均冬季氣溫為13益。夏季極熱。
利比亞的阿濟濟耶(Al-Aziziyah)最高氣溫曾達到創紀錄的58益。年降水量為76毫米,雖然降雨變化極大,多數降水發生在12月至次年3月期間。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為其特征。這種暴雨可導致巨大的暴洪衝入無降雨現象的區域。幹旱熱帶氣候的特征是隨太陽的位置有一個很強的年氣溫周期;溫和幹旱的冬季和炎熱幹旱的季節之後有個反複多變夏雨。撒哈拉沙漠幹旱熱帶區域年平均日溫差為17.5益。最冷月份平均溫度與北部副熱帶地區基本相同,但是日溫差沒有那麼大。春末夏初很熱,50益的高溫並不稀罕。雖然幹旱熱帶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達最高。在北部,這類降雨多數都是以雷暴方式發生。年降水量平均約125毫米,中部山丘有時降雪。沙漠西邊緣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氣溫,從而減少了對流雨,但濕度加大還時而出現霧。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麥丹風期,這是帶沙和其他小塵粒的幹燥東北風。
生態環境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體來說是稀少的,高地、綠洲窪地和幹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樹。在含鹽窪地發現有鹽土植物(耐鹽植物)。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熱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樹。撒哈拉沙漠高地殘遺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欖、柏和瑪樹。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還發現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歡屬和蒿屬(Artemisia)植物、埃及薑果棕、夾竹桃、海棗和百裏香。西海岸地帶有鹽土植物諸如檉柳(Tamarixsenegalensis)。草類在撒哈拉沙漠則廣泛分布,包括下列品種:三芒草屬(Aristida)、畫眉草屬(Eragrostis)和稷屬(Panicum)。大西洋沿岸則有馬伴草(Aeluropuslittoralis)和其他鹽生草。
各種短生植物組合構成重要的季節性草場,稱作短生植被區。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殘遺熱帶動物群有熱帶鯰魚和麗魚類,均發現於阿爾及利亞的比斯克拉(Biskra)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綠洲;眼鏡蛇和小鱷魚可能仍生存在遙遠的提貝斯提山脈的河流盆地中。
撒哈拉沙漠的哺乳動物種類有沙鼠、跳鼠、開普野兔和荒漠刺蝟;柏柏裏綿羊和鐮刀形角大羚羊、多加斯羚羊、達馬鹿和努比亞野驢;安努比斯狒狒、斑鬣狗、一般的胡狼和沙狐;利比亞白頸鼬和細長的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