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每個人的成長首先來源於自我驅動和自我學習,其次再輔以企業適當的培訓,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
應首先為員工創造自我學習的環境和氛圍,為其提供資源和工具,同時還要針對雙方的需求和特點開展多樣化的培訓,並幫助員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工作中。
對於員工來說
應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隻有加強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再輔以企業培訓,才能持續地進步和發展。
EAP與繼續教育
為了不斷提高決策層或管理層的戰略管理能力,更多的企業為員工提供“教育幫助計劃(EAPEducationAssistanceProgram)”,該計劃含: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及高級管理課程(EDP)。正如上文提及,“智者觀勢,君子之道,勝者有術。勢者,道術之本也。”
論語解讀
企業的高效發展離不開對於勢、道、術的正確把握。勢是形勢,是個人或是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隻有對於時勢的及時理解及準確把握,才能做到因勢利導、持續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
逐步提供EAP,將員工的學習管理納入企業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決策層/管理層的戰略管理能力,更可帶來企業的創新發展。
對於員工來說
應利用上述學習機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注意不斷建立自身在人力資源市場中的人脈和影響力。
EAP與培訓協議
作為人力資本投資,企業需要參訓人以相應的服務期進行回報,因此大多數企業會與參加EAP項目的員工簽訂培訓協議(TrainingBond)。通常費用在5萬元以上開始簽訂,10萬元以內為一年,10萬元至20萬元為兩年,20萬元以上為三年。但留才之根本還是企業文化和職業發展。
論語解讀
所有的投資均須有適當的回報,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員工來說均是同樣的道理。EAP作為企業為員工成長提供繼續培訓計劃方麵的投資,需要參訓員工以後續相應的服務期作為回報。
對於企業來說
協議僅是個書麵的保障,隻有企業文化和職業發展才是企業保留人才的關鍵所在。
對於員工來說
既然認可企業,並接受培訓及簽訂協議就應該遵守相應的職業道德,在培訓結束後的相應期限內以良好的績效來回饋企業的投入。
培訓學時與培訓費用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不斷自省和學習是職業發展的前提,企業亦有責任為員工投入適當培訓學時和費用。通常人均年度脫產培訓學時因級別而異,決策級別(30h)/管理級別(40h)/專業級別(30h)/普通級別(20h);人均年度培訓費用為4000元。
論語解讀
企業為員工在學習和培訓上投入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需要保持適當的比例,過少無法起到作用,過多則會造成資源浪費。
對於企業來說
應結合上述市場的平均水平,根據自身資源狀況和員工狀態製訂合理、可行、高效、節約的學習培訓計劃,才能使之發揮更大作用。
對於員工來說
在保持適當的學習時間和內容的基礎上,更加關鍵的是學習效果。而且不要死讀書和讀死書。
培訓效果與投資回報
不能驅動績效(個人及企業)的培訓如紙上談兵、坐而論道。培訓效果的評估是培訓架構設計及實施的完美收官。五級評估最為有效和係統,五級評估可以分為一級評估(學員反映)、二級評估(學習結果)、三級評估(行為改變)、四級評估(成果達成)、五級評估(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