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形象問題,更有人將形象標榜為一種重要的能力與資源。而在心理學家眼裏,形象的展示也屬於非語言行為的範疇,人們通過不同形象的塑造來給別人形成印象。形象的非語言行為包括服裝以及裝飾,有時候卸去服裝的裸露也是其中一種。
服裝透露的秘密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這充分說明了服裝對於人們的重要作用。不管什麼時代的人,對於他人的著裝總是有非常強烈的觀察、比較欲望。適宜的服裝可以令一個人增色不少,而不適合的服裝則會改變人們對他的印象。穿著體麵不僅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為了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風貌。
服裝看似與人體的關係不大,但其也在反映著一個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通過服裝可以窺見一個人的個性特點,對他形成初步的印象。現代社會的服裝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類和發展,不管是質地還是款式都達到了曆史的巔峰,其品類繁多,但卻並沒有增加人們的分辨難度。很多人都可以通過服裝來判斷別人,包括社會地位、經濟能力、個人品位,都會在服裝上體現出來。而那些身著特定服裝的人,則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譬如那些穿著球隊隊服的球迷,便是用著裝這種非語言行為來表達自己的狂熱。
因為服裝所透露的這些秘密,人們也習慣於通過服裝來定位別人,導致服裝對一個人的形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用。
看到衣著邋遢的人,很多人便會遠遠躲開,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沒有能力和地位;看到衣著精致的人,人們便會憑空生出對他的好感,因為他的服裝說明此人一定大有來頭。這種“以衣取人”的現象在生活中大範圍地存在著,所以美國在發生“9·11”事件之後,每當街頭出現中東國家打扮的人士,人們就會紛紛投去憤恨與戒備的目光。
因為服裝對於判斷形成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人們總是精心挑選自己的服裝,也就成為可以理解並且非常有必要的行為。但如果僅憑服裝就下定論,卻非常片麵,很可能得到錯誤的結論。在倫敦白金漢宮附近的大街上,人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年輕的女孩穿著精致、昂貴的阿瑪尼時裝走來走去,如果你因此而認定這些人都是上流社會人士或貴族,那就大錯特錯了。她們隻是白金漢宮的女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在常人眼中奢侈品的品牌服裝隻是她們的工作服而已。
裸露的信號
和用服裝將自己的身體包裹起來相反,生活中也常出現各種裸露身體的行為。這些行為因其情境不同而具備不一樣的含義。
在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會穿上單薄、裸露肌膚的衣服,這種選擇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為涼爽。而有些身著昂貴服裝的人,為了愛護自己的衣服,在適當的場合會讓自己的肌膚裸露,這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衣服。這種種情況雖然都是將身體露出,卻並沒有過多的非語言行為含義。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處於亢奮情緒中的裸露,抓住它所包含的信息能讓我們推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在一個社區的門口,兩個青年男子發生了爭執。一個想要走出去的人不小心在門口撞到了一個想要進門來的人,這原本是一件小事,但暴躁的年輕男子們卻互不相讓,最後居然爭吵起來。
當爭吵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周圍的人都聞到了火藥味。其中一個青年忽然解開自己襯衣的扣子,並將它快速地脫掉。人群中有人驚呼:“要動手了!”果然,兩個人立刻廝打在一起。
將衣服脫掉,這一動作在特定的場合裏出現,起到了意圖線索的作用,通過這一條線索,可以推測這個動作的施動者意圖:他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要將矛盾升級。如果在爭吵的情況下發現這一動作,哪怕隻是摘掉自己的帽子,就應該立刻引起注意,避免接下來事態發展更嚴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