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春天,他簡直失去了工作能力,7月2日,他用自己的獵槍,結束了生命。全世界都曾為這位文豪致哀。美國總統肯尼迪在他親自發表的哀悼文告中,把海明威稱為“偉大的世界公民”。
無畏,是人生命經曆豐富的結晶,生命越是千折百回,人生越蕩氣回腸,人的膽量就越大,人也就越能遇險不驚,遇難不退。即使困難重重也毫不畏懼,即使生死一線也臨危不懼,即使赴湯蹈火也麵無懼色。恐懼的釋然還在於生命境界的崇高,把生命放在曆史運行軌道的上升階段來認識和把握,給生命以超然的意義。
年輕人,要把人生視為一場冒險。隻有那些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者,才能到達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就像登山運動員,隻有那些勇敢的人,才能登上峰頂,欣賞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機會看到的風景。
迷信權威: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權威了,我們的老師、家長、偶像都可能成為我們潛意識裏的“權威”。更可怕的是,有許多人讓我們不自覺的去迷信權威。我們可以尊重權威,但不能迷信權威,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非常重要。
一味相信專家的人是傻瓜
城市裏住著一個傻瓜,因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讓他感到非常苦惱。
有一天,城裏來了一位專門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於是,傻瓜便跑去向智者求助。
“你有什麼生命的困境呢?”智者問。
“我不喜歡別人把我看成傻瓜,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別人把我看成是聰明人呢?”傻瓜說。
“這非常簡單,從現在開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給予最多、最無理的批評,特別是對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評,七天以後,大家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就這麼簡單嗎?那我該怎麼做呢?”
“例如,倘若有人說:‘今晚的月色很美!’你就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月色對人生無用為止。倘若有人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你也要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愛對人生一點也不重要。假若有人說:‘這本書寫得很好!’你仍然要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人生根本不需要書。”
於是,傻瓜就按照智者教導的去做,不管聽到任何事情,總是立刻跳起來胡亂批評,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非理性的字眼都傾吐出來,直到別人相信他才停止。七天之後,傻瓜前去探望智者,他的後麵跟隨著一千多個門徒,對他畢恭畢敬,並且稱呼他為“大師”。
到底誰是傻瓜?也許會相信這個故事的人就是傻瓜。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說:“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隻要你充滿自信,別人就會相信你。但是,所謂的自信並非自傲跋扈,而是不盲目依附他人。
事先對自己的思緒論點想個透徹,克服所有的弱點和漏洞,當然就能有理有據、言之有物而不空泛;然後,再從別人的響應與辯論之中,虛心接受建議、不斷地修正改善,就能不為眼前的假象迷惑。
真理本來就是愈辯愈明的,如果隻是單方麵全盤接受,就會使自己成為一味相信別人說法的傻瓜。
我們所要做的,或許就是傾聽、感受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誠實地檢討自己,進一步地了解自己,然後全力地發揮自己。
不要做別人的影子
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剛踏入影壇時,演技還很生澀,很多電影導演都建議他去模仿當時德國的一位名演員,認為如果可以學到他的五成功力,在演藝圈立足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但是,卓別林不願意接受這些意見,他生性好強,覺得自己深具演員的天賦,隻要有機會多加磨練,一定可以闖出一番名堂。
他對那些導演說,如果刻意去模仿別人,那就失去了演戲的樂趣,少了樂趣,又怎麼能激勵自己進步?
因此,卓別林決定創新自己的表演風格,不盲目跟從別人已經做過的事,而努力從生活的各個角落取材,然後以誇張的肢體動作,扭曲的麵部表情創造出喜感。
更難得的是,卓別林把許多複雜的小動作結合在一起,使這些動作首尾相連,一氣嗬成,從中衍生出無窮的喜感,深受觀眾與導演的喜愛。
卓別林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從自己的腦袋裏迸出許多新點子,而不去模仿現成的表演。
他覺得如果隻是模仿別人,就算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別人的影子,不但沒有自我,也無法創造出一塊屬於卓別林的金字招牌。
所以,想要留下響亮的名聲,就必須創造出一套別人無法取代的風格,運氣也許有好有壞,道理卻是永遠相同的,隻有走在最前頭,才是最有機會成功的人。
我們時常羨慕別人長得美、穿著有品味,或者談吐高雅不俗氣,因此一味地想要模仿別人,希望自己能夠變成另外一個他。
如此地精心打扮、刻意模仿,就算你真的成了另外一個他,但是你自己到哪裏去了呢?
演藝圈正是一個最好的寫照,能夠在裏頭闖出一番名堂的人,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抄襲別人或模仿別人的後果,會受到最嚴厲的輿論攻擊,那是奇恥大辱,人人得而討伐之。
並不是追隨別人的路程,就可以采擷到相同的果實,因為沿途最好的果實,早就已經被別人捷足先登了,跟著別人屁股走,你所得到的,即使一時成功了,也不過是泡沫而已。別忘了,這是你的生命,你有權利選擇,站在你自己的鎂光燈下,不做別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