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白河施粥(2 / 2)

“你有沒有發現粥裏的米,越來越少了?”剛領完粥的韓野對身邊的同伴說,他用筷子攪動著碗內的粥,沉在下處的米粒,被掀了上來。

“大概是快沒糧了吧。”董武說道,他長的五大三粗。連稀粥都算不上的米湯,怎麼能填飽他的肚子。

“不能。”相對之下顯得文弱的韓野說,“赤雲山的底子沒有這麼薄,他們占的怎麼也是排名五十二的玄玉洞天,估計是運糧出了問題吧。看出米少了的人應該不少,不知道粥棚裏的赤雲弟子該怎麼辦呢?”

韓野微笑著,眯著眼睛看到不遠處的粥棚,枯燥久了,他也樂得看一場歡樂鬧劇。

“那我們還是快走吧,在白河也呆了幾天了,掌門告訴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要是東西出了差錯,那可就真的糟了。”

韓野被早他入門的董武盯得渾身不自在。雖然師兄已經特意的隱藏眼中讓人聳然的氣息,但還是讓他覺得氣血微凝。

修習兵家的人就是如此霸道。

想要說再呆幾天的韓武,隻能改口道,“天黑了就走。”

按照平常趕路的時間應該在白天,可在這赤陽高照的日子裏,白天的陽光能把行人活活曬的脫水而死,所以隻能在日暮之後,日出之前趕路。

對於修者來說,在這樣白天行走也是不明智的,道法高明的老道,如果不用些祛暑的法術,也是能被曬暈的。

而讓修者珍惜的靈力,在如此的瑣碎小事上用,是非常不劃算的。

修者,逆也。

境界上升不易,長時間的積累才能讓人接觸到天道的力量。如果老道真的在任何地方都無差別的運用法術,可以相信,他數十年的積累,完全能在一個日夜間揮霍幹淨,從原本極高的境界跌落到與凡人相同。

早就超越常人歲數的老道,也會因為失去靈力,導致肉體迅速化為飛灰。

道人的靈力會因為濫用而減弱;儒士的正氣也會因為品德的缺失而逐漸喪失;佛家的願力也會因為虔誠的消減而變得不堪大用;兵者雖不會因殺人導致實力變弱,反而會變強,但是當兵者實力的愈加強大,被殺之人陰靈的詛咒就會更加強烈。

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就可以擁有的力量,獲得的同時也意為著失去。

柳七在赤雲派的十六年,並沒有學到什麼玄妙道法。

他是掌門出去雲遊時撿回的棄嬰,因為了無道根,修煉道法不會取得什麼成就,所以成了外門弟子。

外門弟子大多都是棄嬰,其中隻有少數天資聰慧的幸運兒,才能被門派用不多的資源集中培養。

可惜柳七到如今也隻是個,隻有排行卻無名字,注定這輩子隻能當名下人的勞苦命。

與其他沒有被選入內門的外門弟子一樣,他隻會最粗淺的引氣法,帶來的收益也僅僅是強身健體,如果妄想用那微弱的靈力來催使法寶,最好的結果也是靈力被吸幹,休克暈倒。

除了負責運輸,已經過了一個甲子,境界再無希望寸進的晉存中。其餘來像白河縣一樣的地方施粥的都是他們這些外門弟子。

而柳七負責的正是白河縣。

他的麵色實在是不太好,粥鋪外的人看來已經很清楚粥中的米少了很多,有點腦子的應該都猜到,快無糧了。

同樣聽到風聲的婁知縣,趕了回來,著急道,“怎麼能減少粥中米的比例呢?這不是明明白白告訴災民快沒米了麼?這樣下去會出亂子的?”

麵對婁知縣的質問,柳七苦笑,“隻剩兩千石米了。”

婁知縣也沉默了。

兩千石米,夠幹什麼呢?看起來很多,但對白河縣的萬餘名災民來說,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改回去?”柳七打破沉默,“那樣隻夠維持到明天上午。下午之後就不會再有米了。”

婁知縣也在躊躇,不知該如何是好。但他想了好一會後,咬咬牙道,“改回去!”

與之擔心後麵的事,還不如擔心眼前,連年遭災的百姓,早已經積怨滔天,如果他們的怨氣爆發,在白河縣產生暴亂,他這個白河知縣,算是徹底的失職了。

殺馬濟民又如何?你婁進士還不是沒有讓災民安生。

他已經想到了禦史台彈劾的內容,以及被投進刑囚。舉家流放邊州的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