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牽一發而動一群——和諧領導:有為與無為(1 / 3)

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他認為人類如果去除邪惡,回複本性,就可以實現無為而治,各種良好的社會秩序也就可以實現,萬物之間就可以達到最和諧的程度。

老子的無為而治並非單純的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說,什麼都放任自流,仿佛一盤散沙,這樣達不到無為而治的目的。真正的無為而治,是寓有形於無形之中,寓有為於無為之中,看似無為,實則有為,這就是做事的辨證法。

○善行無轍跡

老子說:“善行無轍跡”。領導者應當注意成事的方法,不露痕跡地推行自己的意誌。這即是“無為而治”的根本所在。

無為而治是一種棋高一著的超越,它是一種領導下屬,卻不使下屬意識到被領導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領導者從大處落筆,把握大局,居高臨下地將下屬導向一個適當的位置。

公司領導要學會既限製下屬的自由意誌,又讓下屬絲毫感覺不出來,這樣就能形成上下級之間的和諧共處,讓大家在和睦的氣氛中達成努力工作、同舟共濟的共識,朝著既定的目標共同奮鬥。

老子有許多闡述無為而治的名言,下麵列舉幾點以供領導者參考。

“為無為則無不治。”也就是說,領導者可以通過“無為”來治世。隻要真正掌握了“無為”的藝術,就可以做好領導工作。可見,這裏的“無為”要從大局出發,不是隻為一事。

“聖人處無為之事,所不言之教。”法令越多,那麼盜賊也就越多。所以,偉大的領導者應當處無為之境地,應順應自然,行無為之教,因勢利導來治理民眾,太多的法律條文、管理規則並不見得能讓老百姓心服口服、安守本分。

“聖人不爭故天下英與之爭,水善利萬物而不淨。”所以,領導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不可與部下爭利益,搶風頭,這樣的領導者必然會得到下屬的真心擁護。

“聖人,不知有的;棄的但則譽之。”這裏講的是,領導者要做到表麵上看似什麼也沒有做的樣子,好像自己不存在,但是他的話在組織裏能得到順利地貫徹施行,這樣的領導者才是最優秀的,因為他能夠讓人無法意識到他自身的存在。

也就是說,人們雖然都知道有“領導這麼一個人”,卻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的活動,但是領導者卻可以積極地發揮領導作用,取得顯著的成效,這才是最高超的領導藝術。

以上,便是老子一生對領導的鑽研心得,在其後的許多年裏,這幾條領導原則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視與運用,甚至有些朝代還曾以其為治國的根本。領導者必須認真體會這幾條原則的真諦,積極在公司裏推行無為而治,通過表麵的無為達到真正的有為,以達到領導的最高境界!

○呂端大事不糊塗

一些領導人認為,如果事必躬親,所有的功勞將會歸於自己。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每一個決定都是有風險的,成功了是功勞,失敗了是罪責,光想成功而不想失敗,未免過於天真。

將自己推上第一線,固然可以在成功時獨出風頭,可是失敗時也要成為眾矢之的。撇開個人得失不講,這樣對企業毫無好處。如果將權力下放給部下,自己退到第二線,對自己未免沒有利。

如果部下成功了,這功勞自然少不了自己一份。姑且不說領導有方,至少也是用人得當。如果部下失敗了,自己還可以挽回局麵,可以於預、調整甚至撤換人員,若能轉敗為勝,仍不失英明。當上級領導追查下來時,他們還可以起一種責任緩和層的作用,例如,可以說:“這事我沒過問,不太清楚。”“我調查一下,由我處理吧!”如果他們再加上一句“這事我也要負責任”,那麼還可以令下屬感激涕零。

當領導的難得“糊塗”,在有些非常主要的問題上“糊塗”一點,進可攻退可守,處理問題遊刃有餘,所以人們常說:“大智若愚”。

當一個“糊塗”領導要注意,所謂“糊塗”是“裝糊塗”,大智若愚的精辟之處不在“愚”而在“若”字。令自己處於“不知道”的角色隻不過是為了今後處理事情更加方便,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自己是真的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不去了解情況,掌握信息。“裝糊塗”的主要宗旨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為了應變,掌握調整決策的主動權。

若要推卸責任,撒手不管豈不更好?另外,企業領導也決不能在一切事情上都“糊塗”,應該由自己負責的事情或事關企業發展存亡的重大事情就決不能裝糊塗。可以將事情放手交給下屬處理,不加幹涉。但是在用人方麵決不能糊塗,選人要慎重,所謂“大智”全在於此。

一個企業領導人若事事均要自己出麵收拾殘局,那麼說明他用人失誤,也和真糊塗無異了。同時,他要和下屬建立一種默契,讓下屬明白,他們承擔責任對企業有利。同時他自己心裏也要明白,有時下屬承擔責任是為自己做出犧牲,如果他們錯了,批評歸批評,但決不要因此影響大局。

一個人能處理的工作量有限,即使再能於,頂多也隻能做三個人的工作。所以,聰明的領導者應該盡量將工作做適當的分配,這樣一來,即使他不在公司,工作也能順利進行。

此外,要先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故意將事情複雜化,就會發生很多問題。這種領導者或許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給別人做,害怕這麼一來,無形中自我存在的價值就變小了。其實,領導人把事情交給部屬,並不表示責任小了,他還是要時常注意工作進度的。

領導者都會將一些簡單的工作交由部屬處理,自己則必須在思考新的企劃方案、改善現狀方麵下功夫,也就是說,要做一些計劃性的工作。如果領導者整天忙於工作,而無法對將來作計劃,那麼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某公司的業務主管的桌上有著堆積如山的文件,常常被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來。在參加領導教育培訓後,這位主管學會了分析工作上的問題,回到工作崗位後,馬上就著手於工作的重新分配。首先,把那些自己處理不完的文件為部屬做個說明,經由他的說明後,每位部屬能愉快勝任。

主管的桌上不再有堆積如山的文件了。不但公司內的工作都進行得很順利,還得到上司很好的評價,說他處理事情比以前更有效率。

當然,這麼一來,這位主管就有充裕的時間,再去做新計劃的推廣了。

所以,領導者隻要向部屬說明眼前的應該處理的文件,然後把事情交給他們處理,自己就能有充裕的時間,全力策劃新工作。

一個領導者要抓大放小,需要容人,容人必須信人,容而不信,就成了“虛容”,這是一種虛偽的權術,最終必將為人們所識破,而一旦被識破,則必然會人心渙散,甚至會導致眾叛親離的境況。如果既寬容人又信任人的話,則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因為,信任可以產生一係列的心理效應,它可以增強人的安全感,增強人的自信心,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強化下屬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帕特·佛倫經營著一家廣告社,在其開業的三年裏,《廣告時代》提名佛倫的廣告社為那年最佳的廣告社,這對於一個剛開業不久的廣告社而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榮譽,並且廣告社並不是設在紐約或者是洛杉礬,而是人們隻能從飛機上經過的中西部。

佛倫的領導風格完全適合於他手下那些精神脆弱,但有創造力的人,不過,這些人在穿著方麵都不講究。如果他強行規定職員穿統一襯衫的話,那麼整個公司就會在一刻鍾內一走而空,比拉火警報還快。但這一行都麵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為客戶製造優秀的產品。他的解決辦法是把個人的自由,也是個人的責任擴大到前所未聞的程度。

佛倫明白,在他的企業中,人們所追求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還有認同、信任、賞識和創造自由。於是,佛倫滿足了職員們的這些需要,職員們回報了他的所需——廣告中最優秀的產品。

佛倫不隻是發號施令,他通過努力工作和在生活中的平易近人來促進創造。在廣告業中,你的財產就是大腦中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它們來源於任何人、任何地方,美術指導能寫出好的文字,正如廣告文字的撰寫人能用圖解來表示概念。保持創意永不枯竭的關鍵是創造每一個人都能感到自由發揮的氣氛。這種氣氛要求有一個沒有隔閡的環境,這就是當你有事情拿起電話找佛倫的時候,有人馬上就會給你接通,中間不會有人問你是誰,你有什麼事。在很少的幾個年收入一億美元的企業中,你可以不通過接線員和秘書就能與領導通電話。雖然佛倫並不想與保險代理人和證券經紀人通太多的話,但這隻是為了在美國創建一個最優秀的廣告社所付出的一點小小的代價。

從此例中,我們看到,不管你所從事的是什麼樣的行業,想要成功,領導者必須創造一種能使下屬感到最有效的工作環境。如果你在工作中損害了他們的自由,而讓他們隻關心細節,那是不夠的,你必須徹底地理解他們,給予他們需要的東西,才能使他們做出更大的貢獻。

觀察一下那些離開了你的公司並在他自己的企業裏獲得成功的人們,很可能他們的離開並不隻是為了金錢,他們還需要有發揚自己風格的機會,他們需要認同、信任、尊重和讚賞。一個企業的領導人如果這樣做了,十有八九職員們就不會輕易的離開了。

相互信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消除上下之間的隔閡,領導者有時需要委屈一下自己,化作下屬肚子裏的蛔蟲,去設身處地了解對方的心理和觀念,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及嗜好,也都擁有自我意識。因為這個社會聚集了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所以當然就會發生很多對立的情況。人類社會就像是個許多問題的集合體。

如果領導將對峙的情況置之不理的話,人際關係就會惡化,不但會防礙自己的工作,也會為周遭的人帶來困擾。

其實別人對自己並沒有惡意,而自己卻以為別人在故意跟自己作對。

沒有誤會對方嗎?事物所呈現出的一麵其實是掩蓋了很多細節的結果。即使在看一個人的時候,也常會因所看到的某一部分而產生誤解。如果是這樣的話,重新整理自己的視角,問題就能解決了。

是不是完全不了解對方而自己妄加揣測呢?有時候,下屬無心的一句話,在你聽來卻變得過於嚴重。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怎麼對你。可能因為你的態度不好,而使得對方也不得不與你對立了。

對立的原因為何?事出必有因。如果能了解具體的原因,就能對症下藥,消除對立。

對方的真意在哪裏呢?是個性本來就是如此呢?還是一時的興起呢?努力從下屬的表情、態度、說話的語氣來了解對方的本意。

真的不對立不行嗎?如果是會影響公司利益或規章製度上不允許的重要事情的話,就必須斷然地劃下一道界線。我們不能視人際關係為輕易妥協的產物。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到,為了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對立,是件多麼愚蠢的事!

互相對立對彼此有什麼好處呢?如果能不隻考慮到私人利益,而能以更廣泛的觀點來思考的話就好了。領導者站在公正的立場,義正辭嚴地主張正確的事物絕對不是件壞事。然而不好的人際關係不隻損害到自己,我們也要對因為我們的對立而造成別人不愉快的那些事情負責任。

○抓住關鍵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的宓子賤,擔任直父的地方長官。據說他每天隻彈琴而不辦事,但轄區內的治安良好,工作卓有成效。

後來,有個叫巫馬期的人接替了宓子賤,此人非常勤勞,每天從清晨工作到晚上,但轄區內並不平靜。

巫馬期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他前來拜訪前任宓子賤。

他向宓子賤請教說:“聽說你每天都在彈琴遊玩,但轄區內部治理得很好。而我每天專心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反而還做不好,其中到底有什麼訣竅沒有?”

宓子賤回答說:“我凡事都信賴副手,交給我的部下去做。但你卻什麼都親手去做,人的能力總有個限度,不可能事必躬親,這樣隻能把自己弄得很累,還會挫傷下屬的積極性,造成他們的依賴、埋怨或抵抗情緒,使他們沒有主見和責任感。恐怕差別就在這裏。”

宓子賤可能每天隻彈琴卻不辦事,但他把轄區治理得很好卻是事實。恐怕他是真正懂得管理的高手,突出地表現在重用副手上,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不直接去管。可以看出宓子賤是一個清醒的正職領導者。清醒才能超脫,超脫能使人更加清醒。作為正職領導者,隻有保持清醒,才能抓住工作中的大事,管住全局,不至於陷入繁重的事務堆中。正職領導者如果擁有得力的助手,就會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否則的話,就會奔波忙碌,到處忙於“應急”、“救險”,而失去了工作的主動權。

要選擇。主管是一個領導者最得力的助手,是一個單位最關鍵性的副職,他們素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事業的興衰,因此在選用的時候,不得不給予特別的掂量和關注。

主管是單位某一方麵的管理專家,他們相對員工來說,是直接的領導者;相對上司來說,他們又是下屬和助手。主管這種特殊的角色,使得在聘用他們時,必須進行綜合考慮和慎重的權衡。無論多大的公司,經理是一城之主,主管與經理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

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開始經理到處說找到了自己滿意的主管,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後,就埋怨說上當受騙。是何原因?主要是成為經理得力的助手,首先必須與經理在性格上相投。主管要能夠理解經理的感情變化,不要有過多的被人使喚或命令的怨氣,更不能認為自己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下屬麵前顯示自己不可一世,在單位內部搞宗派,不把經理放在眼裏,甚至架空經理。主管確實應有一定的權力,但不能以為自己能作到的事情(主要是一些關鍵性的事情)就不需與經理通氣、彙報。

要有輔佐經理開拓最得意的經營領域的能力。作為經理的助手,要有能夠彌補經理短處的長處,或有時候要代理經理處理某方麵的重大問題。所以在選用主管的時候,最好選擇能發揮經理長處的人。

在許多的時候,主管所麵對的是員工。對員工進行提升時,不能憑個人的感情用事。比如主管是做事風風火火的人,就願意提升那些幹脆利落的人;主管是一個十分穩當、凡事都慢回拍的人,就樂意提升性格優柔寡斷、謹慎萬分的員工;主管是一個愛出風頭、講排場、好麵子的人,就不喜歡那些腳踏實地、忠誠老實的人;主管普遍喜歡提升性格溫和、老實聽話的員工,就對性格倔強、獨立意識較強的人不感興趣。

不選“複印本型”的人作主管。這類人對自己的上司是惟命是從,以上司的是非為是非,從平時的生活到工作的言行都以上司的模型為原本,既沒有自己的主見,又沒有自己的風格。沒有現成的模型,他就什麼都做不成。這類人簡直就是別人的複印本。這種人往往不會有創造性的表現,對新事物、新觀點接受得很慢。這種人墨守成規,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他不知道靈活應變,隻是搬出老黃曆,尋找根據。世界上的事物瞬息萬變,但這種人不會以不變應萬變,因此,他們難以對付新情況和新問題。而且,這種人缺乏遠見,也沒有多少潛力可挖,他的發展水平受到局限,他一生中難以超越這個局限。

複印本始終沒有原本清晰,這種人即使被選為接班人最多做到東施效顰的地步,公司的發展在這類人的操作下,難以出現突破性的進展。盡管不少愛慕虛榮的上司,很願意自己成為下屬模仿的對象,因此,他們對這類人是恩愛有加,但是真正想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領導者,是決不會選這種人作為主管的。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洶湧、瞬息萬變的世界。經營管理的手法、方針需要隨時改變。複印本型人就是缺乏這種創新能力。

不選“蜜蜂型”的人作主管。這種人非常勤奮地工作。每一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上班時最早到公司,而下班時,別人都走了,他還在埋頭工作。他們不知疲倦,如同蜜蜂一樣,忙忙碌碌。對於這種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本無可非議,問題是,選這種人作主管會產生許多負麵的效果。這種人做事不分先後、不分主次,隻知道見工作就做,不知怎樣做更為合理、更科學。因此常常是該辦的事情沒辦,不那麼緊迫的事情卻優先辦好了。而且,這種人可能把勤奮與效率等同起來,這也是他們致命的弱點。

作為一名公司的主管,就應該把精力集中到少數經過努力就能獲得突出成果的重要領域中去,他首先應做最重要的事情,次要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別人去做。集中精力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隻有當他認識到集中精力辦一件事的重要性時,才能出成果。他不應該為次要的問題而分散自己的精力。

不選吹牛拍馬者作主管。這種人不異屈尊對上司吹牛拍馬,或是為了自己的升遷,或是為了環境條件的改善,或是為了自己的子女就業,或是為了求得政治上的保護,或是為了借上司的信任和威風來擴大自己的尊嚴,所有這些都需要上司來成全。上司在他們的眼裏,完全成了他能夠達到自己個人目的的“希望之樹”,所以除了想方設法地吹噓上司外,他們別無它途,也別無它事可為。在他們眼裏,吹捧上司就會得利,而反駁上司的人隻會吃虧。

但這種人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表麵上惟命是從,實際上暗藏禍心。“笑裏藏刀”是這種人最生動的概括。吹牛拍馬風盛行下去,勢必弄得真假難辨,是非不分,壞人吃香,好人受氣,正氣不能發揚,邪氣泛濫成災,工作難以開展,職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顯然,除非上司是一位典型的“昏君”,否則,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選這種人為主管,甚至連作員工的資格都不夠。不可否認的是,事實上,這種人在許多公司裏卻很有市場。其主要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這種人看透了人性的弱點(特別是上司喜歡聽奉承話)再加上他們吹捧的技術,所以能在公司裏風光一時。二是許多上司表麵上說自己很民主開放,樂意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甚至批評,其實骨子裏最不能容忍下屬對他“挑刺”,因為他們覺得,這會降低他們的威信。

既然如此;作為下屬,又何必去自討苦吃,幹脆從一開始就看上司的眼色行事說話,落得皆大歡喜。因此,要做到不選這樣的人作主管,上司也必須加強自己的修養。隻有賢人才能選出賢才。

不選告密型的人作主管。在當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下,告密型的人是公司最忌諱的。這種人的告密分兩種情況。首先他們吃裏爬外,見利忘義,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出賣公司發展的信息。這種人如果被安排在主管的位置上,因為他們一般掌握著公司的核心機密,所以對公司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另一類告密者就是在公司內部做小動作,打“小報告”,他們以向上司告密來博得信任和賞識。所以他們喜歡四處刺探員工或同事之間的秘密,連一句閑言碎語都不放過。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們時刻不忘顯露出自己確實是耳聽八方、眼觀六路,有時甚至興風作浪,故意製造虛假信息,無事生非,向上司交差。

這類人能很容易贏得上司的歡心與信任,若上司是一名精明能幹的領導,他決不會選用這種人作主管,因為這種人肯定在辦事能力方麵不會太突出,所以才以這種手段來博得上司的青睞。而且,時間一長,會引起員工的不滿,他們的所作所為對整個公司所必須的團結協作精神也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要放權。正職領導者要像宓子賤那樣分給副職以應有的權力,真正使副職有職、有責、有權、有威,使他對其下級能夠說了算,讓他覺得手中的權不是假的,不是虛的,位子不是多餘的,不是空的。正職領導者要使自己的副手們說話理直氣壯,辦事敢作敢為。

如果正職領導者把權力都摟在自己的手裏,緊緊地握住不放,什麼都要自己說了算,那麼副職領導者就邁不開步,走不動路,欲幹而不能,欲罷而不忍。到頭來,正職領導者就會成為孤家寡人,什麼事情都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