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以屈求伸,說明無論屈還是伸都是人的主動行為,屈是手段,伸是目的,以屈求伸目的是退一步進兩步。所以伸是主動的,屈也是主動的。屈表麵上是被動的,但蘊含著更高級的主動。所以能屈能伸是君子。
○圓形方孔錢
為人處世中,處理好圓通與剛毅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圓通就是堅持原則但也不失靈活,不固執。所以,有人將為人處世之道比喻為“圓形方孔錢”。即方孔代表原則,而圓形代表靈活。
作為領導,既要堅持原則,因為沒有原則將會“天下大亂”,但又要靈活善變,不能聽不進別人的良言相勸,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1951年2月,劉伯承時任南京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為了給學員、教員搞學術研究提供一個陣地,劉伯承決定在軍事學院創辦一個刊物——《八一雜誌》,他將此事向毛澤東做了書麵報告。
不久,毛澤東對劉伯承的報告做了批示:“中央軍委準備出版一個刊物,已命名為《八一雜誌》,你們的刊物就叫《軍學》好了。”並題寫了“軍學”二字。以後軍事學院政治部主辦的小報也定名為《軍學生活》。軍事學院教員、學員使用的提包、書囊和文具盒上也都印上了毛澤東題寫的“軍學”二字。於是,“軍學”就成了軍事學院的代名詞和顯著標誌而一直沿用下來了。
有了學術研究的陣地,還需要建立學術研究的組織與機構。在劉伯承的倡議下,軍事學院成立了學術研究會和學術研究室。前者由全院教員、學員參加,是個群眾性的學術研究組織;後者是院長領導訓練部長、各教授、係主任進行學術研究的工作機構。
在學術研究會和學術研究室成立會上,劉伯承提出軍事學術研究的方向是:
一、以毛澤東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斯大林的軍事科學,並先從條令著手,有步驟地使學員學會帶領諸兵種協同作戰;
二、以毛澤東幾個時期的著作,去幫助學員總結自己的經驗,加以研究整理而做出經驗總結;
三、研究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作戰的經驗以及美軍的作戰方法,用以教育學員。
這三條,既是軍事學術研究工作的方向,也是軍事學院訓練工作的方向。
根據這三條,劉伯承一麵組織翻譯蘇聯紅軍各軍兵種的戰鬥條令作為教材;另一方麵則組織學員到海軍、空軍和其他一些技術兵種部隊參觀學習,了解不同兵種的技術與戰術,為組織協同作戰打下基礎。
劉伯承不辭勞苦,和學員們一起到南京大校場空軍機場參觀飛行訓練;到駐長江口的海軍部隊學習艦艇知識;到駐徐州的裝甲部隊觀摩坦克打靶。從坦克的履帶、艦艇的舵輪和飛機的引擎學起,一直到各兵種的技術動作。
在空軍部隊參觀實習時,劉伯承遇到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劉伯承帶領學員來到空軍部隊,那裏的一個負責人盛情接待了他。寒暄之後,他提出讓學員看看進口的蘇製米格戰鬥機,以了解這種新式戰鬥機的構造特點和技術性能。
這位負責人卻支支吾吾地說,這事他做不了主,還要征求蘇聯顧問的意見。結果,蘇聯顧問不同意,飛機沒看成。
這件事使劉伯承很氣憤。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不愛發脾氣的。對友鄰,他非常尊重;對部屬,他循循善誘;對連隊幹部、戰士,他更是親切得像一個老爸爸一樣。但是,這一次,他卻發火了,一定要把這位負責人找來當麵質問。
這位負責人自知理虧,不敢再見劉伯承,讓一位副司令員代替他。
劉伯承克製自己的情緒,嚴肅而又溫和地批評說:
“你們空軍究竟是中國人當家,還是外國人當家?飛機我們已經花錢買來了,已經是我們自己的了,為什麼組織學員參觀還要外國人批準呢?”
劉伯承的一席話,讓那位副司令員無言以對,隻好站在一邊聽著。
作為領導,經常能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但這些聲音並非全是“雜聲”,有的甚至是非常好的建議,采納了,會使自己的部門受益匪淺。所以,領導做出某項決策或施行某項措施時,如果聽到有不同的聲音,千萬不要火冒三丈予以壓製。要認真考慮考慮,看看別人說的有無道理,應及時發現並糾正自己工作中的錯誤,切不可固執己見。
○尊重別人不是低聲下氣
被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了一大截的門。
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正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中最大的收獲,並把它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從這一準則中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