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讀書拾零(3 / 3)

3.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均來登門賀喜,直到迎新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裏捧著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

——科洛廖夫

4.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致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5.抄書

相聲大師侯寶林隻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裏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6.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複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複複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愛人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7.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篤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他的任何東西他均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麵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麵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裏站了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讀書與性格

心理學家認為,讀書不僅能使人增加知識和修養,而且還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

喜歡讀愛情小說。是感情型的人,極端直覺,生性樂觀,通常可較快從失望中恢複過來,東山再起。

喜歡讀偵探小說。說明他樂意接受思想上的挑戰,是一個出色的解決問題者,別人不敢碰的難題,他都願意去對付。

喜歡讀科幻小說。是一個富有幻想力及創造性的人,對科技感到迷惑,喜歡為將來做好計劃。

喜歡讀財經書刊。是一個異常愛競爭的人,最喜歡超過別人。

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科爾頓

喜歡讀婦女書刊。說明其有意成為一個“超級女人”(女強人),希望事事都表現出色。

喜歡讀時裝書刊。是一個很注意自己身份的人,會盡力改善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喜歡讀曆史書刊。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人,不喜歡胡扯、閑談,寧願花時間做些有建設性的工作,而不願去參加社交活動。

喜歡看漫畫書刊。愛好玩樂,性格無拘無束,不會把生命看得太沉重。

喜歡讀報紙及新聞類雜誌。是一個意誌堅強的現實主義者,善於接受新思想。

讀書四季歌

解放以前,湖北崇陽有位醫生熊伯伊博學多才,酷愛讀書。熊醫生曾作《讀書四季歌》一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首歌的內容是這樣的: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

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

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

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

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露涼,鑽科研,學文章。

晨鍾暮鼓催人急,燕去雁來促我忙。

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

掛角負薪稱李密,囊螢映雪有孫康。

圍爐向火好勤讀,踏雪尋梅莫亂逛。

丈夫欲遂平生誌,十載寒窗一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