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酸軟無力
腿是支撐我們整個身軀的重要器官,由於承重較大,因此腿部肌肉也比較容易勞損。運動過度、過分勞累鬥容易造成腿部的酸軟乏力以及酸痛感。通常來說,有勞累引起的退步肌肉酸疼問題不大,休息幾天就可以了。不過若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若不注意充分休息,則可能造成肌肉的慢性損傷甚至下肢痿弱。所謂下肢痿弱,就是肌肉由於機能退化而導致的逐步萎縮。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感到腿部酸軟乏力或有酸疼症狀,請一定要重視起來。在谘詢醫師的同時,也借助穴位按摩促進氣血的充盈,幫助消除勞損。在中醫理論中,身體勞損傷及脾胃,從根部入手則需要按摩心俞、脾俞、膈俞、太白、內關、中脘以增強脾胃功能。同時,也需要針對腿部特點按摩足三裏、三陰交、陽陵泉和懸鍾。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方中央左右俞線處。
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方中央左右俞線處。
膈俞穴——第七胸椎棘突下方中央左右俞線處。
太白穴——太白穴在腳部內側緣,取穴方法是大腳趾放平後,大趾頂端後側4指寬處,和大趾甲邊緣持平的地方。
內關穴——內關穴取穴方法是手腕向上3指處,前臂橫向的正中央。
中脘穴——中脘穴取穴方法是仰臥或站直後,取胸肋中間最下端和肚臍聯機的中點處。
足三裏——取穴方法是將手輕握在膝蓋上,以中指指尖畫水平線,該線與食指的交點處。
三陰交——三陰交在腳內踝上,取穴方法是腳內踝上四指寬處,脛骨內側邊緣後方。
陽陵泉——位於膝蓋外側下方一點,取穴方法是屈膝呈直角,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處。
懸鍾穴——懸鍾穴位於小腿外側,取穴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外踝骨尖上方3寸位置。
針對上述穴位的按摩手法多樣,力度可以稍大,以酸脹熱為準,持續時間為每穴3到5分鍾,每天1次。
專家小貼士:有時我們在劇烈運動後,感到渾身酸軟的時候會選擇坐下休息。這其實並不利於身體機能的恢複。因為之所以肌肉酸軟,是因為體內累計了大量的乳酸所致。而乳酸可以被氧化,此時若我們可以適當走動、深呼吸,加大氧氣的吸入量,就會加快乳酸分解,恢複身體機能。此外,在力量型的鍛煉之後,肌肉受到了較大程度的“摧殘”,我們在休息之前應該針對剛才鍛煉過的肌肉進行柔和的伸展運動,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