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成功屬於那些能夠戰勝自我不斷追求卓越的強者(1 / 3)

哈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會精英,用知識和智慧創造的大量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為人類所共享。然而,哈佛的輝煌成功,絕非來自傳統與歲月的榮光,而是來自哈佛人一代代的努力與拚搏。哈佛大學的師生都懂得,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在人生的旅途中,隻有掌握一定的智慧,采取適當的行動,才可能使自己成為了不起的人——至少可以贏得某種程度的成功。

沒有嚐試就沒有進步

桑代克是動物心理學的鼻祖、聯結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創建了教育心理學,也是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他生於美國麻省一個牧師家庭,生性害羞、孤獨,但他特別有學習的天賦,隻有在學習中他才能找到樂趣,他一生致力於心理學研究,著述頗多。桑代克對行為主義學派的影響主要來源於他對小雞、小貓研究的結果。1895年,他到哈佛大學,做小雞走迷宮實驗,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繼續利用貓和狗做實驗。

他在實驗中發現,最初,小雞小貓小狗都是在死路裏轉來轉去,偶爾會找到出口,逃出迷宮,而這通常需要花很長時間。但重複多次以後,小雞小貓小狗在死路中瞎轉的次數都會減少,花費的時間也會減少;訓練到一定次數以後,一把它們放入迷宮,它們甚至會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成功逃脫。

桑代克認為,小雞小貓小狗都不是通過推理和觀察而學會逃出迷宮的。它們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原因隻有一點,那就是不斷地嚐試,在不斷地嚐試和失敗中,慢慢消除那些無用的行為,記住那些有助於逃脫的行為。用桑代克的話說,就是它們已經在這些有用的行為和行為的目標之間建立了聯係。

桑代克還有另外一個實驗: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裏,有一塊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餓貓開始進入箱子時,隻是無目的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箱門打開,餓貓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進箱子中,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就能打開箱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係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嚐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哈佛人生哲理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有一顆可貴的好奇心,敢於嚐試,不怕走彎路。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嚐試和選擇,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分辨是與非、對與錯。嚐試,不管成功或失敗,都將成為我們一生中寶貴的經驗或教訓。可以說:沒有嚐試,就沒有進步;沒有嚐試,就沒有成功。

美妙的人生

男孩向祖母傾訴生活中的不如意,學校裏的生活讓他極不適應。其間,祖母一直在烘焙蛋糕。她問孫子是否願意品嚐一下,男孩欣然答應了。

“來,喝點食用油。”祖母說。

“討厭。”男孩說道。

“那麼,來兩個生雞蛋吧。”

“太惡心了,奶奶。”

“那麼,你願意吃點麵粉嗎?或者一些發酵粉?”祖母問。

“奶奶,我都要吐了。”男孩回答道。

“是的,這些東西單獨嚐起來味道很差。但是當它們以恰當的比例和正確的方法混合在一起時,美味的蛋糕就做成了。”奶奶繼續說道,“上帝的做事方式也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會想,上帝為什麼要讓我們經曆這麼多苦難?但上帝知道,當他按自己的順序把困難排列好時,美妙的人生就開始了。”

哈佛人生哲理

俾斯麥有一句名言:“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麼可做的呢?”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許多雨、血、泥和強烈的暴風雨的環境培養成的。隻有在苦難中,才能體味生活之美。凡事在成熟之前,都是有苦味的。隻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獲得成功生活的保證。

一個錯誤的轉彎

馬克剛成家不久,有個朋友邀請他去露營。這是個“隻限男人”的旅行,馬克相信那是今天一般人稱為“男人幫”或某些類似這種不太雅的術語。他從美國地質研究所拿來幾張地圖,然後他們啟程,到一個名為鑽石岔口的東緣一帶去探險。

很容易順著那些山路往前行。在探險途中,他們在可惜峽穀裏發現了一個極美的天然溫泉。冷冽的山泉瀑布自花崗岩峭壁上一瀉而下,注入清澈的池塘;另有兩股滾熱的礦石溫泉在此合流,不同的水溫混合著早晨清新的空氣,醞釀出奇異的蒸汽漩渦,彌漫在池塘上,使得該處一片煙霧朦朧,它是如此寧靜祥和,令人歎為觀止。

馬克想和新婚的妻子分享這般美景。因此,他安排了一個周末準備帶她去。他們整理好行囊出發,不過臨行匆忙,馬克將地圖忘在了家裏的櫃台上。當他們發現他所犯的錯誤時,妻子認為馬克應該回去取地圖,但馬克向她保證不必這麼做,他聲稱:“我以前去過那裏,而且我對方向的記憶極佳。”

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了地圖,馬克錯過了一個彎路,由於這個失誤,造成一個接一個的錯誤,等到他發覺不太對勁的時候,他們早已迷失方向,徒行了好多路程。他們設法尋跡走回停車處,天色早就晚了,當天他們根本無法到達那美如仙境的水晶池了。

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呢。一個錯誤的轉彎會令人誤入歧途,而時常在我們覺察錯誤重回正路之前,我們早已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永遠失去的機會。

哈佛人生哲理

如果不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就很難避免失敗的結局。不僅要知道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方向。如果你及早下定決心,決定你生命的方向,然後設立某些指南來指示你前進,你將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地圖,指引你迅速邁向已然選定的目的地。

曾嚐試經商的寫作高手

馬克。吐溫是寫作高手,在看到自己的書很好賣時,他動了發財的念頭:與其讓書商賺那麼多,不如自己寫、自己出版、自己賣。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年內成為百萬富翁的目標。

說幹就幹,馬克。吐溫搖身一變成了書商。但很快,他就負債累累,不僅書商沒做好,連寫作這一“主業”都差點兒荒廢掉。馬克。吐溫緊急刹車,放棄經商,回頭寫作。

哈佛人生哲理

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好這個籃子。”遠大的目標雖然吸引人,但是脫離了客觀現實,超出了能力範圍,最終不過是一場泡沫,甚至是一場噩夢。因此,請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看好你自己的籃子。

一個波瀾壯闊的場麵

在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經典著作《白鯨記》中,描寫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場麵:一條捕鯨船在怒浪翻滾的汪洋之中疾速航行,四處搜尋一隻大白鯨。亞哈船長手下的船員們奮力拚搏,繃緊了全身每一塊肌肉,竭力使船隻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不偏離航道。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眼前的任務,拚命與風浪搏擊著。

然而,船上有一人卻似乎無所事事。

他手裏沒有握槳,額上沒有出汗,口中也沒有喊聲。他安閑自得,沉著鎮定,泰然自若。此人是魚叉手,他的職責是耐心等候“關鍵時刻”的到來。正如麥爾維爾所說:“為了保證投出命中率最高的一叉,魚叉手不能疲於奔命後才慌忙出擊,他必須養精蓄銳,從容應戰。”

與此場麵相似的還有風暴眼。風暴眼是颶風中心獨一無二的一點,平靜穩定,與周圍氣旋的狂暴肆虐判若兩重天。

哈佛人生哲理

著名心理學家約瑟夫。貝裏指出,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中性的,隻有我們的思想把它變得好與不好。改變思考方式就能逃離苦悶憂鬱的旋渦。改變思考方式首先需要我們真正放鬆心情,培養一顆寧靜的心。生活中,各種紛雜的事務常使人陷入忙亂,我們必須平靜,這樣,才可能超越環境,駕馭環境。

總是有辦法安全回家的

1970年4月11日,美國載人航天飛行器阿波羅13號載著3名宇航員起飛進入太空,準備執行登月計劃。這次登月行動是在人類首次登上月球9年之後進行的。

飛船從發射升空到環繞月球軌道飛行,一切都按部就班、波瀾不驚。但是第三天晚上,在離地球20.5萬英裏的地方,指揮官詹洛威爾按指令進行了一個操作後,突然發現燃料電池、貯氧箱壓力和溫度喪失,飛船正在泄漏氧氣。地麵的休斯敦太空控製中心的電腦屏幕上那些閃爍的光點和變化的數據告訴人們,阿波羅13號正處於危急時刻。專家們無法解釋原因,沒有人知道太空中的阿波羅13號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氧氣泄漏,伴隨著大部分的能量損失,為節約剩餘的電能,一些操作係統被關閉。然而,這一切並不能阻止情況的惡化。

美國的電視節目都轉向了對這次事故的直播,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這裏。

地麵指揮中心最終不得不作出決定:放棄登月,準備返航。專家們在實驗室裏模擬自救,然後將可行性方案傳遞給飛船。計算機導航係統已經全部癱瘓,宇航員隻能完全依靠手工駕駛登月艙向地球返航。

要安全回航,登月艙必須傾斜25度射入大氣層。如果角度太直,可怕的摩擦力會把他們燃成灰燼;角度太斜,將像一顆斜投在水麵的石子被彈開。不同的是,石子彈開後還會落到水裏,而登月艙彈開後,將永遠棲息於黑暗寒冷的太空。

在距離地球數萬千米的浩瀚宇宙空間,駕駛飛船進入25度角切線,沒有計算機係統的幫助,如盲人騎瞎馬一般。3位宇航員也知道自己生存的幾率非常渺茫,然而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在離地球數十萬千米死寂冰冷的太空,他們隻能依靠自己與命運較量。

沒有人知道結果,大家隻能向上帝祈禱。地球上的很多人甚至喪失了信心,已經有人開始舉行悼念儀式。

阿波羅13號開始切入大氣層,預計會與指揮中心失去聯係3分鍾。這也就是說,5分鍾後,如果沒有聯係,就意味著船毀人亡。

地麵指揮中心與電視機前所有的觀眾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大家一聲不響,表情沉重地看著時間。每過一分鍾,都像一個小時那樣漫長。

沉寂的3分鍾過去,指揮中心開始呼叫,但是人們沒有聽到任何回應。4分鍾過去了,依然沒有任何回應。在人類航天曆史裏,還從沒有發生過一艘安全返航的飛船與地麵失去聯係超過4分鍾。極度失望的人們不知如何是好,宇航員的親屬淚流滿麵。然而,奇跡就在此刻發生,通過無線電波,全世界的觀眾忽然同時聽到了詹洛威爾鎮定的聲音,他隻說了一句話:“這是阿波羅13號,真高興再見。”

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恍如隔世的人們以最熱烈的歡呼與掌聲迎接阿波羅13號——雖然因為意外的發生,本來是科學探險的登月計劃,一變而成搶救生命的登陸地球任務。

事後,媒體把焦點對準指揮這次手工登錄地球的宇航員詹洛威爾,盛讚他有膽有識。有記者問詹洛威爾:“在那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的太空中,你是如何準確找到進入大氣層切線角度的?”

詹洛威爾回答:“無論遇到什麼情況,總是有辦法安全回家的。我在海軍駕駛了十多年的戰鬥機,碰到過氣候惡劣、引擎著火等各種危險,不過最後都能逢凶化吉。有一次夜間駕駛戰鬥機返回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沒開燈,雷達也不知出了什麼毛病,竟然把我引到反方向。飛機快沒油了,隻能在海上迫降。我看著下麵黑暗的大海,熄滅了機艙內包括儀表板上警示燈在內的所有的燈。這時,我看到海上有條綠線,像地毯一樣鋪在海上,原來這是一種能在夜間發光的海藻,機艙的燈不熄滅,我就看不到它。這次返回地球,與那次返回航空母艦驚人的相似。我們熄滅了太空船裏所有的燈,眼睛隻看著與我們成25度角的那片藍色的太平洋,那是指引我們安全返回的海藻。”

哈佛人生哲理

世界上本沒有真正的絕境。危急關頭,不為外物迷惑,冷靜地尋找解決辦法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一種能力。隻有處變不驚、果敢善斷的人,才能夠從容地化解各種突如其來的變故,於千鈞一發之際保持鎮定清醒,充分利用身邊可利用的資源,找到解決困難、擺脫困境的方法,進而使自己成為命運真正的主人。

毅然扔掉舞鞋的女孩

在美國的百老彙,導演正告訴那一群前來應聘的舞蹈演員,他急需一個配角,一個可以在濃煙中穿過正在熊熊燃燒著的屋子、駕駛著摩托車在公路上狂奔和毫不在意高強度工作的女孩兒,一個動作型的演員。

女孩們相互望了望,失望掠過大家的臉龐,幾乎所有人都紛紛起身離去。她們誰也沒有料到,應聘這個配角要吃這麼多苦——畢竟對這群舞蹈學院畢業的女孩來說,這一切都太難為她們了。

就在這時,導演忽然發現一個女孩正在脫舞鞋。

“你為什麼要脫舞鞋呢?”導演好奇地問道。

“本來以為你們需要的是舞蹈演員,既然舞鞋不適合這裏,那就扔掉它,做一個你們需要的演員。”

導演讚許地望著麵前的女孩。

若幹年後,好萊塢出現了迷倒眾人的動作明星“史密斯夫人”——她就是當年那個毅然扔掉舞鞋的女孩:安吉莉娜。朱麗。

哈佛人生哲理

學會主動適應和主動地改變,你才會成為命運的主宰者。生活不會來遷就我們,成功的秘密隻有兩個:一是適應,二是改變。在很多時候,隻有適當改變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適應生活,進而獲得理想的人生。

資本就在腦袋裏

在現代人眼裏,5美元實在太少了,根本與創業無緣。然而,匈牙利青年保爾。道密爾卻實實在在地靠5美元漂洋過海,在異國他鄉——美國實現了他創業發財的願望。

道密爾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初到美國,就顯示了他非凡的生存能力。剛下船,他就幫著同船的客人搬運行李,掙了一天的夥食費。第二天,他住進紐約的猶太人居住區,以每天10美分的生活費維持著。然而,他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18個月內,他換了15次工作。因為道密爾覺得,那些工作除了果腹,不能展示他的能力。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裏,他常常因此而忍饑挨餓,但對那些不適合他的工作,從未失去放棄的勇氣。

有一次,他到一家生產日用品的工廠求職,這家工廠隻缺搬運工。他彬彬有禮地問老板:“你的工廠什麼時間開門?”“早上7點半。”老板說,“不過,你8點鍾來也沒有關係,來早了,也沒有東西可搬。”

第二天7點半,當老板來開門時,道密爾已站在門外等他。他幫老板開門,並幫他做了一些每天例行的瑣碎工作。晚上,他一直工作到9點鍾工廠關門才離開。上班時,凡是他看到需要做的工作,總是順手把它做好,就好像這個工廠是他自己開的。

十多天後,道密爾贏得了老板的絕對信任。老板決定把這份生意交給道密爾打理,因為老板覺得他是一個既能吃苦又勤快的年輕人,讓人放心。

自此以後,道密爾的周薪由30美元一下子加到了175美元。但高薪並沒有把道密爾留住,半年以後,他交了辭呈,當了一名推銷員。

兩年以後,道密爾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推銷網,後來收購了一個麵臨倒閉的工藝品製造廠。

5年以後,在工藝品市場獲得極大成功的道密爾,又開始尋找新的挑戰。他買下了一家玩具公司。這家玩具公司比他第一次買下來的企業的情況還要糟糕。然而,道密爾興致特別高昂。

道密爾實行的方法很簡單,他規定:凡是製作工人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都要放在最順手的地方,要用時,一伸手就可以拿到。這樣一來,操作機器的工人,無形中節省了很多時間。他的另外一個規定是:在工作中,不準吸煙,但每隔一個半小時,準許全體休息15分鍾。這兩項規定執行以後,在機器沒有增加、人員減少的情況下,產量增加了50%。

不到6個星期,這家公司就煥然一新了……

“資本就在腦袋裏。”這是道密爾用成功的事實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哈佛人生哲理

每個人每天身邊都會圍繞著很多各種各樣的機會。把握這些機會,我們缺少的往往不是資本,而是智慧。一個人擁有的智慧越多,越實用,他在一生中的成就就越大,他就越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開創更加幸福美滿的人生。

堅守自我自信昂揚地經營生活

默巴克出生於美國一個貧困家庭,從小飽受歧視。他憑借著不屈毅力,19歲時考入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但家庭經濟的窘迫,容不得他像富家子弟那樣悠閑自在,他不得不利用課餘時間四處奔波,賺取微薄的收入,交納學費,維持簡單生活。

默巴克主動向校方提出勤工儉學,包攬學生公寓的衛生。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幹活一絲不苟。打掃公寓時,默巴克經常在牆腳和床鋪下麵清掃出一些硬幣來,都會主動問同學們,這是誰丟失的。同學們要麼不屑一顧,要麼就是懶洋洋地告訴他:“不就是幾枚破硬幣嗎?誰稀罕?你不嫌棄就拿去好了。”

雖然他們語帶譏諷,默巴克並不尷尬。在同學們怪異目光的注視下,他默默收起了一枚枚帶著灰塵的硬幣。

第一個月下來,連他自己也感到吃驚:撿到的硬幣竟有500美元之多。這令他喜出望外。這些白白撿來的硬幣,不僅解決了學費的燃眉之急,而且還讓自己的生活質量大為改善。

這份額外收入讓默巴克突發奇想。他決定把人們不重視硬幣的事情,反映給國家有關部門。他分別給國家銀行和財政部寫了信,建議上述部門應該關注小額硬幣被白白扔掉的情況。財政部的回信很快到達,告訴這位貧困的大學生:“正如你反映的那樣,國家每年有310億美元的硬幣在市場上流通,卻有105億美元被人隨手扔在牆腳和別的地方,雖然多次呼籲人們愛惜硬幣,但收效甚微,我們對此也無能為力。”

這樣的答複不免讓默巴克沮喪,但同時他從中看到了潛在的巨大商機。從此,他便用心收集關於硬幣方麵的資料,從資料中得知,一般硬幣的壽命可達30年左右,而這些硬幣常散落於各家各戶的牆腳、沙發縫、床底下和抽屜等角落。

默巴克決心從中打開缺口,開創事業。

1991年,默巴克大學畢業,他不像其他同學那樣奔波求職,而是針對人們日益增長的換取硬幣的需求,成立了一個“硬幣之星”公司,並購買了自動換幣機,安裝在附近的各大超市。顧客每兌換100美元硬幣,他會收取9%的手續費,所得利潤與超市按比例分成。

開業伊始,默巴克“硬幣之星”公司的生意便異常火爆,他不僅賺取了豐厚利潤,也大大方便了超市和顧客,贏得了人們的普遍歡迎。

默巴克繼續擴大公司的業務,把“硬幣之星”燃遍了全美,獲得巨大成功。1996年,公司開張僅僅不到5年時間,“硬幣之星”公司便在全美8900家大型超市設立了11800個自動換幣機連鎖店。當年那個被人們譏諷為窮小子的默巴克,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硬幣之星”成為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

談到自己的成功秘訣,默巴克顯得從容平靜:“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也許你的出身很卑微,也許你在某個方麵不如別人,但你要永遠記住,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你獨有的位置。隻要堅守自我,自信昂揚地經營生活,你的人生就一定會如你所願。”

哈佛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你獨有的位置。能否成功,不在於出身、物質條件是否優越,重要的在於智慧、眼光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前途的,不過,除了必須要努力拚搏外,還要善於發現機會、抓住機遇。這樣,你的人生就一定會如你所願。

探險者的悲劇

有位探險者在沒有任何救援的情況下獨自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跋涉,眼看就要接近目的地了。這時,他發現儲備的幹糧已吃完,水也所剩無幾。就在他越走越餓的時候,遇上了一位樵夫,探險者欣喜地走上前,向樵夫求助。樵夫搖搖頭,說:“吃的東西沒有,我剛剛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打了一捆柴回來,送給你吧,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探險者感到很失望,拒絕了樵夫的好意。

探險者繼續前行,走出一段路,又碰上一位鐵匠,探險者立即走上前,向鐵匠求援。鐵匠抱歉地聳了聳肩,說:“吃的東西我沒有,不過,我可以送你一口鐵鍋和一個鐵鏟。”探險者搖了搖頭,拒絕了鐵匠。

告別鐵匠,探險者繼續尋找,走著走著,又遇上一位農夫,探險者想:這回可以要到吃的了吧。他微笑著迎上農夫,並向他求救。農夫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說:“現成的沒有,不過我剛剛從很遠的地方脫粒了一擔稻米,你要,就送你幾斤吧。”探險者長長歎了一口氣說:“沒鍋沒柴,怎麼把稻米煮熟呢?”經過深思熟慮,探險者把最後的稻米也放棄了。

後來,救援人員在一間無人居住的茅草房中找到探險者,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早就餓死了。細心的人發現,這間茅草房裏炊具樣樣齊全,有柴有鍋有筷子有碗,唯一缺少的就是下鍋的東西。

哈佛人生哲理

機遇隻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它的人。人之拋棄機會,絕對多於機會拋棄人。成千上萬的人總在抱怨自己沒機會,其實,一路上機會如影隨形。但因為我們不認識它們,一個個拒絕了,最終隻能與它們擦肩而過。

世界上最先進潛艇的沉沒

1939年6月1日,號稱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英國皇家海軍T級潛艇“西提斯”號前往利物浦灣開始其處女航,以便進行最後的潛航試驗。

駛出利物浦港一個小時後,由於壓艙物過輕,首次下潛失敗。艇長下令打開魚雷發射管的內層蓋子,以便海水部分湧入,增加潛艇的重量。

然而,內層蓋子一打開,數以百噸計的海水頓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湧入潛艇的第一和第二間隔艙。重量激增的潛艇隨即一頭朝下,迅速沉入海底,此後再也未能浮起。“西提斯”失事,艇上人員除了4人成功逃生外,其餘99人全都喪生海底。

原來,早在“西提斯”號出海前數周,一名造船廠的油漆工在給魚雷發射管刷油漆時,不慎讓一滴油漆滲漏,粘住了一個用於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測試閥門,導致魚雷發射管外層的蓋子一直處於打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