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烽火狼煙——名艦戰典(1)(2 / 3)

英艦305毫米口徑大炮顯示出了威力,“沙恩霍斯特”號中彈多發,被打得千瘡百孔,水線以下遭到了嚴重破壞,大火彌漫了整個艦體。16時17分,殘破不堪的“沙恩霍斯特”號帶著格拉夫·斯佩和他的兩個兒子在內的700多名艦員一同沉入海底。

斯佩艦隊的另一艘主力艦“格奈森諾”號裝甲巡洋艦,企圖與“沙恩霍斯特”號攜手頑抗,但是英國戰列巡洋艦的重型炮彈輕易地穿透了它的甲板,給該艦艦體造成嚴重破壞。“格奈森諾”號的兩個鍋爐艙湧進大量海水,大火吞噬了整個艦體。18時02分,該艦沉沒。德國輕巡洋艦“紐倫堡”號和“萊比錫”號也被其他英艦擊沉,隻有“德累斯頓”號逃脫。

斯特迪靈活運用戰術,勇敢果斷地殲滅了格拉夫·斯佩的海軍艦隊,為科羅內爾的失敗報了一箭之仇。

三、多格爾沙洲海戰

1915年1月23日午後,英海軍中將貝蒂接到情報部門的報告,一支由3艘戰列巡洋艦、1艘裝甲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編成的德國艦隊,正在駛向多格爾沙洲,準備攻擊在那裏捕魚的英國漁船及其護航艦隻。

幾個小時後,貝蒂便率領“獅”號、“虎”號、“大公主”號、“新西蘭”號和“不撓”號5艘戰列巡洋艦,在第一波巡洋艦分隊的伴隨下,駛入了北海。

24日7時許,英艦隊集結完畢。偵察的巡洋艦報告發現了撤退中的德國艦隊,貝蒂下令加速追趕。8時30分,英德艦隊進入交戰距離。8時44分,德裝甲巡洋艦“布呂歇爾”號開炮。貝蒂的旗艦“獅”號一馬當先,奮勇接敵,並用343毫米主炮還擊。德艦則集中炮擊“獅”號,企圖遏製英艦追擊。“獅”號連連中彈,但它愈戰愈勇,不斷用主炮還擊。9時30分,它射出的一顆343毫米炮彈,恰好擊中了德旗艦“塞德利茨”號的尾部。

由於“獅”號受傷,貝蒂指示坐陣“新西蘭”號的穆爾海軍少將,率領未受傷的戰列巡洋艦與趕來支援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隻,繼續追擊敵艦隊。但是,由於懸掛信號旗的吊索被打斷一大截,發出的信號使穆爾難以辨認。結果,穆爾仍率各艦集中炮擊已受重創的“布呂歇爾”號,並將其擊沉。由希佩爾統帥的德國艦隊趁機拉開了距離。12時20分,當貝蒂經換乘“大公主”號重新指揮追殲時,德艦隊已遠走高飛,逃入了赫爾戈蘭灣雷區。貝蒂無計可施,隻得悻悻返航。

多格爾沙洲之戰是雙方戰列巡洋艦的首次交鋒。德國海軍“布呂歇爾”號被擊沉,“塞德利茨”號受重傷,傷亡1034人。皇家海軍隻有旗艦“獅”號受重創,死15人,傷80人。貝蒂對作戰結果並不滿意,在追擊德艦時,他的5艘戰列巡洋艦連連發炮,單是“虎”號就射擊225發,可是命中率太低,擊中德艦的,僅二、三發炮彈而已。然而,英國官員仍視此戰為一輝煌勝利,貝蒂一下成了民族英雄。

當“獅”號在驅逐艦隻的簇擁下,由“不撓”號拖曳回港時,福思灣內歡聲四起。幾天之後,丘吉爾上艦慰問,一位軍官指著貝蒂對海軍大臣激動地說:“納爾遜回來了!”

四、拉普拉塔河口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海軍“格拉夫·斯佩”號袖珍戰列艦前往南大西洋襲擊英國海上運輸線,對英國商船構成很大威脅。英國海軍派出大量艦艇,對“格拉夫·斯佩”號進行了大規模搜索。

皇家海軍準將哈伍德指揮的3艘巡洋艦於1939年12月13日在阿根廷和烏拉圭外海的拉普拉塔河海域發現“格拉夫·斯佩”號。早6時14分,哈伍德下達作戰命令,重巡洋艦“埃克塞特”號轉向西北,輕巡洋艦“阿基裏斯”號和“阿賈克斯”號保持東北航向,夾擊“格拉夫·斯佩”號。6時18分,“格拉夫·斯佩”號向“埃克塞特”號開火。6時20分,“埃克塞特”號開火還擊,隨後“阿基裏斯”號和“阿賈克斯”號分別在6時21分及6時23分開火。6時24分,一枚280毫米穿甲彈命中埃克塞特號,摧毀了二號炮塔,大部分艦橋人員被彈片擊中陣亡。

“阿基裏斯”號和“阿賈克斯”號趁機逼近,迫使德艦用尾部主炮塔及右舷副炮攻擊這些衝到近距離的輕巡洋艦。6時32分,“埃克塞特”號發射了2枚魚雷,但沒有命中目標。至6時38分,該艦的兩座前部主炮塔已全部被摧毀,艦體右傾7度,並嚴重進水。但與此同時,它發射的1枚203毫米炮彈擊毀了“格拉夫·斯佩”號的重油處理係統。6時40分,德艦施放煙幕並轉向規避。6時56分,“阿基裏斯”號和“阿賈克斯”號轉向,以發揮全部主炮威力,同時高速接近。7時10分,雙方距離已縮短至7海裏,德艦向西方撤退,同時施放煙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