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關係決定命運(1)(1 / 3)

關係就是資源,就是機會,就是財富。按和諧共振、恩恩相報的和諧關係路線圖,你的事業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和諧共振

人是社會的人,人有合群與集體的需要。人隻有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交往和溝通,訴說各自的喜怒哀樂,才能增進人際之間的思想感情,產生親密感。和諧交往與溝通本身是一種人類所特有的精神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使得你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見到什麼人都可以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去麵對,而且處理得既快又好,具有高效率。

有能力才有引力

一個能人,對企業家而言就是一筆財富。但發現一個人才很不容易,得到一個人才更不容易。尤其在中國人文特色很濃的環境中更是如此。

細心的讀者如果觀察一下中國的企業,就會發現一種不正常的用人現象。一些國有企業,任人唯親的現象很嚴重,許多重要位置,都是被某些商家的親朋好友或心腹把持著,很多能人懷才不遇,被排擠在外。私營企業任人唯親的弊病更嚴重。原習酒總公司總經理陳星國,曾經把一大批自己認定靠得住的親戚、朋友、同學招進公司,安排到各級崗位上。這些“能人”年輕氣盛、頤指氣使,弄得公司上下一片怨聲載道。這樣的公司憑什麼能搞好呢?果不其然,習酒總公司的經營一敗塗地,陷入絕境,陳星國最終在湘山賓館門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陳星國的教訓可謂發人深省,任人唯親絕無出路。

任人唯賢,是中國自古至今的主流文化一貫倡導的用人準則,更是現代企業家追求的用人標準。為求一才,三顧茅廬的事情至今仍被一些愛才的企業家效仿。宗慶後就是這樣的人。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宗慶後出生於1945年,1987年春天承包校辦企業,1988年研製生產出著名品牌飲料“娃哈哈”,資產迅速達到數億元。宗慶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因於他的用人素質。

就在這軟磨硬泡之間,技師不僅深刻了解到宗慶後是一個前程遠大的能人,還深深地被他那種愛才惜才、求才若渴的誠意感化了。他意識到如果自己到娃哈哈集團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後,他終於答應了宗慶後的請求。

這位難請的技師就叫張宏輝。張宏輝到娃哈哈集團如魚得水,幹得挺歡,但有後顧之憂:沒有住房。宗慶後再獻誠意,毅然把教育局剛分給他的三室一廳讓給張宏輝,自己一家卻仍擠在原來的一間小屋裏。

士為知己者死。即使是木頭,恐怕也被宗慶後的誠意感化了。

有名氣才有人氣

如果能夠讓明星、名人與你合作,使他們的利益緊緊與你的利益相聯係,那麼你的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1989年,正當健力寶公司的事業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恰好世界體操王子李寧這時卸甲退役,並加盟健力寶集團。該公司的總經理李經緯是個優秀的企業家,而李寧作為體操王子,是一個世界體育明星。他們兩人相互合作,李寧加盟後,提任總經理特別助理,主要任務是籌建李寧牌運動服裝廠。健力寶公司因為有了李寧的加入,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健力寶”在全國各企業中的讚助名列第一;1992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巴塞羅那,“健力寶”是惟一國內讚助單位;憑借體育健兒的縱橫拚搏,打出了“健力寶”長盛不衰的名牌形象。1993年3月,“健力寶’係列飲料在美國裝瓶成功並正式上市,成為亞洲第一家進入美國市場的軟飲料。

企業家在幹事業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在琢磨著組建一支人才隊伍。同時,在當前人人都在思考成功、思考致富的大環境中,也有一批想幹一番事業的人才尋思著投奔有名氣的企業家,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企業家有名氣,許許多多的人就會慕“名”而來。

一些企業家能力超群,富有魅力,在別人眼中他肯定能成就大事業。這樣的企業家無疑是一麵很具號召力、吸引力的旗幟。

有“中國民營第一企業家”之稱號的張興民就有很強的吸引力。到海南創業之初,張興民在那裏沒有親戚,也沒有朋友,可謂單槍匹馬。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個叫阿寶的上海小夥子。阿寶來海南已兩年,成了地地道道的“海南通”,工作換了幾次,並沒有碰到使自己能夠專心投入的。和張興民聊了幾次,阿寶便為他的心中大誌和聰明的頭腦折服了,於是下定決心:“張大哥,我跟定你幹了!”張興民聽後樂了:“跟我幹?我自己還不知道幹啥好。連個廟都沒有,你就跟我幹?”阿寶此時認定自己算是看準人了,說:“不,張大哥,我看得出你這個人能幹大事,我跟定你了。你想成立公司也不難。”

關鍵時刻遇能人相助,便有了一個良好的轉機。通過阿寶穿針引線,張興民承包了當時不景氣的海南熱作鄉鎮(集團)經濟發展熱寶公司,終於使他在海南有了立足之地。

緊接著,又有一批慧眼識英雄的“誌願者”前來投奔,為張興民的創業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