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其實是賺不了什麼錢的,隻能勉強糊口而已。當時的社會,擺地攤的行為是低賤的,被人們輕視、看不起,完全上不了台麵。
對從小就自認為是漢室宗親、具有英雄之誌的劉備來說,他心理的反差是非常大的。可是他沒有選擇,他必須這樣。在從事這份工作的過程中,劉備感受到了人們異樣的眼光,領略到了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
劉備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逆境,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作寒流。在這股寒流麵前,年幼的劉備並沒有像很多人那樣自暴自棄、自甘沉淪。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放棄自己的理想,甚至變得越挫越勇。
逆境中,劉備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成長了很多。
首先他成長為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一點他和自己的老祖宗劉邦很像。
其次,劉備還學會了等待和耐心。
賣草席草鞋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你需要一天到晚都坐在那裏耐心地等顧客,卻沒辦法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人來買你的東西。而等待是需要極大的耐心的。
這段時間也培養了他閱人識人的本領,為日後的招賢納士墊定了良好的基礎。
走過逆境的劉備,已經超越了自我,他的內心變得非常強大。從他的經曆中我們可以看出:逆境對一個人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逆境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誌。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逆境出人才,逆境造英雄吧!逆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對於年輕人來說多吃一點苦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
劉備門前貴人多
劉備在賣草席草鞋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漸漸地被別人發現了,並且越發被人看重。當人們開始覺得劉備這個小子很了不起,是個人物,將來肯定會發達時,就慢慢有人開始資助他,在他身上進行風險投資。
其實,所謂的風險投資,也無外乎是送一點錢送一點米什麼的,在物質生活上給他一些保障。讚助他的人是他一個遠方的族叔叫劉元起。劉元起是個伯樂,他覺得劉備是個千裏馬,將來肯定能有出息,就決定出錢供他去讀書。
劉元起對劉備的母親說:“嫂子,我看劉備這孩子不錯,將來肯定有出息,現在就應該送他去讀書,不能讓他一直賣草鞋草席啊!這樣下去就把孩子毀了。”
劉夫人說:“我也想送他去讀書,可是家裏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我打算等過兩年賣草席草鞋賺的錢多一點了,就送他去讀書。”
劉元起說:“既然你也有這個打算,那就不要等到以後了,還是趁早送孩子去讀書,我家裏還有些錢,可以拿出來給孩子讀書用,錢的事你就不用擔心了。”
劉夫人聽了劉元起的話非常感動,她說:“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感謝的話,劉備這孩子以後要是有出息了,一定不會忘記您的。”
於是,劉夫人就告訴劉備以後不用再去賣草席草鞋了,收拾收拾準備去讀書(這時候去讀書算是繼續深造,接受高等教育),劉備自然是非常高興,他知道自己長久以來一直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馬上開始收拾東西,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問一問母親是誰資助他讀書的,劉夫人將劉元起資助他的事和盤托出。從此以後,劉備就記住了他的這位遠房族叔劉元起,他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發達了一定會好好報答這位族叔。
經過一番周折,劉夫人托人托關係,又送了一點禮物,終於為劉備找到了一個好老師——盧植先生,在前文我們已經提過了盧植先生是個多麼牛的人,知道了他的師兄鄭玄是個多麼牛的人,也知道了他的老師馬融是個多麼牛的人。
十五歲的劉備背著媽媽給他準備好的行李,就來到了盧植門下。盧植對自己的這個小老鄉總體來說還算是相當照顧的,他教給了劉備很多東西,盡自己所學去教導劉備,對他靈驗相看,因為他也覺得劉備不是一般人。
盧植不但教給了劉備為人處事的道理以及高深的儒學,還教給了他一門行軍打仗的學問——兵法。
盧植真的非常了不起,是個文武雙全、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但是個大學問家,還是東漢王朝有名的軍事家,劉備能找到這樣一個老師真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劉備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非常認真地學習,成績很優秀。
當然,劉備也有很強的交際能力。他沒有因為同學們都是世家大族的高幹子弟,自己是個落魄貧窮的漢朝宗室就變得自卑,不敢和他們說話,不敢和人家相處。相反,他心態十分好,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得落落大方,十分坦然地與那些生活條件比他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的同學交往,他和他們在一起說笑,一起玩耍,一起討論學問,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