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烽火狼煙——名艦戰典(1)(1 / 3)

血染碧海——巡洋艦戰典

洋艦是海軍中比較老的一個艦種,幾乎與戰列艦同時誕生和發展。早在17~18世紀的帆船時代,巡洋艦是指那些裝備火炮較少,一般不直接參與戰列線戰鬥,而主要執行巡邏及護航任務的快速炮船。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巡洋艦主要分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類型。二戰以後,巡洋艦在數量上急劇減少,主要是提高質量。從技術的發展方麵來看,主要是采用了核動力裝置,裝備了導彈武器和攜載直升機作戰。綜觀世界局勢,各國都發展有巡洋艦,並在各次海戰都有不俗表現。

一、科羅內爾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海軍為保存實力,主力公海艦隊龜縮在德國本土港口避戰不出,隻派出了一些巡洋艦執行破襲英國海上交通線的任務。

這些巡洋艦中,德國海軍名將格拉夫·馮·斯佩中將率領的艦隊最為強大,有兩艘裝甲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途中又與另外兩艘德國輕巡洋艦會合,實力更加強大,對英國海上運輸形成很大威脅。

英國皇家海軍為了保護本土並監視德國的公海艦隊,將大部分兵力部署在北海-多佛爾-直布羅陀一線,在大洋上隻留下了幾隻巡洋艦分隊以對付德國海上襲擊艦。其中海軍少將克拉多克率領的分艦隊一路追尋兩艘德國巡洋艦,於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港口科羅內爾附近海域與斯佩的艦隊相遇。令克拉多克震驚的是,他所追尋的兩艘德國輕巡洋艦已經與斯佩會合,敵人的實力遠超過他的艦隊。為了皇家海軍的聲譽,克拉多克決定拚死一戰,向東南方疾駛以期迅速縮短雙方距離並用近戰與斯佩一搏。

斯佩的艦隊擁有兩艘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三艘輕巡洋艦“德累斯頓”號、“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而自己的艦隊隻有“好望角”號、“蒙默斯”號裝甲巡洋艦、“格拉斯哥”號輕巡洋艦和“奧·特朗托”號輔助巡洋艦。斯佩的戰艦全部是1907年以後服役的新式艦艇,而英艦隻有“格拉斯哥”號是新艦。在航速、火力上,英國艦隊全麵落後於德國艦隊。

1914年11月1日19時30分。英德雙方艦隊相距1.13萬米,斯佩命令用210毫米主炮向英艦開火,“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諾”號分別對付“好望角”號和“蒙默斯”號,5分鍾後英艦還擊。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德艦的第一次齊射就擊中了英艦,第三次齊射就將“好望角”號的前炮塔炸掉。19時50分,“好望角”號發生大爆炸。7分鍾後,這艘不走運的旗艦帶著克拉多克少將與900多名官兵沉入海底,無人幸免。另一邊,“格奈森諾”號的第三次齊射命中“蒙默斯”號前炮塔並引發大火,隨後將它的全部火炮打啞,在德艦的狂轟下,“蒙默斯”號於21時18分沉沒,全艦近700名官兵無一幸免。見勢不妙的“格拉斯哥”號掩護著“奧特朗托”號全速脫離了戰場。克拉多克的失敗激起了皇家海軍的複仇欲望。當斯佩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支強大的英國艦隊正在南大西洋集結,開始為他掘下墳墓。

二、福克蘭群島海戰

英國海軍克拉多克的艦隊在科羅內爾海戰中被殲滅後,勝利者德國海軍斯佩中將知道英國海軍不會善罷甘休,決定率艦隊回國,海上遊擊隊的習氣又促使他意圖撈一把再走,於是他決定在回國途中順路襲擊英國占領下的福克蘭群島。

對於克拉多克艦隊的失敗,英國海軍部立刻做出反應,並向斯佩可能去的各個水域派出了強大的增援兵力。1914年11月11日,抽調的兩艘戰列巡洋艦“無敵”號和“不屈”號在海軍中將斯特迪的指揮下,於12月7日到達福克蘭群島的斯坦利港,與原來駐紮在那裏的5艘艦艇會合一處,組成了一個新的艦隊。

1914年12月8日上午9時20分,斯佩的艦隊觀測到在斯坦利港內有很多桅杆,接著又發現了兩根巨型三角桅塔——這是英國戰列巡洋艦的典型標誌。得知這一消息的斯佩此時方知斯坦利港內英軍實力強大,原準備順手牽羊的美夢頓時煙消雲散,隻得率艦隊匆忙撤退。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斯特迪立刻下令艦隊出港追擊,憑借戰列巡洋艦的高航速,於中午12時45分追上了斯佩的艦隊,雙方開始交戰。斯佩眼看大禍臨頭,忙命令他的輕巡洋艦各自逃命,但為時已晚,英國的其他巡洋艦已經跟了上來。為減少損失,斯特迪親率兩艘戰列巡洋艦對付斯佩的主力“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裝甲巡洋艦,命令其他英艦圍攻德國輕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