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消除四肢和其它部位的疼痛(9)(1 / 1)

踝關節扭傷

跟手腕一樣,踝關節也是十分容易受傷的地方。在踢球、溜冰等運動中,它受傷的幾率並不會比其它關節部位小。踝關節的扭傷病理主要是強力衝擊導致的踝關節以及周圍韌帶、肌腱等軟組織的損傷。對於酷愛運動的人來說,踝關節的扭傷幾乎是家常便飯。通常來說,踝關節扭傷後的反應是疼痛、局部腫脹導致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跟其它關節扭傷類似,踝關節的扭傷一般是在受傷後2到3天最為嚴重。因為這時皮下出血部位的受傷反應才傳到到整個踝關節出,導致瘀斑的出現。踝關節扭傷後一般的治療方法就是噴塗活血化淤的藥物,並付諸物理治療。如果修養的好,一般1至2個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恢複。不過若在恢複期內再次出現嚴重扭傷的話,則可能形成難以根治的習慣性腳扭傷或腳筋鬆動,導致即使正常走路時也常會崴腳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腳踝扭到以後,首先確保自己減少活動量,保證不要在恢複期再次受傷。在敷藥的同時針對患部以及懸鍾、丘墟、陽陵泉、足三裏幾處穴位進行必要的按摩,促進腳踝處軟組織的康複。懸鍾穴——懸鍾穴位於小腿外側,取穴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外踝骨尖上方3寸位置。丘墟穴——丘墟穴也在外踝骨尖附近,取穴方法是外踝骨尖前緣下方的凹陷處。陽陵泉——位於膝蓋外側下方一點,取穴方法是屈膝呈直角,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處。足三裏——取穴方法是將手輕握在膝蓋上,以中指指尖畫水平線,該線與食指的交點處。針對上述三個穴位的按摩方法並非受傷後直接按摩,而是應當在扭傷24小時以後進行。因為24小時內腳踝處可能會有大片瘀腫,不利於按摩。

首先在腳踝最疼痛的地方輕柔按摩,數分鍾後逐漸移至外踝附近,在丘墟穴和懸鍾穴重點按摩3到5分鍾,隨後沿著小腿外側逐漸向上按摩,在陽陵泉、足三裏處重點按摩3到5分鍾。每天晚上睡覺前按摩一次即可。按摩的手法可以是按、揉、拔伸,應當輕柔,避免過強的刺激。待患處逐漸好轉以後,再慢慢增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