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作的“雁文化”境界。雖然鷹是勇猛善戰的,但過於個人英雄主義是其最大的缺點。為了加強團隊的凝聚力,西安楊森又提出了代表集體主義的“雁文化”境界。
公司在培養銷售“雄鷹”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員工隊伍的團體精神建設,這主要來自雁的啟示。在飛行的時候,大雁總是保持一定的隊形,首尾相顧,互助前進。比如,當每隻雁展翅高飛時,也為後麵的隊友提供了向上之風。由於組成V字隊形,可以增加雁群71%的飛行範圍,大雁的v字隊形帶給人們的啟示是:分享團隊默契的人,能互相幫助,更輕鬆地到達目的地,因為他們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攜手前進。再如,當某隻雁離隊時它立即感到孤獨飛行的困難和阻力,它會立即飛回隊伍,善用前麵同伴提供的向上之風繼續前進。楊森員工應該像大雁一樣具有團隊意識,在隊伍中跟著帶隊者,與團隊同奔目的地。楊森員工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也願意幫助他人。
楊森公司創辦了《通訊》和《我們的家》等刊物,希望員工們在工作中能像大雁一樣團結合作、相互尊重、互相配合、保持默契。在楊森,任何一個銷售區域、辦事處、培訓團或某一個產品小組,都組成了一個個同心協力的團隊。公司架起了員工之間溝通信息、聯絡感情、相互關懷的橋梁。公司在工作的績效考評方麵,也很重視以團隊為單位,目的是使員工學會在團隊內求得個人的最佳發展。團隊的成功也就是個人的成功已成為楊森公司上上下下的共識。
1994年,西安楊森公司投入了150萬元人民幣舉辦了一次為期10天的大規模銷售員培訓活動。第9天的一個項目是“登長城比賽”,其用意不隻是培養員工的奮鬥精神,還在於培養一種團隊精神。用當時的美籍總裁羅健瑞先生的話說:“我們需要一種團隊精神,就像這座長城——這是中國人的精神。”在一個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建築奇跡麵前,一個外國人向一群中國人宣揚著一種團隊精神,並且稱之為“中國人的精神”,這的確使中國員工深受感染。
公司對“鷹”和“雁”的關係還特別加以強調:“雄鷹”是針對外部而言的,要求企業主要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要勇於接受挑戰性的工作,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特有的力量;“雁”是針對內部而言的,號召大家要擰成一股繩,調動企業所有的資源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
公司合作的“止於至善”境界。西安楊森把“持續改進,止於至善”作為自己的奮鬥信條。最先,公司采用比利時楊森公司的宗旨“忠實於科學,獻身於健康”作為信條,如今,作為合資公司的西安楊森緊緊地將自己紮根於中國,將中國文化融入其企業文化中,結合儒家聖賢孔子的名言提出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孔子在《大學》中有雲:“大學之首,在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大學》的首要目的在於弘揚美德,在於使人們棄舊圖新,以至於達到最完美的境界,西安楊森取“止於至善”的追求完美之意,將“止於至善”作為自己的最高境界。這是一種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