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禪心1(2 / 2)

1984年春節前,全國許多城市遭受雪災。我家附近的橋墩下,十幾個從安徽來的災民在那裏搭起了臨時的家,橋洞較大正好可以擋風避雨。一天下午,雪後放晴倍覺溫暖。四五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女孩在我家門前玩耍,我當時是被他們嬉鬧的笑聲吸引過去的。看著他們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和露出腳趾的破球鞋,臉上卻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頓生同情。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僅有的絨線手套、一雙棉鞋、一雙白球鞋、兩雙襪子拿出來送給他們,並將家裏準備好的年貨點心拿出來給他們吃。他們將這些“恩物”緊緊捧在懷裏高興得雀躍起來,圍著我轉起圈來。這樣讓我感到非常高興。後來,我向媽媽撒了謊,說我的鞋和襪不見了。眼看就到春節了,媽媽隻好帶我去商店買新的鞋襪。我發現在青少年時期,成長中的自己心思細膩、富有愛心,而且那一次是我對“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的一次淺顯的社會實踐,盡管對這句話我隻是一知半解。每當糾結於奇怪念想時,我就認為做和尚是一種職業,渴望在那種充滿神聖、神秘的環境中生活,那是我夢想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無數個靜謐的晚上,當哥哥早已發出微微的鼾聲進入甜甜的夢鄉,躺在床上的我眼前卻浮現出虛幻的景象,仿佛穿越了時空。朦朧之間,我在梵音嫋繞、古佛青燈下打坐禪定。我疑惑自己的前身是否真的是個和尚,因一個未了的心願或執念,今生轉頭重來繼續前緣,曾幾何時在夢中依稀聽到師父輕喚著我的法號——釋祥雲。這個念想縈繞了我一年之久,隨著時光不經意地流逝,我走進了青蔥歲月。

20歲的我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屬於樂觀主義和悲情浪漫主義交織在一起的矛盾體,思考問題的時候常會有鬥爭,思想甚至略帶偏激。我也自嘲是一個憤青,但可以做到客觀地認識現實,處理事情還是比較果斷的。高考後,我讀的是高校計劃外的專業,一路走來,感受著失敗、悲觀、惆悵、失落、期盼和喜悅。對於每個莘莘學子而言,誰不希望能夠順利考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後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而我卻常常以遊離的狀態患得患失地麵對我的學習和生活,也因青春年少經不起外麵世界的不良誘惑而沉淪消極。人越是在逆境的時候越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令我一度彷徨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