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前言(2 / 2)

在異化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的一致是相對的,不一致是絕對的;在非異化社會裏,人與人之間利益的一致是絕對的,不一致是相對的。但無論相對的不一致,還是絕對的不一致,都不可能是完全的一致;無論一致還是不一致,人的出發點都是他們自己。因此,任何條件下,以自己為目的、他人為手段是絕對的;以他人為目的、自己為手段是相對的。每個人都是相對獨立的生物個體,有著相對獨立的生物、生理需要;每個人都不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成為相對主體,但任何人都隻有經過主觀努力即修養,才能使這種成為相對主體的必然性成為現實性。

到了商品化生產即社會化大生產階段,由於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商品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等價交換成了人們的自覺原則,平等意識成了人們的自覺意識,追求平等成為人們的普遍的自覺行為,不平等圍繞著平等上下波動的周期越來越短,向零點無限接近。把勞動看成商品,就是這條規律的直接體現。把勞動力看成商品,使這條規律由通過人們的自發行動表現出來,變成由通過人們的自覺行動表現出來。

和諧做人即自覺按道德做人。

道德尺度與曆史尺度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前者以後者為基礎,後者以前者為主導。如果在有些人那裏道德尺度與曆史尺度發生了不一致,那隻是這些人頭腦裏的道德觀念絕對化了的結果,而不是二者本性上的不一致。

和諧做人即自覺提高人的順商。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順境,也沒有絕對的逆境,關鍵在於主體的內環境及對外環境的選擇和改造。

人在逆境麵前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順其自然,隨波逐流,自甘沉淪,從而降低自己的素質,弱化自己的主體性;一是發揮自己的主體性改造環境,變逆境為順境,並在改造環境中使自己的主體性得到鍛煉、提高。

和諧做人即自覺提高人的親和力。

人的個性與親和力是對稱的。

和諧做人即人的個性和親和力雙向同步發展。

和諧做人使人成為主體的人。

人的需要既可以是社會的動力,也可以是社會的阻力。和諧做人就是使人的需要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和諧做人、培養人的和諧素質,就是使人成為和諧經濟的主體。

商場中和諧做人即要做和諧商人,和諧商人就是名牌商人。

名牌商人就是真、善、美相統一的商人,是傳統道德和現代市場素質正麵結合的商人,是體現了時代風範的商人。

真:智慧、誠信;善:義利統一,以義統利;美:產品、企業、個人形象按美的規律來造型。真和善構成美的核心。

真正的企業家都應該是名牌商人。

企業家做名牌商人,是企業推廣名牌戰略的前提。

和諧素質,就是把自己看成是社會主體、看成是創造者、看成是勞動力、看成是平等交換的商品的素質,就是貢獻與索取、權利與義務相對稱的素質,就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素質。自由、平等、博愛的素質就是人的和諧素質,也就是經商者的和諧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