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讓生命之花在事業中綻放——向世界播種愛心(1)(1 / 3)

1.終於明白了“愛”這個抽象的概念

“愛”到底是什麼?是無私的給予?是真摯情誼的表達?是饑渴時的一滴水?還是脆弱時候的一個臂膀?都是!愛的範圍太博大了,大到能容下整個宇宙,不是一言半語就能形容出來的,那麼,這麼一個意味深遠的愛,海倫這樣一個盲聾的小孩又怎麼能明白?為此,莎莉文老師費了好大力氣對她進行教導……

盡管我們處在一個“懷疑一切”的時代,但是愛的偉大力量仍舊不容置疑。當安妮·莎莉文老師最終用無私的愛融化掉海倫·凱勒心中的堅冰之後,一扇通往外麵世界的大門在小海倫的麵前打開了。

在以後的日子裏,海倫在安妮老師的教導下開始認識這個對她來說仍舊十分陌生的世界。海倫不僅學會了父親、母親、姐妹、老師這些詞語,同時對周圍的事物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海倫又盲又聾,在她掌握了語言的鑰匙後,就急著加以運用。對於聽力正常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當別人說話之時,他們可以輕鬆愉快地學習語言,並將其模仿著說出口。但是,對於耳聾的孩子來說,卻必須在經曆無數艱辛後,才能慢慢學會。但不管怎樣艱難,學會後的感受卻是無比美妙的。海倫從每件東西的名字學起,由簡單發音,進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自由地暢遊。

由於最初海倫知識有限,概念模糊,字詞掌握得並不多。所以,當莎莉文老師為海倫講述很多新鮮事之時,她很少發問。但隨著對外部世界的逐漸了解,海倫掌握的詞彙也多了起來,問題也就隨之多了起來。她總是對某件事物一而再,再而三地追問,想了解得更透徹。有時,海倫會從一個新學習的單詞,聯想起以往的種種經曆。

那個春天,安妮老師牽著海倫的手,穿過人們正在播種的原野,一路走向河邊,在那裏海倫學會了如何認知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知道了陽光雨露可以令萬物生長、鳥兒住在自己搭建的巢中、梅花鹿、羚羊在草原上覓食這些事情,這些東西令海倫在這個世界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快樂與歡笑。

除了大自然美好的一麵之外,海倫也漸漸明白了這個世界上還有黑暗的一麵。那是一個炎熱夏季的中午,小海倫和安妮老師在一棵果樹下乘涼,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很輕鬆地爬上了那棵果樹。這時候安妮老師建議在這片樹蔭下享受午餐,小海倫高興地答應了老師的提議,於是安妮老師讓她乖乖坐在樹上等自己回家拿食物回來。

就在安妮老師離開後不久,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海倫知道此時天空中已經是陰雲密布,因為這時候她已經感覺不到陽光的溫度,空氣中也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當時的小海倫一個人坐在高懸的樹枝上,烏雲遮蔽了天空,四周是一片無垠的黑暗,她顯得那麼無助。她隻能靜靜地坐在樹上,等待老師回來,否則別無辦法。

就在小海倫嚇得渾身發抖的時候,安妮老師回來了,她看到了孤獨無助的海倫一個人牢牢地抓著身邊的樹枝。安妮老師快步走上前去,拉住了海倫的手,將她從樹上扶了下來。

重新站回地麵後,海倫依偎在安妮老師的懷抱中,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實。這次經曆使得海倫明白“大自然並不是總對你微笑”,同時她也深切地體會到了對老師的依戀。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人類內心深處最需要的並不是那些耀眼的浮華,而是來自於他人最真摯、最樸素的愛。

在這場暴風雨之後,海倫第一次開始思考“愛”的含義,在一個露水凝重的清晨,她跌跌撞撞地在花園裏摘了一束鮮花,隨後把它們送給了安妮老師。安妮老師為此十分感動,她抱住小海倫,想要吻她一下。隻是這時候的海倫尚沒有適應除母親之外的人的親吻,所以安妮老師就在海倫的手上拚寫了I love Helen(我愛海倫)幾個字。

這是海倫第一次接觸到love這個單詞,她問安妮老師:“愛”是什麼?

老師將她拉進懷裏,用手指著海倫的心說:“愛”就在這裏。

大約過了一兩天,海倫正用線將大小不一的珠子,按兩個大的、三個小的這樣的次序穿起來。但是,她經常弄錯,而莎莉文小姐卻在一旁不厭其煩地為她糾正錯誤。弄到最後,海倫發現還是有一大段穿錯,於是,她用心思考,怎樣才可以將這些珠子穿好。這時,莎莉文老師走過來輕輕碰碰海倫的額頭,將“想”這個字拚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