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劉備的前職業生涯(2)(3 / 3)

他實在不想再回去賣草鞋,因為那樣的話會引起無數人的嘲笑,因為他現在是盧植的弟子,他怎麼能再去賣草鞋呢?就像開過蘭博基尼的人再也不想去開奇瑞QQ一樣,現在的劉備已經不是先前的劉備了,吃過魚翅、燕窩的人,怎麼還能甘心天天啃豆腐白菜呢?想來想去劉備決定去涿縣縣城尋找機會。

劉備告別了母親,來到涿縣縣城尋找自己的未來。他來到涿縣之後,先是找了個地方住下,然後每天在街上閑逛,尋找機會。

這樣一來二去就結識了很多朋友,確切地說在他身邊團結了一批人,這些人可能也都是些沒有職業的社會青年,這些社會青年被劉備身上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都想跟隨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劉備每天都在涿縣縣城閑逛,不僅結識了一群沒有工作的社會青年,還認識了兩個非常富有的商人——張世平和蘇雙。

張世平和蘇雙兩個人是做馬匹買賣的,非常富有。在當時的社會,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貧窮的貴族和富貴窮人。前者雖然貧窮,但是社會地位高;後者雖然有錢,但是還是社會地位低下。

張世平和蘇雙就是屬於富貴窮人的,雖然富有,但是他們在社會上卻沒什麼地位,所以他們很想搞點動靜出來抬高一下自己的地位。

一天,這兩個人閑來無事在街上閑逛,正好遇見了同樣也在街上閑逛的劉備,他們覺得劉備這個人相貌不凡,肯定是個不一般的人。於是他們就和劉備攀談起來。

人都是這樣,越缺什麼就覺得什麼了不起,當他們得知劉備是漢朝宗室、盧植的學生之後,馬上向劉備表達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劉備當然表現得非常謙恭,得知張世平和蘇雙是商人之後,劉備也沒有表示出一絲的輕蔑。因為他自己也做過小商販,知道行商的不易,再說了,他是個待人和善的人,不會戴有色眼鏡。

劉備很尊重這兩位商人,張世平和蘇雙也更加尊重劉備,雙方都感覺很投緣,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最後,聊到興起,三個人就決定找個酒樓好好聊聊。

在酒樓裏,劉備把自己的經曆簡單地跟張世平和蘇雙說了一遍。這一說,讓兩個人越發覺得劉備這個人不簡單,有理想有抱負,以天下為己任,但是現在缺少機會,更缺少創業的資本——錢。

兩個商人那裏沒有劉備需要的機會,但是卻有他現在急缺的金錢,於是他們兩個人一合計,決定出錢投資劉備這支潛力股。他們拿了很多錢給劉備,讓他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尋找創業機會。

在張世平和蘇雙的全力支持下,劉備再也不用為金錢煩惱了。他開始積極地結交當地的豪俠之士,和他們互通往來。

此外,越來越多的無業青年聚集到了劉備身邊,他們慢慢形成了一個小團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黑社會團夥。

有了這些兄弟之後,劉備又拿出很多錢托人在涿縣縣政府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從黑社會老大搖身一變成了東漢政府的公務員。

當上公務員之後,劉備就想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勢力發展得更大呢?當他在為這個問題煩惱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好大哥、好學長——公孫瓚奇跡般地調到涿縣做縣令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當初盧植被朝廷調走之後,公孫瓚就和劉備灑淚分別回到了遼西郡繼續當公務員。這時候他的嶽父已經不是太守了,遼西郡新調來了一個叫劉基的新太守。

公孫瓚和劉太守相處得非常好,劉太守也很看重他,可是沒過多久劉太守就因為被人誣陷,被罷官發配到邊疆服役。

公孫瓚在這個時候表現得非常夠意思,他堅信劉太守是被誣陷的,於是他就辭別自己的父母妻兒,和劉太守一起去了邊疆。

他們在路上走了半年的時間,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朝廷查清了事實真相,就又讓劉太守官複原職了。

這時候的劉太守和公孫瓚已經成為了患難之交,公孫瓚的忠義之舉,讓劉太守非常感動。所以,當劉太守官複原職之後,就順理成章地向朝廷推薦公孫瓚為孝廉。被推舉為孝廉後的公孫瓚成為了國家的郎官,經過一段時間的深造之後,就被分配到幽州的遼東郡做了燕國的國相府長史。

做了長史的公孫瓚又做了一件讓他聲名鵲起的事。話說有一次公孫瓚帶領著幾十名士兵出城巡視,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十倍於己的匈奴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