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爭取培訓的機會
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員工培訓計劃,培訓的投資一般由企業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成本開支。而且企業培訓的內容與工作緊密相關,所以爭取成為企業的培訓對象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你要了解企業的培訓計劃,如周期、人員數量、時間的長短,還要了解企業的培訓對象有什麼條件,是注重資曆還是潛力,是關注現在還是關注將來。如果你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就應該主動向老板提出申請,表達渴望學習、積極進取的願望。老板對於這樣的員工是非常歡迎的,同時技能的增長也是你升遷的能力保障。
自己進補搶先機
在公司不能滿足自己的培訓要求時,也不要閑下來,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當然首選應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科目,其他還可以考慮一些熱門的項目或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這類培訓更多意義上被當做一種“補品”,在以後的職場中會增加你的“分量”。
隨著知識、技能的折舊越來越快,不通過學習、培訓進行更新,適應性自然越來越差,而老板又時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為公司提高競爭力的人。
未來的職場競爭將不再是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競爭,而是學習能力的競爭,一個人如果善於學習,他的前途會一片光明。
目標造時勢
“審時度勢”意味著根據市場變化的情況製定相應的決策,這樣可以防止盲目經商的弊病。
郭芳楓先生是世界上的大富豪之一。1983年,美國《投資者》月刊評上世界上最富有的12個銀行家,郭芳楓名列第二。1988年,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出的超級億萬富翁排行榜中,郭芳楓又被選中。能被選入這兩類人物的財富都必須在10億美元以上。香港《遠東經濟評論》也把郭芳楓先生列入“亞洲十大首富”之列。
郭芳楓顯赫於世,他是豐隆集團的主席。豐隆集團的投資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地,下屬60多家不同的企業。投資範圍從金融、保險、貿易到製造業,非常廣泛。郭芳楓先生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創業,50多年來,事業發展極為迅猛。
他有一個鮮明的優點,就是善於準確地判斷時代和市場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並能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時代提供的有利條件。他在傳授自己的生意經時說:“要做生意,就要有遠大的眼光,要認清形勢,要配合時代的需要。”在他50年來的創業史中,為了配合時代需要,在每個關鍵時刻,他都能審時度勢,順應形勢的要求,把握時代的脈搏,因勢利導,采取有力的措施。
1945年,在“二戰”剛剛結束時,郭芳楓就預感到,物資必定會出現短缺。因為受戰火破壞的國家和地區需要重建家園。而且,新加坡作為一個轉口貿易港,是戰後各國輪船的必經之地,有條件購進大量的物品和設備。所以,他和他的兄弟商議,立即行動,收購戰爭剩餘物品。
在當時,戰火剛熄,戰爭剩餘物品的價格都不高。他們便以低廉的價格購進了五金、建材、輪船配件和其他用品。在短短幾年之後,這些物品就都成了緊俏商品。於是,郭芳楓就從中大賺一筆。
在這筆生意成功時,他又預料到,隨著戰後各國經濟的恢複,必定會出現經濟大發展,地皮、建築材料必成緊俏商品。從1947年開始,他在經營戰後剩餘物資的同時,逐步把注意力轉移到房地產、建築原材料等生意上來。他抓住時機,選好地盤,把有發展前途的地皮,廉價買入。果然,這些地皮價格年年上升,20世紀70年代已成身價百倍的奇缺之貨。這時,郭芳楓成立了專門的豐隆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房地產,建設住宅區和寫字樓。
郭芳楓又預料到,隨著地產業發展,水泥必定搶手。於是就在1975年與三井和黑龍洋的公司聯合辦水泥廠。1961年投產,大量生產。此時,水泥恰成新加坡的暢銷貨,財源滾滾來。
郭芳楓的豐隆集團也由此聞名名世界。
成功的決心和熱情並不能取代科學的方法。人人希望事半功倍,人人渴求少走彎路。你當然可以花幾年、十幾年,甚至窮畢生的精力和時間,自己慢慢地摸索成功之道,但那畢竟不是最好的方法。
要成功,你需要找到已經證明有效的成功道路。
已經證明有效的成功方法在哪裏?在成功人士那裏。因此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是追求成功的捷徑。
首先,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可以肯定,這個方法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是行得通的,是可操作的;其次,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就必須直接或間接與成功者為伍,受他們的世界觀、思維方法的影響而積極上進。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個機構經調查後認為,一個人失敗的原因,90%是因為這個人的周邊親友、夥伴、同事、熟人都是些失敗和消極的人。沒有好的思想來引導激勵,沒有好的方法來指導成功,必然走下坡路。因此,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不僅能成功,而且能早日成功。
當然成功者的成功方法,可能是他們窮數年之功,曆經無數次失敗的經曆之後取得的。我們大可不必走他們的老路,而是要利用他們的經驗、原則,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了解成功者的思維模式,並運用到自己身上。
任何一位成功者,之所以在某一方麵高人一籌,出類拔萃,一定有其與眾不同的方法。善於掌握方法很重要。
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其一,就是要向身邊耳聞目睹的成功人士學習;其二就是學習“成功學”。
“成功學”於20世紀30年代正式作為一門學科在美國提出。它的主要任務,就是總結前人的成功思想、成功經驗,運用多種學科,研究、揭示成功的規律,探索、提煉成功的方法。
富蘭克林、卡耐基、拿破侖·希爾是現代成功學的開山鼻祖和奠基人。全世界都曾掀起過“成功學”熱潮,出現過各種流派的成功學,但其源頭都源自上述三位偉人的理論。20世紀60年代,日本人別開生麵,提出了自己的成功學,即“魔鬼訓練”。80年代至今,新的學科帶頭人,主要是波恩·崔西、金克拉、安東尼·羅賓、克萊門·施東、約翰·麥克斯韋爾和柯維等人,他鍆對成功學都有著重要的研究、實踐和貢獻。
可是今天的企業界卻缺乏學習的精神,有勇有謀,惟獨少了謙卑的學習態度。隻有像哈雷、愛默生電器、西屋、全錄和美國航空公司少數的公司,才體會出向同業學習的道理。其他的都要吃過競爭者的一番苦頭才明白學習之道。
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完美,訂下完美的標準,然後再設法去超過這個標準,除非這樣,否則要在未來十年內成功並不容易。所有嚐試過這種做法的公司都大幅度改善了產品及服務的品質和效益。
以開放的心胸和求教的態度向這些老師學習。
永遠不要斷言你已經找到最好的老師,或是自以為出類拔萃:換句話說,要不斷地尋求更好的方式。
長目標短安排
一家研究成功學的權威機構曾經長期追蹤100個年輕人直到65歲,結果發現:在這100個人當中,隻有一個人很富有,5個人有經濟保障,其餘的94人情況都不太好,晚年他們無論在家庭還是事業上都是失敗者。這94個人為什麼會成為失敗者呢?調查者說,很大程度上並非這些人努力不夠,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情沒有確立目標,不知自己想成就的是什麼。調查者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目標,對於人生有導向性作用。人生當中,你確立了目標,並為此目標付出過,奮鬥過,你就會成功。反之,沒有目標,就沒有發展的大方向。就沒有成功的主動力,你就會失敗。
成功等於目標
美國潛能大師柏恩·崔希有一句名言:“成功等於目標,其他的一切都是這句話的注解。”目標,對於成功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成功的定義就是:達成預期的目標。有了目標,我們做事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了目標,我們就會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知道自己不該幹什麼。一句話,目標為我們指明了做事的方向。
目標要正確
一個國王向國內最有名的馭手學習駕馭戰車的技術。他學了不久便得意洋洋地要與馭手進行一場比賽。在比賽中,他換了三次馬,每次都落在了後麵。
國王埋怨地說:“你教我趕馬,還留了一手呀!”
馭手回答說:“我已經把技術全部教給您了,是您運用得不對呀!趕車最要緊的,是把馬套在車上要套得舒適妥帖,趕車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調理馬上,這樣才能跑得快,跑得遠。”
“在今天的比賽中,您落在後麵的時候,就隻想追上我;跑在前麵的時候,又生怕被我追上。其實把馬引上大道賽跑,不是領先就是落後。可是您無論領先還是落後,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而不在你的馬身上,這就是你落後的原因啦!”
國王有了良好的技術,但是目標不正確,還是輸掉了比賽。這說明目標正確是何等的重要!
明確而具體
劉易斯·沃克是美國財政顧問協會前總裁,他曾經接受一位記者的采訪,當記者問他:“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人無法成功?”沃克回答說:“模糊而抽象的目標。”記者請他做進一步的解釋。沃克說:“我在幾分鍾前就問你,你的目標是什麼?你說希望有一天可以擁有一棟山上的小屋,這就是一個模糊且抽象的目標。問題就在‘有一天’不夠明確,‘山上的小屋’不夠具體,也就是說,你希望那棟小屋是什麼樣子的,購買它需要多少錢,你心中沒有清楚的圖像。因為不夠明確具體,所以成功的機會也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買一間小屋,你必須先找出那座山,找出你想要的小屋現值,然後考慮通貨膨脹,算出5年後這棟房子值多少錢;接著你必須決定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每個月要存多少錢。如果你真的這麼做,你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擁有一棟山上的小屋。”
勃生特在《富豪的心理》一書中指出:“我研究過的富豪,每一個都是有確切的目標,都明確具體地為自己寫下過要賺的錢的數額,並同時確定了完成這一目標的時間表。”
目標就是目力可達、可識、可辨的標記,因此它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隻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才會讓人采取明確具體的行動。
明確的目標不僅是結果明確,它還意味著目標製定過程邏輯清晰、思路得當、有策略水平。
具體的目標就是數字化的目標,它反映了目標的科學性和嚴謹程度,便於在操作中進行均衡權度。目標要像市場上的電子秤,稱什麼,擺在盤子裏清清楚楚,稱多少,顯示在刻度上,明明白白。
大膽而詳細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生動地描述過他要普及汽車大膽而詳細的目標,他說:“我要為世界上所有的人製造一種汽車,它售價便宜,隻要是有正當工作的人都買得起,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在大地上奔馳的美好時光。當我的心願完成時,每個人都買得起汽車,每個人也都會有輛車,馬匹會從馬路上消失,汽車會成為理所當然。除此而外,我們還會以豐厚的薪酬為許多人提供就業機會。”
這是一個美麗動人而又富有感召力的情景描述,正是在這樣大膽而詳細的目標指引下,亨利·福特終於建起了他的汽車王國,並開創了屬於他的汽車時代。
大膽而詳細的目標,是激勵進步的有效方法,所謂大膽,就是要令人振奮,超乎想像;所謂詳細,就是要科學合理,清晰可見。感性與理性有機結合,激勵與約束互相配合,這樣就能使目標明晰而具有驅動力,能集中個人的能量,並激發戰鬥精神。隻有大膽才能長效久行,隻有詳細才能激發活力。
用大膽的目標產生突進力,用詳細的目標形成助推力,一個成功者的事業規劃必然是大膽與詳細的完美契合。
遠大而合理
所有談論成功的書籍都在告訴我們:“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借著這句話,我們依樣畫葫蘆去做,可是沒有成功。這是為什麼呢?
夢想一定要遠大,但是設定的目標一定要合理。遠大就是不要把精力投入到瑣碎之事上,不因其耗空能量而無所作為。必須讓自己的能力空間張大,給才華以施展的餘地,從而讓時間產生明確而深遠的價值。合理就是順應大方向、大潮流、大趨勢,合乎邏輯、規律、變化。目標合理,才能左右逢源、合體合用、一往無前。
切實而可行
一位女生報考師範學院外語係專業,筆試成績不理想,很有可能被刷下來,剩下的一絲希望就是看她在麵試時表現如何。
負責入學麵試的老師通常要問考生一個相同的問題:“你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大多數的考生都千篇一律地回答:“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崇高而光榮的職業。”
當主考官循例對這個女生進行提問時,女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讀小學時,我人生的目標是當一位偉人;讀中學時,我覺得自己缺乏成為偉人的天賦,於是我將人生的目標定位在做偉人的妻子上;但現在我覺得做偉人的妻子機會太渺茫,所以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做了調整,決心做偉人的老師。”
聽了女生這番話,主考官滿意地點了點頭。他高興地宣布,這位女生順利通過麵試,她被破格錄取了。
人應該務實一點!當我們建立了確定的理想和決心要達到,這個目標時,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它就是這個目標切實可行嗎?
不肯實際地掂量自己的能力,總對自己要求過高,總想做到最好,有時是不現實的。例如,你想成為一位偉人,可你又沒有具備成為偉人的種種能力和實力,到頭來,你的這個目標與現實條件差距太大,隻能淪為空想。所以,確立目標時,認識到現實環。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達到的目標切實而可行,往往需要注意:
目標應用明確的詞句說明。
廣泛的目標能合理地延伸為明確的短期目標。
對於目標的完成,應該具備計算其成功程度的能力。
目標應該對於你有實際意義,而且與你的價值和長期目標協調一致。
給每個雖然緊張但並非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訂立一個完成的期限。
辨認你所有目標中隱含的能力目標,這樣你才知道你應該加強什麼。
顧及環境,這樣你的目標才算實際。
辨別不同的目標的重要性,衡量後製定優先順序。
要簡單,3個深刻的目標勝過30個瑣碎的目標。
具有挑戰性
一個真正的目標必定充滿挑戰性,正因為它具有挑戰性,又是由你自己所選擇的,所以你一定會積極地想完成它。
當你列出自己想成為的人、想做的事及想擁有的東西,又在每一項中圈出你認為最重要最具挑戰性的事情後,再嚐試找找看其他重要的答案,你可能會需要用不同顏色的筆在每一項中標示出兩三件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
你需要相信,如果你被撞傷了,隻顧躺在那兒撫痛自憐,身上就會出現瘀血塊,豁出去猛跑一陣,反而會另有所獲。
挑戰性的目標,必能激發挑戰性的精神,有此精神則無畏,無懼,無限成功!
不要輕易改變目標
猴子在樹林裏呆得無聊,打算出門找點好吃的打個牙祭。它來到一,片苞穀地,飽漲的苞穀讓它心花怒放。它掰下一個,左看右看,看到前麵的更好,就扔下手裏的去掰另一個。
另一個到手,看看前後,看到還有更好的,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個“更好”的,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滿意的。它抱著苞穀回家去,路上遇見一片西瓜地。猴子一見西瓜,樂得馬上扔下苞穀,去摘西瓜。
它又像掰苞穀那樣左挑右選,選了一個自己還覺得滿意的大西瓜。快樂的猴子“嘿喲嘿喲”地抱著西瓜往回走,滿心歡喜地盤算著回家大吃大喝。
突然,從樹林裏竄出一隻兔子,調皮的猴子扔下西瓜就去追兔子。當天色暗下來的時候,兔子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猴子隻好兩手空空地回家去。
猴子一路抱怨不停,樹上的貓頭鷹咯咯一笑,說:“見異思遷的家夥,這就是你的下場!”
針對失誤修改計劃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他天天盼望羊兒長大賣錢,好給女兒買新衣裳。一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卻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附近山裏的狼從窟窿裏鑽進來,把羊兒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這個人沮喪地說:“羊都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他頑固地沒有接受鄰居的勸告。第二天早上,他到羊圈裏一看,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嚐到了甜頭的狼又從窟窿裏鑽進來,把羊叼走了。
他很後悔,一想到如果再不接受鄰居的勸告將會失去更多的羊,就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從此,他的羊再也沒被狼叼走了。
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是任何人必須予以關注的重大課題,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不管你製定戰略時考慮得多麼全麵、周詳,由於環境瞬息萬變,你總會感到“變化大於計劃”。
因此適時、客觀、高效地對自己正在實施的戰略進行評價,無疑是保證實現既定目標的必要條件。
寶劍鋒從磨礪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不經千錘百煉,怎麼可能銳不可當;梅花“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撲鼻香”。“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馬遷受宮刑而忍辱負重,終於窮20年之功,寫成了“史家絕唱”《史記》;杜甫一生顛沛流離,但始終以悲憫的心情關注社會,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兩字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才有“詩史”、“詩聖”的美譽。要想成就偉大的事業,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魯迅先生就曾說過:“世上哪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牛奶的時間擠出來工作的。”隻懷抱空想、不付諸行動的人,一輩子也不可能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的人,注定他隻能生活在虛幻之中,這種人沒有堅實的基礎,獲得的隻有空中樓閣,海市蜃樓,這是人生的悲劇,也是成功的陷阱。
好高遠遠的人沒有立足社會的真正能耐,隻有誇誇其談。然而,知道嗎?誇誇其談,引來了多少禍殃?古人王衍清談誤國,趙括紙上談兵,導致身敗名裂,這些都是鮮活的例子。
好高騖遠,結局自然是悲慘的。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於是一事無成。眼看別人八麵威風,春風得意,你空有一肚子妒忌,問天、問地,為什麼這樣對你?
在此千鈞一發之際,你該怎麼辦?如果你認識到了好高騖遠帶給你的是災難,你充分認識到了它的危害性,你發誓,一切從頭再來,那麼,美好的前途仍向你揮手,成功的大門仍對你敞開。你再沒有失誤,你再沒有被人瞧不起,你仍然有可能成功,仍然有可能站立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想了要付諸行動。如果隻遐想,而不學習、實踐,那就真成“瞎想”了。孔子講過“思無益不如學”,他還講過另一句很有啟發的話“坐著想不如起來行”。這兩句意思都差不多。君不聞: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你要成功,就該從那細小的萌芽開始生長,從那一小撮泥土築起,從此時此刻開始,從堅實的土地上邁步,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千裏之外的遙遠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標,如果你隻在那兒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隻能是想想而已。
成功是務實綻開的花朵。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魯迅先生告誡說:“誌願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處就愈少,可以自解之處就愈多。”誌願和希望的實現要靠幹和做。幹和做就是務實,就是腳踏實地,就是要找到實現誌願和希望的用力之處,否則,就會像魯迅先生說的,“開始太自以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飛得太高,墜在現實上的時候,傷就格外沉重了”。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
人,能一心一意地做事,世間就沒有做不好的事。這裏所講的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所謂大事小事,隻是相對而言。很多時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關鍵在做事者的認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對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然而,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難成功的。
老師們教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因為老師們明白,“小事正可於細微處見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討厭做小事。隻要有益於工作,有益於事業,人人都從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大廈就是堅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工作長城就是強硬的。
有位女大學生,畢業後到一家公司上班,隻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瑣碎而單調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掃衛生,中午預訂盒飯。一段時間後,女大學生便辭職不幹了。她認為,她不應該蜷縮在廚房裏,而應該上得廳堂。
可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普通的職員,即使有很好的見解,通常被重用,也要煎熬一段不短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到有讓別人傾聽自己意見的資格和成績,在別人眼裏,你會舉足輕重,不易被人忽視。
因此,從小事做起的工作,年輕時就應努力去做好。
中關村一家公司的人事部經理曾感歎道:每次招聘員工,總碰到這樣的情形;大學生與大專生、中專生相比,我們也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一般比後者高。可是,有的大學生自詡為天之驕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強調待遇。別說挑大梁,真正找件具體工作讓他獨立完成,卻往往拖泥帶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卻不小,還瞧不起別人。大事做不來,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覺得委屈,埋怨你埋沒了他這個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幹。我們招人是來工作、做事的,不成事,光要那大學生的牌子幹嗎?所以有時候,大學生、大專生、中專生相比之下,大專生、中專生反而更實際,更有用。
人生價值真正的偉大在於平凡,真正的崇高在於普通,最平凡、最普通卻又最偉大、最崇高。從普通中顯示特殊,從平凡中顯示偉大,這才是做人做事之道。
小事,一般人都不願意做。但成功者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可是成功者願意,因為他渴望成功。
別人不願意端茶倒水,你就要更加端出水平;別人不願意洗涮馬桶,你就要更加洗涮得明亮;別人不願意操練,你就要更加自我操練;別人不願意做準備,你就多做準備;別人不願意付出,你就多付出。
隻要你每件事都多做一點,每一件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你都願意多做一點,你的成功率一定會提高不少。
同事不願做的事情,你願意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你願意去做。隻要你能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隻要你能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功。
因此,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
因此,做事不可以被大小限製,被時間限製,被空間限製。
人生三不朽,日立德、立功、立言。因而,需要具有超越自我、超越時空的觀念,跳出大小的圈子,成就最普通而又最特殊,最平凡而又最高尚,最渺小而又最偉大的事業。
不因小而損害大,不因少而損害多。拋棄大小的競爭,拋棄高下的念頭,拋棄富貴的欲望,而一心一意從小事做起,就是洗廁所、掃大街,也會比別人打掃得更幹淨。
越是那種埋怨自己工作價值渺小的人,真正給他們一份困難的工作時,他們越是退縮而不敢接受。具有十成力量的人,去做僅僅需要一成力量的工作,其中有生命的意義和悠閑的心情。在長遠的人生中,這種生命的意義和悠閑的心情對於人格的形成與擴展,有決定性的幫助。
許多白手起家而事業有成的人,在小學徒或小職員的時候就能以最高的熱忱和耐心去麵對上司給予他們的小工作,這是非常普通的事實。我們不可能用數量來衡量工作的大小,“大在小之中”而不是“小在大之中”。猴子,沐浴過後給它穿上堯的衣服,戴上舜的帽子,而猴子依然是猴子,人們不會稱這隻猴子為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小事中尋找出大課題。無論小事大事,隨時盡職盡責,人生也就能隨時完成。生命是有限的,事業是無限的,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中去。
要連續作戰
如果你沒有後續的目標,那麼前一個目標的實現就長遠的觀點來看未必是好的。許多人之所以活得那麼有勁,就在於他有個值得活下去的目標,當那個目標實現後卻沒有後續的目標,這會使人覺得內心十分空虛,人生變得沒有意義。最典型的例子可見之於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那些太空人,在受訓期間他們都非常認真且有勁地學習,因為在他們麵前是一個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登上這塊曾是神話的處女地。當他們終於登上了月球,極度興奮之後卻是如狂濤般卷來的嚴重失落感,因為接下去將很難再找到像登陸月球這麼值得讓他們挑戰的目標。或許“外太空”的探險之外我們也可以來探險“內太空”,好好研究迄今尚未有多少人接觸與認識的“人類心靈”。
有些女孩子為了她們的婚禮經常可以忙上好幾個月,甚至於一整年,投下的精神真是難以估計,所求的隻是為了有個終身難忘的美好回憶。當婚禮耀眼的燈光慢慢隱去,年輕的新娘也如前麵所說的那些太空人一樣心情極度消沉,人生中最期望的高潮過後還會有下一波的高潮嗎?這種現象真是情何以堪。
當一個人實現了所期望的目標後,若要繼續維持先前的熱情和衝勁,那就得立即再製定出一個足以讓他動心的目標,如此將可以使他先前實現目標的興奮心情,不落痕跡地投注到另一個新目標上,讓他能夠繼續成長下去。若無成長的動機,人生就會停滯,人的老化不始於肉體,而是始於精神。
把服務社會當成是人生永遠的目標,這可以使你不落入失落感的陷阱裏。去找一條幫助人的渠道,對那些迫切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你的一生將會過得生龍活虎。在這個世界裏你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能讓你付出時間、精神、金錢、愛心和創造力的地方。
就以羅賓·威廉斯來說,就由於他一直有服務社會這個永遠做不完的工作,結果他的人生過得極有意義。羅賓和他另外兩位好友成立了一個救助流浪者協會,把精神全部用之於幫助那些流浪街頭的無家之人。還有一位國際巨星阿諾·史瓦辛格,因為全力支持奧林匹克殘疾人運動會,及擔任美國殘疾複健委員會之總統顧問,成為演藝人中健康形象的楷模。這些成功人士都發現,由衷地服務社會比其他任何事更讓他們覺得人生有意義。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裏永遠不要忘了不懈地改進,這是使你長保快樂的最有效之道。
不要坐在那裏空耗時間,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吧!
要落實在行動
製定並“牢記目標”是成功的基礎。而“牢記目標”是建立在一切事物都是兩次創造的原則之上的。一切事物有一次精神上的創造,或叫做第一次創造(製定目標),和一次物質上的創造,或叫做第二次創造(實現目標)。
以一所住宅的建造為例。在你把第一顆釘子敲進該釘之處以前,你先構思房子的每一個細節。你竭盡全力去獲取你要的那類房屋的一個十分清晰的概念。如果你要一所親人團聚的住宅,你會計劃造一間團聚室,那裏會成為親人們自然聚集的地方。你會計劃安裝推動式的門和一個供孩子們作戶外遊戲的天井。你用思考進行工作。你用你的頭腦進行工作直到你得到你要建造的房屋的一個清晰的形象為止。
那時,你把這個形象製成藍圖並擬定建築計劃。在破土動工之前這一切都先完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在第二次創造,也就是物質創造時,你將不得不作費錢的運動,可能使你的住宅造價加倍。
在理解這兩種創造的原則方麵及接受這兩者的責任方麵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將決定我們在我們的影響圈內活動的程度以及擴大其界線的程度。我們如在活動中不同這個原則取得一致並不負責第一次創造,那麼,我們就在相應程度上削弱了它。
當你製定出了所要追求的目標,同時也給這些目標找到了必須實現的充分理由後,事實上要實現目標的整個行動便開始展開,你的資源鎖定係統會按照你的目標及理由,主動地找尋能使目標實現的各種資源。要確保所製定的目標能夠實現,你必須預先調整自己的神經係統,確信這些目標能帶給你快樂,也就是說你一天至少得兩次審視這些目標,充分體驗當它們實現時的快樂。在做這些事時你得完全運用上視、聽、觸等感覺,讓自己完全沉醉在目標實現的美夢裏。
當你不斷地把意念投射在這種情境之中,你的腦子便會形成一條神經渠道,把你的現狀和期待的未來給串在一起,讓你對目標的實現有強烈的把握,進而使你拿出有效且成功的行動。所以不要坐在那裏空耗時間,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吧!
當我們製定了目標之後經常隻想到怎麼去實現,卻忽略了會對周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追求目標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連鎖反應,所造成的最終結果往往不是我們先前所想到的。我們都知道花朵之所以能繁衍,蜜蜂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蜜蜂是為花朵傳遞花粉而生的嗎?答案是“否”,蜜蜂的工作乃是從花朵之中汲到蜜汁,可是在它取蜜的過程之中腳上卻沾上了花粉,當它飛到另一朵花上時就把花粉傳過去了,這種為花授精的工作產生連鎖反應,結果是整個山穀開滿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的花朵。企業家成立公司的目的在於營利,可是卻提供了人們就業的機會,因而促進員工的成長和提升他們的生活水準。我們工作雖說是為了賺取生活所需,可是卻因此得以培植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日後成為醫生、藝術家、企業家、科學家以及為人父母。這種連鎖反應無休無止。
目標,不是終點乃是為達到終點的手段,用以集中我們的意焦,導引我們的方向。追求目標的目的在於拓展人生、不斷成長。實現目標並不保證能給我們永遠的快樂,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克服無數艱難的經曆,卻可使我們有最真切與最持久的成就感。
當你把目標寫下來之後,隨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立即讓自己動起來,向著把目標實現的方向拿出具體的行動,可別一拖再拖。一個真正的決定必然是有行動的,並且還是立即的行動,此時你就要針對自己的需要在一年之內實現的目標拿出立即的行動。你先別管要行動到什麼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動起來,打一個電話或擬出一份行動方案都是可行的,隻要在接下去的10天內每天都有持續的行動。當你能這麼做時,這10天小小的行動必然會形成習慣,最終把你帶向成功。
如果你個人成長的目標是一年之內學好爵士舞的話,那麼就“先讓手指頭動起來”,你不妨今天就去翻一翻電話簿找個訓練班,隨之便注冊入學,安排出學習的時間。
如果你的興趣喜好目標是一年之內買輛奔馳汽車的話,那麼就請代理商寄一份有關奔馳汽車的各種資料給你,或者當天下午親自跑一趟去了解一番。這並不是要你馬上就買,隻不過當你了解了價錢和性能之後,會更加強你要買的決心。
如果你的事業經濟目標是在1年之內賺到10萬美元的話,那麼現在就立刻擬出必須采取的步驟。到底有哪個已經賺到這麼多錢的人可以提供給你建議?你是否得考慮另謀第二份工作來增加收入?你是否應該減少開支,把節省下來的錢拿去投資?你是否應該去創個新事業?你是否需要去尋找什麼樣的資源?
雖然行動並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不采取行動是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的。
人生偉業的建立,事業的成功,不在於能知,而在於能行。
雖然行動並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不采取行動是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的。
行動是件了不得的事,也隻有它能夠使我們的目標化為現實。
如果沒有行動,那麼,我們的幻想毫無價值可言,我們的計劃也不過是一堆廢紙,我們的目標也是不可能達到的。
一張地圖,無論它繪製得多麼詳細,比例尺有多麼精密,但它不能帶給他的主人在地麵上移動哪怕一寸。一部法典,無論它多麼的公正,但它絕不能預防罪惡的發生。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經典,無論它寫得如何精采,但它絕對不會給你賺回一分錢來。
隻有行動,才是你成功的起點,才能使你的幻想、你的計劃、你的目標,成為一股活動的力量。行動,才是滋潤你成功的食物和水。
在我們的地球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把自己辛辛苦苦苦思冥想出來的新構想取消或者埋葬,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這些構想又會來折磨他們。
拖延是恐懼失敗的產物,你要想征服恐懼,隻有毫不猶豫地起來行動。隻有行動,你心裏的恐懼才會一掃而光。
你不能逃避,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因為,明天其實是永遠也不會來臨的。所以你今天就要做完今天的事情,即使你的行動不會使你快樂,也可能行動並不一定使你成功,但是,行動起來而失敗總要比坐而待斃好。
成功的快樂可能不是行動所摘下來的果子,但是,如果沒有行動,所有的果子都會在樹上爛掉。
所以,你要時時記住,要成功,隻有起來行動。
當失敗者想休息的時候,你就去工作。
當失敗者仍在沉默的時候,你就去說話。
當失敗者說太遲了的時候,你已經做好了。
要想使你宏偉的計劃不是永遠停留在紙上,你就用行動把它變為現實。
下麵的兩種方法,提醒你在實施行動的時候使用,它可能會給你的行動帶來一些益處。
切實執行你的計劃,以便發揮它的價值。不管你的計劃多麼周密,創意多麼新穎,除非身體力行,否則永遠沒有收獲。
執行你的計劃時心裏要平靜。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應該那麼做卻沒有那麼做。每天都能聽見有人說:“如果我當時就開始做那筆生意,早就發財了!”或者“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後悔當時沒有做”。一個好的計劃或者創意如果真的胎死腹中,真的會叫人歎息不已,永遠不能忘懷。如果真的徹底實施,當然會帶給你無限的滿足。
你現在有沒有一個好的計劃,好的創意,如果有,現在就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