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遙遠的歐洲之邦,從浩瀚的太平洋的彼岸,從久經滄桑的香港,從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榮譽接踵而至,讚語紛至遝來。華羅庚沒有陶醉,更沒有滿足。他拖著病弱之軀,不斷前行,一程又一程……

1.譽滿天下

繼1979年被法國南錫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後,華羅庚相繼得到了一係列榮譽:

1981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任命華羅庚為副主席;1982年,香港中文大學授予華羅庚名譽理學博士學位;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他國外院士;1983年,在意大利召開的第三世界科學院成立大會上,華羅庚當選為院士;1984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授予他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同年春天,在人民大會堂裏,華羅庚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華羅庚為何能如此輝煌?為何能得到如此多的崇敬與讚譽?在解釋這一問題時,1982年,香港中文大學在授予華羅庚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典禮上的讚詞,也許最能說明問題:數學一向被尊為科學中的皇後,而數論,則更被尊為數學中的皇後,其地位之崇高,不言而喻,因此,有人認為以嚴格和簡潔著稱的數論隻宜屹立於高不可攀的學問峰巔,供人歎賞,而不能攜入塵世,加以應用。但我國的華羅庚教授,就正是能攀上數論的峰巔,又能將這一門學問應用於實際問題的罕有的數學家。四年前華羅庚教授與王元教授共同發表的專著《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可說是這嶄新領域中罕見的傑作。翌年他在英國達勒姆的國際數論會議中介紹將數論中的斐波那契數列應用於數值積分的方法,令與會學者深感欽佩,他為學有如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同時卻又腳踏實地,善於致用,即此可見一斑。

華教授雖以數論知名於世,但事實上用博大精深四字來形容他的學問是再恰當不過的。華教授於35年前發表第一本專著《堆壘素數論》,即已引起學術界的注意,其後他在數論、典型群、調和函數、多複變函數、偏微分方程組、數值積分等各領域陸續發表大量論文 和專著,都是見解精辟、行文 明暢的經典之作,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國際數學界的尊崇,曆任中國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數學教授和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現在又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和中國數學會會長,並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實在絕非僥幸所致,華教授一生勤奮,雖屢經動亂,研究工作從未中斷,最近他以古稀之年,尚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從四維空間的單位球推論簡化狹義相對論前提的可能性。

華教授不但治學精嚴,著作等身,而且誨人不倦,熱心促進數學教育,推廣數學方法之實際應用。近20年來他致力於“運籌學”、“統籌方法”和其他數學方法的普及,足跡遍及全國城鄉。所曾訪問、接觸的學校、社隊、廠礦企業等無窮千百,所造就的人才,所解決的大小問題,所為國家節省的資源,創造的財富就更無從估計了。中國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國家,但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待規劃開發,優秀的人才急需統籌運用。華教授多年來在這些工作上所付出的移山心力肯定是會對中國的現代化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2.起程赴美

1980年8月8日至17日,華羅庚去香港參加了第四屆國際數學教育會議。除參加會議之外,他還與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學者切磋交流。他那灑脫的舉止、敏捷的思路、妙趣橫生的言談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