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關係決定命運(3)(3 / 3)

友情—愛情—家庭—親情,是人一生中的關係路線圖,也是人一生的可以開發的資源。這個路線走好了,人的一生就一路走好。

和諧人生必須有和諧家庭。

家和萬事興。和諧人生從和諧家庭開始。隻有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和諧家庭是和諧人生向和諧社會轉化的中間環節。

家是一個可以讓人從工作的勞累、緊張和痛苦中獲得解脫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遠離生活壓力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逃離混亂、回歸寧靜與和諧的地方。寧願少賺一些錢,也要一個幸福的家。

我們看不到一個後悔掙錢少的人,卻能看到後悔沒有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後悔沒盡到父親或母親的責任,後悔沒有履行丈夫或妻子的義務的人。

擇善而友

對於善人來講,情即義,義即情。無情必然無義。無情無義,禽獸無異。所以交友必須交善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成功,是與他果斷跳槽追隨斯考特先生分不開的,可以說是走出了他一生中轉折性的一步。在湯姆·斯考特先生的提攜和幫助下,卡內基開始涉足投資領域,並獲得了初步成功。

一天,斯考特先生問卡內基:“你能籌集到500美元嗎?我的一位朋友過世後,他太太將遺產的股份賣給朋友的女兒。現在這位女子急需用錢,想把股份轉讓出來。是亞當斯快運公司的股票,一共10股,恰好500美元。紅利是一股一元,我想你應該買它。”

亞當斯快運公司在當時是相當有實力的公司,它在波士頓、費城、匹茲堡、華盛頓、聖路易及歐洲各地都有分公司,主要經營鐵路,另外還經營彙款業務和銀行業務。按當時的行情來看,快運公司的股票的確也算是穩漲的股票。

盡管如此,500美元對卡內基來講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不久前卡內基的父親因病去世,家裏的錢已經差不多花光了。並且,他們每年還要付房款給舅舅,而房款的總價恰好是500美元。

“斯考特先生,我現在實在是籌集不出這麼大一筆錢。”卡內基隻能婉言謝絕了斯考特的好意。

“沒關係,我先替你墊上,無論如何也要把它買下來。”斯考特斬釘截鐵地說。

第二天,斯考特先生有些為難地問卡內基:“對不起,他們非600美元不賣,你還要不要?”“要!我一定要!請代我先付六百美元!”盡管這意味著要冒大風險,卡內基仍下定了決心。當即寫了一張610元的借據,並注明還款期限為半年。他用借據和股票作擔保,交給了斯考特。10美元是600美元借款的利息。

為了還清借款,卡內基一家省吃儉用,半年內便積存了200美元。卡內基的母親瑪琪又用房子作抵押,以8分的高利借回400美元。還款期限到時,卡內基把600美元本金如數歸還了斯考特先生。

不久,卡內基投資的股票得到十美元的紅利,他將其交給斯考特先生作利息,還清了斯考特先生借給他的全部本息。初嚐投資獲利喜悅的卡內基,沉浸在“我也是資本家了”的成就感中。

這是卡內基生平第一次大投資,此時的卡內基年僅20歲。就在這一年的秋天,斯考特先生高升,做了阿爾圖那事業總部部長。當時,隨著鐵路工程的進展,阿爾圖那的調車場以及修理場擴大了,事業總部由此而變為實際的營業中心。對於斯考特先生而言,這次升職意味著進入了直屬董事長的中樞部門,他的地位越發重要了。

斯考特又想到了卡內基:“願意隨我一起去阿爾圖那嗎?做總部秘書,月薪五十五美元。”

月薪55美元可不是個小數目,這比卡內基當時的月薪整整高出20美元!卡內基自然是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月薪一下增加了20美元的卡內基回家告訴母親:“您不用再做副業了。”

斯考特先生和卡內基隻身前往阿爾圖那,同住在調車場附近的一家旅館。從此,兩人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卡內基24歲時,即1859年秋天,斯考特先生晉升為賓夕法尼亞鐵路的副董事長。斯考特先生即將到費城去上班,臨行前他已推薦卡內基為匹茲堡管理局長,他告訴卡內基:“我走後,匹茲堡管理局的職能將擴大,賓夕法尼亞地區會進入你的管轄之下。你的年薪也將提到1500美元。”

年僅24歲的卡內基當上了匹茲堡鐵路管理局局長,這無疑標誌著他的事業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卡內基一上任就把16歲的弟弟湯姆聘為自己的秘書,同時,把原來的房子賣掉,舉家搬遷到一個高級住宅區。

從此,卡內基開始了自己成為“鋼鐵大王”的曆程,而他的第一步,則仰賴斯考特先生的大力提攜。

口碑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