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麵對著這些匈奴騎兵,一點都不慌張,他對手下的兵士說:“現在敵人比我們多出很多,如果我們急忙撤退,那麼這些匈奴兵一定會全力追上來,到時候咱們這些人一個都活不成。”
那些騎兵就問公孫瓚:“大人覺得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公孫瓚說:“為今之計,隻有先發製人,搶先對敵人發起攻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或許還有一條活路。”
那些騎兵聽公孫瓚說得有理,就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都聽大人的。”
於是公孫瓚就提起了自己手中的大刀,一馬當先衝進了敵人的隊伍當中,接著他身後的騎兵也跟著他一起衝向了敵人,結果他們一共斬殺了一百多名匈奴騎兵,並且殺出了包圍,最終脫離了險境。
這件事情發生後,公孫瓚名聲大振,上級政府為了表彰他的功勞,就把他提升為涿縣的縣令。
劉備的運氣實在是不錯,在他麵臨著事業轉型的困境之時,朝廷居然把他的師兄兼好友公孫瓚派到涿縣當老大,這對於劉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的事。公孫瓚的到來總算是讓劉備有了一座堅實的靠山,從此劉備在涿縣的勢力越加發展壯大了。
但是劉備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很清楚自己身邊聚集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大本事的人,要想成功,還得找幾個有真本事的人幫自己。再說,雖然現在有了公孫瓚這樣一座靠山,但自己畢竟還隻是個縣政府的辦事人員,這離他的理想相差得實在太遠了。
打造核心三人團
就在劉備一邊繼續在涿縣街頭與一大群朋友閑逛,一邊在心裏麵暗自籌劃著去找幾個有用的幫手的時候,他的好運氣又一次降臨了。
他先是認識了後來和他成為莫逆之交的簡雍先生。他們兩個人也是在涿縣的大街上認識的,兩個人一見如故,言談甚歡。從此簡雍先生就成了劉備的參謀和密友,兩個人的朋友關係一直保持到了生命的終結。
簡雍這個人其實沒什麼太大的本事,就是會說笑,還能稍微幫劉備做一些外聯工作。但是這樣的一個人對劉備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英雄也需要一個可以聊天溝通的人,而簡雍就是這樣一個人。
劉備有了簡雍這樣的幫手以後,還是覺得不夠。因為簡雍是個文人,雖然有時候能為自己出一些主意,但卻不能幫助自己打江山,當時的劉備已經預感到東漢王朝馬上就要爆發大的動亂了,所以他很急迫地希望找幾個武功高強的人來幫助自己,畢竟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槍。
最近,劉備的運氣一直比較好,是想什麼來什麼,他想找幾個武功高強的幫手,沒想到就馬上出現了兩個。
有一天,劉備像往常一樣在街上閑逛。當他走到了縣城一處繁華地段的時候,他發現一個賣紅棗的紅臉大漢和一個賣豬肉的黑臉大漢在爭執,並且還撕扯在一起。
劉備上前勸解,這兩個人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聽了劉備的話也就停手了,三個人就這樣相識了。
劉備看這兩個人都是英雄,就下決心要結交兩人,於是就邀請他們到酒樓喝酒,坐下來慢慢聊。這兩個人都是痛快人,看劉備的儀表和氣度都不是一般人,也想結交劉備,於是就答應了劉備的要求。
他們三個人就在酒樓裏高談闊論,各自聊起自己的情況。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那個賣紅棗的大漢的情況,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千古忠義之士的代表,被大家尊稱為“關帝老爺”的關羽、關雲長,他的名聲絕對不低於劉備。那麼曆史上關羽的真實麵貌是什麼呢?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山西人。年紀輕輕就練得一身的好武藝,熟讀《春秋》。為人忠義,“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但是脾氣卻很不好,過於剛烈。
曾經因為看不慣家鄉的惡霸欺淩鄉裏,盛怒之下親手殺了兩個惡霸,從此成為一個四處流浪的亡命徒。
先前正好流浪到了涿縣,以賣紅棗為生。這時候的關羽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安全溫暖的家,和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因為他不想再逃亡了。
那個賣豬肉的就是“燕人張翼德”、張飛是也,他是涿縣本地人,出身於地主家庭,家裏有錢,賣豬肉是愛好使然。
雖然他出身於地主家庭,但是也常被當地的官員欺負,所以他很想得到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能夠光耀門楣,不再被人欺負。
關羽和張飛這兩個不安分、有想法、有抱負的英雄遇上了劉備這樣一個同樣不安分,有偉大抱負的英雄之後,馬上就擦出了非常耀眼的火花。
他們被劉備巨大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劉備也有心結交他們,於是他們三個人在張飛家的桃園結拜成為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