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司馬昭之心要讓人知道——和諧領導:誠信與誠府(3 / 3)

一旦你炫耀自己,這種印象馬上就給破壞掉了。你顯得虛榮、淺薄,像個初出茅廬的娃娃。這樣的人怎麼能管理好企業呢?這種懷疑一經產生,再想建立起企業和社會之間的良好關係就不可能了。

領導者也希望不斷獲得晉升,炫耀自己則會毀了你的前途。

要知道,上司的地位在你之上,至少,在他的心目中,他肯定要比你強。在上司麵前自誇,等於在竭力證明你比他強,甚至是在暗示現有狀況的不公平,顯示出取而代之的野心,這是上司最感惱火的。

即使上司的確是一個任人唯賢、氣度寬宏的人,他雖不會生你的氣,但也會因為感覺到你有喜歡炫耀自己的毛病而不加以重用。

有相當一部分的領導者炫耀自己倒不是因為虛榮和淺薄,而是因為他們感到有強調自我價值的必要。

在下屬麵前,他們希望通過這樣做使人人敬畏,個個佩服,以後指揮起來更能得心應手。在社會上,他們希望通過這樣做而獲得別人的信任,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好處。在上司麵前,他們希望通過這樣做而得到賞識,如同“毛遂自薦’,在同伴之中脫穎而出,為自己打開前程的大門。

殊不知,中國有句古語,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說,桃樹和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它花朵的美豔和果實的甘甜卻吸引了許多人,以至樹下的泥土都被踩成了小徑。

同樣,你有本事,用不著炫耀,別人也會看到。一味炫耀自己,效果適得其反。

假如在特殊情況下,有必要自我介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已做出的成績,那自然當仁不讓,但也必須實事求是,同時,態度要沉著,語調要平穩,用詞要恰當,不要給人留下炫耀的感覺。

自吹自擂,夜郎自大,人家不套自家套,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這是一種缺少謙虛品德、作風不良的表現,這種行為也是向來為人們所不齒的,領導者應該徹底摒棄這種作風。

應該說,無論是“馮道根”的“大樹將軍”的美稱、公叔座的讓功辭賞,還是劉伯承將軍的拒匾推功,都是有益於今天領導者學習的典型。不管是什麼崗位的領導同誌,隻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不斷創造,不斷進取,保持領導者的謙虛品格,就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不僅其下屬,乃至其後人都將會從領導者的謙虛品格中汲取到營養。

○讓人有一點神秘感

無論何人,隻要在社會上經曆一段時間,便多多少少練就察顏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意誌受到了別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樂表達失當,有時會招來無端之禍。

因此,高明的掌權者一般都不隨便表現這些情緒,以免被人窺破弱點,予人以可乘之機。

越是精於權術的人,城府便越深。

事實上,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緒,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人——心如止水,沒有喜怒哀樂!如果有的話,隻能是“植物人”。

沒有喜怒哀樂,這種人其實蠻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他對某件事的反應、對某個人的觀感,讓人麵對他時,有不知如何應對的慌亂。

其實,沒有喜怒哀樂的人並不存在,他們隻是不把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罷了。對於領導者來說,在人際交往中,做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樂藏在口袋裏,別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

領導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被人所看穿,以至於受到撥弄,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喜怒不形於色”,亦即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而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領導者。

當組織內部遭遇困難時,如果領導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亂的態度,便會影響到全體員工,一旦根基動搖,就會帶來崩潰。這種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靜、若無其事的態度,最能安撫民心。

在對外交涉談判時,具有從容鎮定、成竹在胸的泱泱氣度。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對方控製,而屈居下風。

在官場上,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領導者用以控製下屬的一種重要方法。曆來聰明的當權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部下就難以鑽空子了,就會對領導感到神秘莫測,就會產生畏懼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麵目。領導如同在暗處,下屬如同在明處,控製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領導者的一些與工作無關的私人交往,或者不易於公開的私下交往,最好要到自己家中,而不宜在辦公室密談。領導者的一些私人關係應盡量避免糾纏到辦公室裏。

領導者的家庭住址最好與公司地址距離較遠。雖然每天上班還要來回坐車,但卻可以有效地把公事、私事分別開來。領導者在與自己的親戚朋友之間私人往來時,留給他們的個人地址,應該是家庭住址,而不是辦公室。留給他們的電話號碼也應是家中的而不是辦公室裏的。這樣你那些親朋好友在找你時,可直接找到家中;同樣也避免了那些送禮的人把禮物抬到你的辦公室裏的尷尬。

家醜不可外揚,不可把過多的私人關係卷人辦公室。領導的一些重要的私人關係,不宜向員工、同事透露。如果領導的親人、朋友過多地出人於他的辦公室,也會造成公司高層人物對你的不信任。

領導者還應管好自己的私人用品。往往你的一些生活小用品也向他人傳達了一定的信息。細心的員工們不僅會根據與你來往的人,也會根據你的日常用品來判斷你的行為。

《紅樓夢》裏有一段精彩的描寫。賈璉外出住過一段時間後,他的妻子王熙鳳替他整理行李,特意吩咐家人:

“不光要看少了什麼,更要看多出來了什麼,譬如指甲。頭發、香袋之類。”

這把賈璉嚇了個半死。果然丫環平兒翻出了一絕女人的頭發。幸好平兒救駕,替他掩藏了起來,才沒有打翻王熙鳳這隻醋壇子。

領導者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個人物品最好不要帶到辦公室裏。帶到辦公室裏的必需品也要刻意保管好。比如一些藥品、私人信件、書籍等等。

領導的一些私人活動,也以遠離公司為妙。這樣可以防患於未然。比如領導請別人或別人請領導到飯店吃飯,席間要談一些重要事情,如果不巧碰上你的員工,可能產生很尷尬的場麵。如果員工知趣,他可能跟你打過招呼先行告退;或許他裝作沒有看見你,那也許是真的,但他一旦看見你,就一定在留意於你的舉動。這時你可以對一些事情避而不談。

領導者的洗浴、整容等個人活動,也以遠離公司為妙,以免與公司熟人發生“撞車”的可能。

領導人少不了吃喝應酬,與員工、同事聚會,招待上級領導,或業務上的往來,大家都難免要同坐在一個酒桌上,吃吃喝喝。

這時,領導幽默活潑一點,活躍酒桌的氣氛是必要的,但在酒桌上更有一些必須遵循的禮儀,注意言行舉止。

又活潑,又守禮,才能使場麵又熱鬧,又有序,使活動獲得圓滿成功。這樣可大大加強領導與他人之間的聯係,更能提高他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

擺宴席離不開酒。酒一定要喝,但要適可而止。切忌一醉方休,開懷大飲。酒醉之後容易生事。而且醉態龍鍾這本身也影響到旁人對你的形象評價。

喝酒過多,酒精會對大腦造成暫時的麻醉,很多人往往便失去理智,管不住自己,隻管胡言亂語。說話若不堪入耳,雖是平日敬服你的人,此時心中也不免生厭。這大大影響你日後的形象。

況且,人們常說:“酒後吐真言”,一旦在醉意朦隴之下,不管麵前是誰,輕易向他說出你心中的秘密,或者你輕易答應了別人的請求,會讓你日後後悔萬分。正所謂“禍從口出”,這也正為釀酒者所忌。

醉酒的人由於小腦受到麻醉,行為不再聽使喚,站立不穩,東倒西歪,這些在明白人看來,都有失雅觀。有人喝酒過多,容易發生嘔吐,有害健康,不利於環境,有人醉後如一堆爛泥,伏地不起;還有人醉後想起痛心之事,嗚嗚大哭。這些在酒後難以自持的行為發生在一般人身上,絕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更不用說領導了。

眾多的人在一起喝酒,很多的時候必有男有女。若酒後在男女關係之上有所閃失,更是關係到今後名譽的大問題。

喝酒易於近色,曆來“酒色”並稱,大概縱酒易於縱情,縱情必易於縱欲。若領導者酒後失態,坐在一女子身旁押昵,女方或許不便回絕,而其他人或許會知趣地躲開。對於此等風流韻事,一旦有人別有用心,加以利用,那就為害不淺了。

酒桌雖說是領導工作的一種延伸,但畢竟不同於正式的工作場合,因此,在言語上就要有不同於正式工作的地方,也就是說,要有同正式工作場合不同的禁忌。所謂“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酒席間的談吐要符合當時的氣氛,否則,你便不是一個成功的領導。

身為領導,在酒桌上不要長篇大論地談論工作,這會使在場的人感到緊張和壓抑。

不要說教,給別人一點空間,多聽一點他人的意見不要損害了酒席上應有的氣氛。

切忌談論某人的缺點和弱處,使別人下不了台。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酒席上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使人反感,尤其當席間有女職員在場時,不要說出帶有輕侮女職員的話。

一個成功的領導,在任何時候,都能同職員打成一片。酒席上氣氛活躍,你要投入這種氣氛中,比如向職員們敬酒,說一些祝願的話,或者就這個機會對職員稱讚一番,再加上適當的鼓勵。比如你可以說:“前一段幹得不錯,再加把勁!”“祝賀你為公司爭得了榮譽,再好好於,來,幹了這杯。”或者,和職員們聊一些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易消除距離感。

以上所述,並不是說不要領導與員工在下班後接觸,隻不過是說,世界是複雜的,領導者要用心遮蓋自己的個人隱私,維護自己的外在形象。

○要像狐狸般狡猾

領導們周旋於公司各部門之間,周旋於商場各公司之間,還要與來自各個方麵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備一套行之有效的應付各種各樣的人的辦法,是很難做到麵麵俱到,在各方麵都得到很好的回報的。

這就要求領導們能夠象“千麵觀音”一樣,具備不同的麵孔來對付不同的人。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拋開其中的諷刺、椰榆的意思不看,也自有其道理。試問,您若是對鬼也隻說人話,它能聽得懂嗎?領導對於公司內部的成員,可以擺出多種麵孔,每種麵孔適應不同的場合。就如同京劇的臉一樣,每種類型的臉譜代表一定的性格。當領導,不能讓人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什麼性格,不然豈不是很容易上當受騙。領導大可以看情況的需要,先選一張合適的臉譜戴在臉上,再向著企業員工講話。

1945年10月,蔣介石密派杜聿明的部隊以武力改組了雲南政府,並以“明升暗降”的方法迫使“雲南王”龍雲到重慶就任軍事參議院院長,龍雲從此失勢,過著形同軟禁的生活。

1946年5月,他隨國民黨政府“還都”南京,飲食起居依然受到管製。

1948年秋,龍雲得到消息,蔣介石要劫持他去台灣,這使他本來就抑鬱的心情更加焦灼不安,於是下決心脫離虎口。

幾經波折,他終於想到了老朋友陳納德。

陳納德是美國人,抗戰時期,以誌願者的名義,自組飛虎隊援華。珍珠港事件後,他任十四航空隊司令,駐在昆明,從而與龍雲結下了交情。日本投降後,陳納德棄軍從商,在華任民航大隊隊長。

負責和陳納德接頭的是龍雲的同鄉劉宗嶽和朱誌高。陳納德雖已是商人,但依舊保持著軍人本色,重道義且性格直爽。他當即表示,隻要不和法律及“公開的命令”抵觸,願盡最大的努力。三人經過多次商議方定下出走計劃——陳納德派特別助手魏羅伯以公司名義視察上海、南京兩處的航空站,在一個約定的日期,民航派專機飛往南京。

1948年12月,年關已近。為了麻痹看守的特務,龍雲大肆操辦年貨,殺豬宰羊,醃肉……似乎要熱熱鬧鬧地過一個新年。

12月8日這天,龍雲起得特別早,興奮和憂慮交織在一起。

九點十五分,朱誌高接到劉宗嶽的電話,告知陳納德特派的專機已由魏羅伯駕駛從上海抵達南京,便和龍雲同乘一輛吉普車出發。龍雲改變往日乘轎車的習慣,亦是為了出乎特務們的意料。吉普行動前,特由三輛轎車先行駛離戒備森嚴的龍宅,且分別向兩個相反的方向開,引開監視者。朱誌高戎裝坐在駕駛室,從他的梅花肩章上,可知他是位上校軍官。吉普車後座上,龍雲一副紳士打扮:穿一套藏青色西服,頭戴呢帽,外罩大衣,一隻眼睛包著繃帶(龍雲的這隻眼睛因受傷而失明),另一位坐在後座的是龍雲的貼身侍衛陳天德,他負責照顧龍雲的起居生活。

十分鍾後,龍雲與魏羅伯在約定地點會合,穿上民航的皮大衣,改乘魏羅伯駕駛的小轎車,一溜煙地來到南京軍用機場。

經過機場時,魏羅伯漫不經心地回答守衛的盤問:“民航隊的!”因汽車上有飛虎隊的標誌,守衛檢查,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況且看到右邊坐著一位全副武裝的上校,知道來頭不小,立刻打個手勢放行。

一行數人很快登機,機員取去扶梯,駕駛員發動引擎,飛機滑入跑道,全速升空。

十二點十五分,飛機在上海虹橋機場著陸加油。打開機門,身材高大的陳納德偕翻譯舒伯炎,大踏步地登機迎接龍雲。

一時間,龍雲備感世態炎涼,人間冷暖,當時無法用語言來感謝這位古道熱腸的異國朋友。

陳納德送來水果和雪茄。飛機再次臨空,龍雲從窗戶望去,看到陳納德還在揮手致意,不免有種莫名的愧疚,因為龍雲並未把他遠走香港的整個計劃全盤告訴陳納德。

三個半小時後,飛機在白雲機場降落。

機場內,軍警林立,龍雲一行不免杯弓蛇影,躊躇不前。隻見劉宗嶽麵孔鐵青,朱誌高也將軍服卸下。但長時間滯留機上,更恐檢查人員起疑心,若登機盤查,反而招致意外。遂決定:由劉宗嶽扶著龍雲走下航梯,一旦有人盤問,則稱龍雲乃劉家老人。後來,機場內的軍警未加幹涉,他們順利出了機場。

機場出口處,陳納德之妻陳香梅女士早已恭候多時。

一行人在新華飯店進餐,並商定晚上八點整乘輪船赴香港。

飯後,距離開船時間尚早。朱誌高提議,搬出酒店,改乘出租車到廣州市區兜風。七點五十五分,龍雲等人混入人群,登上盛京輪,總算闖過最後一關。五分鍾後,汽笛長鳴,盛京輪奔向香港。

波濤滾滾,夜幕低垂。誰能想到,南京政府派員日夜看守的龍雲,此刻正遠走“他鄉”呢?’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若有突然事故發生,能隨機應變,或立即采取措施補救;在事情尚未發生時,能夠及時預料到可能出現的結果;在製定計劃時,要看到中途可能發生的變化,因而提前做好準備,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憑著領導當時是哪一種麵孔,員工就知道領導在想些什麼,要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而實際上,員工所觀察出來的,卻隻是領導希望他們看到的,至於領導真正的深謀遠慮,雄才大略則是不輕易讓別人知道的。一句話,不能讓人摸清底細。

領導可以擺出一張微笑的麵孔,點頭向大家說:“可以,很好”,不時地感謝一下員工。也可以說幾句,“辛苦了,謝謝,謝謝!”以使大家工作起來更加有勁頭,更加高興。然後,領導也可以再擺出一張嚴肅的麵孔,用來指揮大局,共同奮鬥。他(她)可以用一種無可置疑的口氣向員工們講“你去那裏”,“讓他來這裏”,“就這麼辦”,“加一把力”,“馬上就要成功了”,如此才會指揮有方,工作有條不紊,更有效率。

有時,領導又需要擺出一副怒發衝冠的樣子,或者說:“不行!重來、’。或者說:“不能這麼做!”然後再擺出慈善的麵孔,對員工悉心教導,循循善誘,講:“要吸取教訓。”“對你的責罵實際上是對你的關心”,“你這樣做有不對的地方”。等等等等。

領導的麵孔總是要變來變去,一張麵孔笑著說“行”;另一張麵孔怒聲說“不行”;更換一張麵孔,嚴肅地說:“你這個人,是個兩麵派,怎麼總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麼領導這麼變來變去,到底是好是壞?任何事情,通常都不能用“好”“壞”二字來下一個過於簡單和絕對的結論。正如“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衡量一件事情做的正確與否,歸根結底要看“實踐”。實踐證明:在當時多擺幾個麵孔是對的,那就是對的,反之就是錯的。而確保所做的事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要學會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擺什麼樣的麵孔,擺在什麼時間,完全要看當時的情況,要做的事情而靈活多變。

有的領導堅持隻用一付麵孔,說什麼:“是就是,否就否”。這就將一切事物簡單化了。這實際上是標準的形而上學。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每個事物內都包含著矛盾的兩個方麵。老子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就是這個道理。也有的領導,麵孔千變萬化,讓人莫名其妙,一會是“好,很好”,一會是“差,很差”。弄得公司職員畏首畏尾,什麼事情也不敢放心大膽地去做,各種工作拖拖拉拉,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率。但歸根結底,責任在於領導。該變時不變,不該變時亂變,這樣什麼事情都不能辦好。

總而言之,麵孔的擺放,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又不是毫無根據來回亂變的,領導不能當毫無原則的“千麵人”。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運用,隨機應變,使得麵孔的擺放恰到好處,不溫不火。

中國古人講:“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指“合乎實際情況,合乎道理”。變是一定要變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千變萬化的。信息時代,生活瞬息萬變。想單憑一張麵孔就能應付所有的場合,是癡人說夢。

領導會清醒冷靜地認識自產所處的境地,由此選擇應出現的麵孔。擺出笑容,對屬下讚揚和感謝固然很好,自己也落得輕鬆自在。但是也要看準時機,看準場合。

不必要感謝的時候,亂感謝既浪費自己的感情,又貶低自己感謝的價值,久而久之這種感謝在員工那裏就變成了廉價的商品,等同於買大件商品時搭送的小禮物。該批評的時候,要以批評為主,不能變成隻讚揚不批評,做事出了差錯當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適當的批評一下是有積極意義的,如公司上下一團和氣,幹好幹壞都差不多,就會嚴重損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滿臉怒氣的責罵固然重要,一臉慈祥的諄諄教誨也不能丟棄,軟硬兼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沒有人犯錯誤的時候,不要罵、不能罵、不必罵。有人犯錯誤的時候,要罵的有理有節。罵過分了,會激起民怨,此時可以單獨召見,責問一下;可以小罵的,不要大罵;可以不罵的,不要去罵,換成教育、引導,讓犯錯誤的人自己去為所犯的錯誤內疚、自責,這比外部的責懲更有效果。他(她)在以後就會自己注意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並加倍地努力。

某大公司的總經理,因一樁大生意賠了本,使公司蒙受了重大的損失。這個總經理深知罪責很大,於是向董事會遞交了辭呈。但董事會並沒有批準他的辭呈。董事長握住了總經理的手,深情地說:“我們已為你的學習交了這麼多的學費,不希望你就這樣走了,學了不要自學。”總經理立刻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覺得為了挽回自己的過失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果然,在以後的工作中,總經理發奮圖強,拚命苦於,為公司賺取了一筆又一筆的巨額資本,這就是董事長適當地換了一付正確的麵孔,讓總經理感恩戴德。

設想一下,如果董事長當時大發脾氣,一腳將總經理踢出門去,換一個新手從頭於起,那麼今天這個公司未必會有那麼好的業績,企業股東也不能獲多大紅利了。

可見,各種麵孔的使用都很重要,關鍵是看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用哪一種適合的麵孔。絕不是用與不用的關係,而是用的多,用的少的區別。

做領導,親自指揮也罷,讚揚鼓勵也罷,指責批評也罷,關鍵在於時機的把握,時機正確,方能取得決定性的效應。領導可以變,萬變不離其宗;需要變,相機而動;變得好,能讓員工趕上領導的步伐,見效果,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