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朝南流向墨西哥灣的途中,會經過幾個城市,最大的一個是聖路易斯,聖路易斯也是以聖人命名的城市,靠近密西西比河最大的兩條支流是從西邊流過來的密蘇裏河和從東邊流過來的俄亥俄河。這兩條河都是以兩個州命名的,這兩個州都是以印第安語命名的。密蘇裏河實在太大了,很難說它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還是密西西比河是它的支流。密蘇裏河又寬又長,從源頭到彙入密西西比河的路途長達4000英裏,所以如果把密蘇裏河與密西西比河加在一起,肯定是全世界最長的河。

隨著密西西比河支流的增多,河變得越來越大。春天,雪化了,雨又很多很大,河裏的水不斷地增多,最後水就會跑上岸將鄉村淹沒。所以在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地方,人們都沿河建了高大的河堤,不讓水跑出來,這些河堤叫防洪堤。但是有時候水實在太多了,防洪堤也防不了,河水還是會越過河堤將鄉村淹沒。如果正好經過農田、房屋或城鎮,河水會把房屋衝走,把人和動物淹死,損害成千上萬的農田和其他財產。

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前經過的最後一個城市是新奧爾良。我們把河流流進大海的地方叫做入海口。密西西比河有好幾個入海口。因為密西西比河裏的泥實在太多了,淤泥會堵在入海口形成泥島,河水隻好繞過去重新尋找入海口,這是河自己堵住了自己。

密西西比河開始的地方在美國的最北部,冬天非常冷,但是隨著河向南流,氣溫越來越高。南部的這些地方被稱為“美國南部各州”。當河靠近終點流到新奧爾良,那裏即使在聖誕節,花都會開放,一年四季都很暖和。在密西西比河的發源地,生活在岸邊的幾乎都是白種人,但是到了“美國南部各州”,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有色人種在田地裏勞動。他們主要是在種植棉花,因為“美國南部各州”就像歌裏唱的,“在很南邊的棉花之地”,這裏的棉花比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多。令人奇怪的是,剛開始美國並沒有棉花。最開始是在馬裏蘭州種植了一株從地球的另一邊帶回的棉株,而且僅僅是因為棉株的花比較好看。

棉花包在一個個小白球裏,每一個小白球裏都有令人討厭的種子。棉花從棉株上摘下來,裏麵的種子必須得去除,這樣棉花才能做成棉線,然後織成布,最後做成棉衣、棉布床單和棉線毛巾——你還能想到其他用棉花做的東西嗎?用棉花做的東西曾經非常貴,因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把裏麵的種子去掉。但是後來一位老師——男老師——發明了一台機器,可以去掉棉花裏的種子——這種機器被有色人種稱為“軋棉機”,這樣棉質的東西就變得非常便宜了。事實上,現在很難理解之前沒有棉花的時候人們是怎麼過來的,因為一開始人們種這種植物隻是為了欣賞它的花朵,現在可以用來製作很多東西,比從地裏長出來的任何東西都多。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經常把棉花叫做“棉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