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半生的歲月裏,他們同甘苦,共患難,邁過了人生的溝溝坎坎。病魔、貧寒、戰火與劫難都沒有把他們分開。可社會平靜了,日子好過了,他們之間的分歧卻越來越多了。
作為吳筱元來說,她隻希望華羅庚專心研究數學,不讚成他到處奔走,與各界人士往來。她總擔心他會犯錯誤,會平白無故地挨整。“文革”已經使她對政治感到恐懼,華順一家的悲慘遭遇與華羅庚被揪鬥、被抄家的往事像噩夢一樣地纏繞著她。
可華羅庚能坐得住嗎?他要普及“雙法”,要在生產實際中找課題,為了他的工作,他又不得不與方方麵麵的人接觸。這種意見上的分歧,必然會導致一些爭執。為此,王壽仁與王元也都作過勸解,但沒有什麼效果。再加上華羅庚性情倔強,吳筱元不肯讓步,最後終於分開居住了。1980年前後,華羅庚離開位於北太平莊的家,搬到了崇文門菜市場旁邊的一套單元房裏,華俊東一家與他同住,姐姐華蓮青也常常和他在一起。由於孩子、孫子們常來常往,再加上工作很忙,華羅庚在生活上也不覺得孤獨。但畢竟是多年的患難夫妻,他會時不時地想起她,想起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2.訪問日本
早在1982年,日本亞洲交流協會就邀請華羅庚訪日。他原計劃於1983年去日本並且已訂了機票,後來由於訪美,就把去日本的行程推遲到1985年6月3日至16日。
這時,盡管華羅庚的身體狀況仍不太好,可他覺得日本同行們對他的期待已達三年之久,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不能再使對方失望了。出發前,他對代表團成員說:
“到了日本,要好好向日本同行們學習,認真了解日本把數學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用於經濟管理和經濟決策的經驗。”
1985年6月3日,華羅庚率領陳德泉、柯小英等人離開北京,登上了赴日的飛機。柯小英是華羅庚的長媳,她是以保健醫生的身份出訪的。
華羅庚的到來,得到了日本朋友的盛情款待。在日本數學教育學會安排的訪問日程中,有一次學術報告。華羅庚在訪問過程中,也一直在考慮著報告的內容。6月9日,從箱根回東京後,他謝絕各類活動,抽出兩天時間,專門準備學術報告,11日晚他一直工作到深夜2點鍾。在準備過程中,柯小英也幫助他整理了一些內容。
12日上午,他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工作,並提早吃了午飯,l點半離開旅館,2點鍾到達日本學士院會見日本數學教育學界的院士們。華羅庚把他剛出版的《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送給各位院士,院士們也將自己的著作送給華羅庚。隨後,他坐在輪椅上參觀了日本天皇和學士院負責人辦公的地方,並應日本朋友的要求,在留言簿上寫下了他最後的手跡:“十分榮幸地來訪問日本學士院,祝兩國科學交流日益繁榮。”
日本數學會把華羅庚的學術報告安排在東京大學的一間報告廳裏。下午4點鍾,在日本數學會會長小鬆彥三郎的陪同下,華羅庚身著西裝,手持拐杖,笑容滿麵地走進了報告廳,會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小鬆彥三郎致歡迎詞之後,把華羅庚介紹給了聽眾,4點12分,華羅庚開始演講。華羅庚先用中文講,由翻譯譯成日語,他覺得這樣效果不好,也浪費時間,便征求會議主席與聽眾的意見,問“能不能用英語直接講”,大家熱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