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仍然坐著,不慌不忙地說:“道格拉斯先生,我本來不準備發言的,但現在你一定要我問答,那麼,我隻能告訴你,我打算去國會。”
全場大笑。
善於動腦筋,使林肯化被動為主動,反戈一擊,使道格拉斯尷尬得難以下台。
勤思考,勤動腦,才能徹底地了解他人的思想,才能有助於形成自己的判斷。如果全部照搬,不假思索地重複別人的思想,就好比鸚鵡學舌,人雲亦雲。
隻要善於動腦筋就會做出別人做不到的事;隻有善於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消除困境。
人重要的是學會思考,隻有會思考,才會有智慧。智慧隻屬於會思考的人。正是思考的力量使一個本來處於劣勢的人,獲得了轉機。正確的思考可以決定一個人應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和計劃都是出自於思考。一個不善於思考難題的人,會遇到許多取舍不定的問題。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由於養成了勤於思考的習慣,所以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哈佛大學教授是這樣說的:人類的整體智慧水平相對於個人的想法而言,常常具有一種趨同性,而許多成功人士恰恰從這相同或相似的想法中跳出來,尋求新的出路。
因為他們善於開動腦筋,會精心策劃,從而發現富有啟迪意義的現象。
“思考能夠拯救一個人的命運。”這句話出自拿破侖·希爾——美國著名的成功大師之口。
當你處於消極狀態的時候,用思考轉換感覺,調整方向,是自我慰藉的惟一方法。一個人如果能靠積極的思考征服消極心態,對他的個人成長將大有益處。
勤於思考才能打開知識的寶庫
在美國,有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裏,都幾乎做著同一件事:天剛剛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這個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國際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
斯蒂芬·金的經曆十分坎坷,他曾經潦倒到連電話費都交不起的地步。後來,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整天稿約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說還在他的大腦之中儲存著,出版商高額的訂金就支付給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級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奮的創作之中度過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訣很簡單,隻有兩個字:勤奮。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點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去幹別的事情,從不逼自己硬寫。但斯蒂芬·金在沒有什麼可寫的情況下,每天也要堅持寫五千字。這使他終身受益,他從沒有過沒有靈感的恐慌。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一個勤奮的人,陽光每一天的第一個吻觸,肯定是先落在勤奮者的臉頰上。這句話完全可以詮釋斯蒂芬·金的努力和汗水了。
害怕冒險:敢於冒險才有突破
對於害怕冒險的人來說,危險無處不在;而對於那些敢於冒險的人來說,危險隻是一個挑戰。害怕冒險的心理可能使你錯失良機,不要害怕冒險,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什麼險都不敢冒。
不敢冒險就沒有突破
有兩個住在鄉下的年輕人決定出外打工,一個準備到上海,另一個則要到北京去。
兩個人同時坐在大廳等車,這時在他們的耳邊,不時傳來人們的議論,有人說:“上海人可精明了,連外地人問路都要收費呢!”
另外有人說:“聽說北京人比較有人情味,看見沒飯吃的人,不僅會送饅頭給他吃,甚至還會送衣服呢!”
準備到上海打拚的年輕人,聽到人們這麼說,想了想:“幸虧還沒上車,到北京好了,反正掙不到錢也不會餓死。”
而另一位準備上北京去的年輕人卻這麼想:“還是到上海去,居然給人帶路也能賺錢,在那裏一定有很多賺錢的方法;幸虧還沒上車,不然我可失去發財的機會了。”
兩個人同時來到退票處,相互詢問之後,剛好可以互相交換車票,分別前往北京和上海。
來到北京,果然如人們傳言的那樣,年輕人初到北京的一個月裏,什麼事都沒做,卻每天都能飽餐一頓。他在銀行的大廳喝免費的白開水,在賣場裏有免費試吃,生活就這麼日複一日地度過。
而來到上海的青年,發現上海果然到處都有賺錢的機會,不僅帶路有錢,看廁所也有錢,甚至拿盆水給人也有錢賺,隻要腦子多轉轉,再花點力氣,到處都有錢可以賺。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起,他便在建築工地,向工頭要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廢土,經過處理包裝後,他以“盆栽土”之名,向上海人兜售。
喜歡花朵卻連塊泥地都難得看見的上海人,發現這個新鮮的玩意兒,不禁上前詢問價錢。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了六趟,淨賺了五十塊錢。
一年後,他憑著販售“盆栽土”,在上海買下了一間小店麵。
有一天,他走在街弄裏,忽然發現許多商店樓麵很亮麗,但是招牌卻又髒又黑;經過打聽之後,他才知道那些清潔公司隻負責清洗門麵,卻不負責擦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