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打破禁錮頭腦的枷鎖創造天才的自我(2)(1 / 3)

成功者善於抓住機遇,把握機遇,創造機遇,直到達到成功。

不過你得注意,要想把握這萬分之一的機會,你必須做到:

目光遠大

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隻看見樹葉,而忽略了整個森林。

鍥而不舍

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信心,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馬上行動

麵對機遇,必須看準時機及時把握它,並付諸行動,將它變成現實的成功,這才是傑出人士的明智選擇。當機遇向你靠攏時,盡管還帶著某些不確定因素,這時最明智的做法是,眼疾手快,當機立斷,將它抓獲,以免機遇轉瞬即逝,或是日久生變。看來,握住機遇,眼力和勇氣是不可缺少的。

懂得取舍

在研究中發現,對許多成功者發生決定性影響的機遇次數是極少的,少的隻有一兩次,多的也僅四五次。因此,對於渴求成功的人,機遇的質量重於數量。要選擇對自身成長最有效用的機遇,放棄那些對成才幫助不大的機會。盡可能使機遇在你的成才之路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珍惜機遇

創造機遇、爭取機遇需要花費極大的心血,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機遇,使其發揮出最大的效力。若是費去許多精力,好不容易爭得了機遇,但卻沒好好珍惜它,運用和操作機遇時未能把握好,最後功虧一簣而飲恨終生。

機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滿靈性的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絕不會無緣無故地降生。隻有經過反複嚐試,多方出擊,才能尋覓到它。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的人不喜嚐試,不願走崎嶇的小道,遇到艱辛或繞道而行,或望而卻步,他們常與機遇無緣。而另一些人,總是很有耐性,嚐試著解決難題。不怕吃千般苦,曆萬道嶺,結果恰恰是他們能抓住“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機遇。

可是,機遇不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來客,它並不會戴著白領帶、穿著燕尾服、頭頂高帽、登門拜訪你。它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的。它能悄悄地來到所有人的身邊。有的人眼疾手快,將機遇迎來做客;有的人卻麻木呆滯,使到嘴的“鴨子”逃之夭夭。看來,要迎接機遇這位不速之客,還著實需要下一番工夫。

有的人常歎息自己懷才不遇。其實,他們往往牢騷有餘,而才氣不足。“才”是“遇”的先決條件,與其悲歎懷才不遇,倒不如先檢討你的“才”的實力和底氣如何,你的素質到底還有哪些缺憾?

懶於思考:一天的思考,勝過一周的蠻幹

大凡有所作為的,一般都是勤於思考的。一個人如果懶於思考,也就無創新可言。勤於思考的習慣使你敢於挑戰權威,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自覺的學習者。

智者善於思考

有一位擅長畫貓的畫家,由於畫技高超,筆下的貓都栩栩如生,以致許多人把他的畫買回去掛在家裏後,家裏的老鼠都逃光了。因此,畫家被人們譽為“貓王”。

不過,這位畫家性格比較古怪,一生隻帶了兩個徒弟王品和孫超。

一天,畫家把二徒弟王品叫到跟前,說:“你可以出師了,你不但學到了我畫貓的全部技巧,而且還在很多方麵超過了我。”二徒弟王品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師傅,但畫家態度堅決,王品隻好含淚辭別了師傅。

大徒弟孫超見此,便心急火燎地找到畫家說:“師傅,我也要出師,你為什麼隻讓師弟出師呢?要知道我比他還早來半年呀!”

“的確,你跟我學畫的時間比他長—點,但是,你這一輩子,恐怕永遠也出不了師了。”畫家嚴肅地說。

“為什麼?”大徒弟孫超極為不解。

“你跟我學畫,隻知模仿,卻沒有任何創新,也就是說,你是在用手畫畫。而你師弟呢,則是用腦子畫畫,他畫的貓在很多細節方麵已超越了我。你的基本功雖然很紮實,但不善於思考,不善於用腦,這就是你永遠出不了師,也永遠無法超越你師弟的原因。”大徒弟孫超聽後,不服氣地走了。

若幹年後,大徒弟孫超畫的貓在市場上無人問津,而二徒弟王品則成了遠近聞名的“貓神”。人們都說他畫的貓已超過了他師傅。

其實,大徒弟和二徒弟學畫的時間差別不大,而且出自同一師門,但兩人的結局卻是天壤之別。二徒弟成功的奧秘便是緣於他勤於思考。

如果你不勤於思考,而隻是如大徒弟一般“走馬觀花”,學得一點皮毛知識,你的學習成績肯定不好。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不多問幾個為什麼,那麼你所學的知識和你所閱讀的書籍對你的用處就不大。

思考可以讓我們不斷獲得新知

林肯與道格拉斯共同競選伊利諾州參議員,二人因此成了冤家。

二人約定從斯普林菲爾德出發,進行一場競選辯論。在出發的前一天,他們共同到當地教堂去做禮拜。道格拉斯是當時美國第一流政治紅人。牧師為了討好道格拉斯,先請他上台布道。道格拉斯一上台就利用機會轉彎抹角地把林肯挖苦一番。最後,他仍然想“指揮”一下林肯,戲劇性地說:“女士們,先生們,凡不願去地獄的人,請你們站起來吧。”全場的人都站了起來,隻有林肯坐在最後一排不站起來。道格拉斯忙說:“林肯先生,那麼你打算上哪兒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