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生命枯萎了,心靈也不可能鮮活。生活失控了,心靈必然會茫然,會紊亂,會忐忑不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有節奏的生活,給了生命健康運行的動力,也為心靈的和諧與快樂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間。
日有日的規律,月有月的循環,年有年的往複。生物節律與人的健康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如果人的生物鍾的運轉和大自然的節律合拍、和諧、融洽,就能“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一女居士向禪師請教:“為何太陽晨升暮落,人有生老病死?”禪師說“運也”,並講了下麵這番道理:
公雞拂曉啼鳴,蜘蛛淩晨4點織網,牽牛花淩晨4點開放。海灘上有一種雄性螃蟹,人們稱它“提琴蟹”,其顏色白天變深,晚上變淺。這些奇妙的現象,說明在大自然裏,一切大小生物的活動都表現為一定的節律性。
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與人體的髒腑功能活動和氣血運行也是息息相關的。人如果違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打破正常的生物節律,就會導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身心健康,生命長壽,必須依自然規律科學生活。
人和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中還存在著神奇而微妙的對應關係。據說人體內的幾十種元素和地殼幾十種元素的平均含量是一致的;人體血液中幾十種元素和海水幾十種元素的平均含量也是相一致的。大自然好比擴大了的人,而人也好比是濃縮了的大自然。人的生理活動隨著晝夜的交替、四季的變化也在進行著周期性的節律活動。這種周期活動,除了有隨著晝夜而變化的“日生物鍾”,還有隨著月亮盈虧而運轉的“月生物鍾”,也有按四季變遷而更替的“年生物鍾”。美國精神病學家利伯認為,人體的細胞和液體的流動會受月亮的變化而變化。人體內的液體成分約占80%,月球的引力能像引起海水潮汐那樣對人體中的液體發生作用引起生物潮,這就是人們在滿月時精神容易激動、心情容易暴躁的一個原因。
研究生物鍾的著名專家朱為民認為: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起伏波動的,有高潮,有平潮,也有低潮。人體內有一個“預定時刻表”在支配著這些起伏波動,人們形象地稱為生物鍾。受它支配的人體血壓、體溫、脈搏、心跳、神經的興奮抑製、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種生理活動,是生物鍾的指針,反映了生物鍾的活動狀態。人體各器官的機能是按“生物鍾”來運轉的。生物鍾“準點”是健康的根本保證,若“錯點”則是柔弱、疾病、早衰、夭折的根源。
德國哲學家康德活了80歲,在19世紀初算是長壽老人了。M·M·佐生科對康德作了極好的評述:“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確的天文鍾作了估量、計算和比擬。他晚上10點整上床,早上5點起床。接連30年,他一次也沒有錯過點。他7點整外出散步。哥尼斯堡的居民都按他來對鍾表。”據說康德生下來時身體虛弱,青少年時經常得病,後來他堅持規律生活,按時起床、就餐、鍛煉、寫作、午睡、喝水、大便,形成了“動力定勢”,身體從弱變強。
心理學家也認為,每天按時起居、作業,能使人心緒飽滿,精力充沛;每天定時進餐,屆時消化腺會自動分泌消化液;每天定時大便,能防治便秘,甚至每天定時洗漱、洗澡等都可形成“動力定勢”,從而使生物鍾“準時”。誰違背了生物節律,誰就要受到它的懲罰,誰不按這個節律活動,誰就會與“魔鬼”交上朋友。現在有些人遇上周末,看什麼“通宵電影”、泡通宵酒吧、玩通宵麻將,結果導致生物鍾“錯點”,患病者越來越多。北京協和醫院一位內科大夫介紹說,有一位姓劉的總經理喜歡通宵玩麻將,勞累過度,患上了冠心病,住進了醫院。據說此人曾在老山前線立過功,轉業時身體結實,無任何病症。他自認為周末玩個通宵沒什麼,哪裏知道通宵熬夜會使生物鍾“錯點”,表麵上看沒有什麼,但體內卻變化異常,血液波動增大,激素分泌紊亂,身體與心態情緒都處於混亂狀態。這樣日積月累,“錯點”在心靈中和肉體上產生了積累效應,患病是必然的。
依“生物鍾”而起居作息是自然養生的最高境界。古今中外,健康長壽者的“養心與養生之道”千差萬別,但有規律的生活這一條卻是共同的。
睡眠是對心靈最佳的保養
清醒與睡眠是生命活動中與心靈運作所必須的狀態,因為人的身心能量耗用到一定程度時,需要補充能量而休息。適當的睡眠是對生命也是對心靈最佳的保養。
睡夢是夢幻光明的境界。睡眠不僅能夠使我們在睡夢寂靜中安住,而且能讓我們自己的身心得到完全的休息。
一個禪師對睡眠的禪法總結和內心感受做了如下的描寫和記錄:
我們很舒服地仰躺在床上,讓自己的身體與心理進入最輕鬆舒適的狀態,兩手放在身體兩側,身體完全放鬆,整個身體的骨頭全部放開放鬆,肌肉全部放鬆,完完全全地放鬆。
現在我們開始想象:
自己仰躺在一個綠草如茵的山穀當中,整個大地長滿了鮮嫩的綠草,每一根草都是柔柔軟軟的,我們躺在上麵是那麼的舒適,那麼的喜悅。
天上陽光普照著,是藍色的無雲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