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隧十二年(康曆421年)十月,19歲的湘王--康茂被召回京都冊立為太子,湘王妃趙徽為太子妃。康茂入主東宮後謹言慎行,對楊佑甫說的話更是言聽計從,暗地裏則秘密培養自己的勢力:以狩獵出遊為名在五坊司下設獵苑署(十二公署梟衛司的前身),設立獵苑四校尉,招募了四百名能騎善射的校衛郎。
天隧十三年(康曆422年)四月,康茂納戶部度支郎中--董仲同族堂妹董仙瑤為太子側妃。同年八月,太子妃趙氏生下三皇子康徙。
天隧十四年(康曆423年)正月,康茂納東宮左衛率--何世真之妹何太真為太子嬪。同年五月,四皇子康德出生,生母為太子側妃董氏。
天隧十五年(康曆424年)三月,五皇子康徨出生,生母為太子嬪何氏。同年十月,六皇子康律出生,生母為太子側妃董氏。
天隧十六年(康曆425年)臘月三十,經過多年的精心策劃,太子康茂以齊王康莧為內應,發動了“興隆政變”。當晚,齊王康莧在府中設宴,為剛滿月的女兒慶生,邀請了包括楊佑甫父子在內的一大幫楊氏宗親以及楊佑甫的黨羽。
酒過三巡以後,隨著太子康茂一聲令下,早就埋伏好的刀斧手就殺入宴席之中,楊佑甫被當場砍死,他的許多黨羽也很快死於亂刀之下。齊王妃楊佩鳳從眼前的刀光血雨中回過神來,她裹挾懷中剛滿月的女兒,想要阻止屠殺,卻被丈夫康莧一刀兩斷,雙雙殞命,再度上演殺妻誅子的慘劇。
由於掌握東衙禁軍(神武軍)和南衙禁軍(龍武軍)這兩支禦林軍的兵部尚書楊濟崧稱病沒有赴宴,結束齊王府的屠殺後,太子和齊王立刻與汲縣郡馬、邢國公蕭暉指揮的西衙禁軍(宣威軍)會合,隨後兵分三路:太子康茂親率二百獵苑親軍直撲兵部尚書府,誅殺楊濟崧;邢國公蕭暉領軍封鎖皇城南門與承天門大街,監視東衙禁軍和南衙禁軍的動向;康莧則利用楊佑甫的令牌與女婿的身份,前去調動北衙禁軍(廣威軍)肅清內宮守衛。
戌時一刻,康莧與數十名齊王府死士趕到北衙禁軍駐紮的廣威門,謊稱楊濟崧弑父逼宮,率東衙禁軍和南衙禁軍謀反作亂。北衙禁軍左右統領鍾奇轍、盧項不信,康莧將兩人斬首示眾,當場就接管了北衙禁軍,然後從紫金門攻入皇宮。
作為內應的東宮左衛率何世真打開平成門,引兵進入內宮,守衛內宮的禦林軍紛紛繳械投降,很快康莧護送懷帝移駕至更加安全的東宮。到了這時,北衙禁軍的將士們才明白過來“造反”的竟然是當朝太子和齊王,康莧以國家大義與軍人榮譽感召眾人,北衙禁軍將士聽聞後全都欣然從命。
肅清皇宮以後,康莧領兵在承天門與邢國公蕭暉的西衙禁軍再次會師,首先攻打戰鬥力最強的東衙禁軍,一到神武門,就發現已經有人率軍把喝得爛醉東衙禁軍全部繳械並控製了起來,還把指揮使趙金虎以及兩個左右統領殺了。
這個人康莧並不陌生,他就是當年害死隆慶太子臨陣退縮的南衙禁軍指揮使--杜元楷。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康莧沒有感到意外,因為他不光文武兼備,還工於心計,早就利用杜元楷對隆慶太子的愧疚,成功策反了他。
兩人曾經有過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對話,杜元楷問:“如果我當年支持太子,參與宮門之變,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康莧回答:“可你什麼都沒做,又怎麼能知道呢?這世上有太多如果,隻有做了,才能知道結果。”可見齊王康莧的心計非同一般。
到了亥時,齊王康莧和邢國公蕭暉已經全部控製了京都裏的軍隊,隨後以皇帝的名義宣布戒嚴,開始全城搜捕楊氏黨羽。與此同時,太子康茂和他的東宮親衛仍然在尋找楊濟崧的蹤跡,先前在兵部尚書府隻發現了楊濟崧的子女家眷。秉承權力鬥爭的遊戲規則,他們自然也沒有逃過太子親軍的屠刀,楊濟崧的六個妻妾,包括他的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連繈褓中的嬰兒也沒有放過。太子親軍隻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殺光了整座兵部尚書府的近百人。不過楊氏父子在京都內宅邸眾多,要是真的一一搜查,搞不好天都亮了。在灑金街,康茂一行人遇到一隊西衙禁軍的飛騎,他們奉命正在趕往位於城南的宰相府搜捕楊氏一族的親屬黨羽,康茂決定與他們一同前往。
攻入宰相府以後難免又是一片屠殺與淒慘之聲,其中不少人是被冤殺的,但是他們都是命中注定,其中在劫難逃的還有康茂苦苦追尋的楊濟崧。原來楊佑甫年邁體衰,滿足不了他那一眾年輕貌美、如狼似虎的妻妾,順理成章地跟年富力強的楊濟崧勾搭成奸。楊濟崧自從掉入一群姨娘的溫柔鄉以後就難以自拔,也變得謹慎小心,買通府裏的管家作為眼線,而且隻在父親外出時才敢過來幽會。不過現在管家成了刀下鬼,其餘人也疲於奔命,根本就沒人再給楊濟崧通風報信。很快在楊佑甫的房間裏,眾人發現了正在和父親小妾通奸的楊濟崧,但是在床上翻雲覆雨的兩人都太過投入,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死亡的降臨,稀裏糊塗的就被亂箭射死。
經過一夜的高效殺戮,楊氏一族與其主要黨羽徹底從京都人間蒸發。太子康茂與齊王康莧在東宮沐浴淨身,洗去血腥,隨後傳聞中“水火不容”的兄弟兩人攜手入宮,把所有的經過全部告訴懷帝。
早在天隧初年,早慧的齊王康莧就已經開始策劃“興隆政變”,為了防止政變失敗牽連到兩個年幼的弟弟,康莧故意導演了兄弟不合的戲碼。雖然康莧假戲真做,的確毀掉了年紀更小的康榮,害他變得既怯弱又敏感,但好在康茂頂住了壓力。
兄弟鬩牆,尤其是皇子之間一直都是權傾朝野的奸佞權臣最喜歡看到的局麵,而且自己又有楊佑甫看中的才能,康莧用殺妻誅子的“苦肉計”換取了他的信任,隻求一個力挽狂瀾、拯救江山社稷的機會。
可“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康莧用最殘忍的方式對待敵人,也以相同的方式摧殘自己。為了鏟除奸佞與國家大義,康莧兩次殺妻誅子,也因此受良心折磨,夜不能寢,以致精神失常。
天隧十六年(康曆425年)二月,就在“興隆政變”發生的四天後,整日誦經念佛的懷帝終於走出靜觀殿,結束了長達十六年的傀儡皇帝生涯,第一次有了一國之主應有的待遇。同年六月,懷帝改元“興隆”,將朝廷的大小事務全都交給太子康茂處理,齊王康莧選擇功成身退,孤身返回藩國。
興隆一年(康曆426年),為了製衡宰相的權力,皇太子康茂委任出身關西宜州譜代世族的吏部尚書--曲端為尚書令,總領六部,又從東宮官署中提拔太子詹事--田衡措為中書令(右相),太子少傅--柴庭玉為門下侍中(左相),三分相權。
在軍事上,康茂采取防禦政策,罷兵休戰,專心蓄養國力,寬儉治世,廢除苛捐雜稅,與民休養生息。至於民族問題當然也要考慮,南邦蠻族部落經年反叛,康茂采取恩威並施的舉措,推行順其土俗的政策,同時給予少數民族相對平等的地位。但凡有能力者,隻要通過考核,朝中官職以及軍隊要職均向外族人開放。另外,康茂還專門設立護蠻都督府用來化解部落之間的衝突,外族子弟參軍,服役期滿就給予戶籍、田宅與耕牛,在安定南方的同時也為中原繁盛與景帝中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