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知道劉備最大是大哥,關羽是二哥,所以以後的人都親切的叫他“關二哥”,張飛最小,是老三。三個人結拜為兄弟之後,相互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曆史上說他們吃睡都在一起,而且關羽和張飛還當上了劉備的保鏢,三個人整天形影不離。
至此,劉備終於有了兩個強有力的幫手,他的核心小團隊也在這個時候形成了,可是此時的劉備仍然在涿縣縣城大街上閑逛著,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多了關羽和張飛兩個保鏢。
黃巾起義背後的故事
公元184年,就在劉備苦苦思考如何給兄弟們找尋一條好出路時,由張角領導的農民大起義——黃巾大起義爆發了。他領導了一群被東漢政府壓迫得實在生存不下去的窮苦人,對東漢各級政府發動了猛烈的襲擊。
一時之間中華大地狼煙四起,東漢朝廷被震撼了,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麵對著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東漢政府慌了,緊張之餘采取了緊急滅火的自救行動。
其中有一條就是進行全國總動員,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豪強地主,都可以拿起武器去進攻黃巾軍,如果有功,朝廷會加封官職和爵位。
如此一來,全國各地的英雄好漢全部被動員起來了,他們知道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很多人拉起了自己的人馬,不斷進攻黃巾軍,希望能多占領一些地盤,獲得更多的封賞,劉備這個小團夥自然也不會例外。
於是,公元184年,一個寒冷春天的早晨,劉備帶領著關羽、張飛、簡雍和其他一百多名兄弟走出了涿縣的大門,他們這是要去進攻黃巾軍,他們想通過這個機會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偉大理想。
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雖然嚴重震撼了東漢政府,但他卻不可避免的催生了很多英雄,張角為這些亂世英雄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台。
話說劉備帶著一百多號兄弟先是投奔了東漢政府的一個名叫鄒靖的校尉,在他的指揮下和黃巾軍作戰。因為他帶來了一百多人,所以鄒校尉就給了他一個小軍官的職位做,讓他帶領自己的兄弟和黃巾軍作戰。
可是劉備參軍後的第一次作戰卻不是針對黃巾軍,而是一個叫張純的東漢政府官員所率領的叛軍。
原來黃巾大起義爆發後,張純看到東漢政府手忙腳亂,就覺得政府快不行了。他決定在亂世中撈上一把,所以他就聯合當時的烏桓首領丘力居發動了叛亂,殺害了一些東漢政府的官員,聚集了十多萬人四處攻城略地。
東漢政府覺得這家夥很煩,對自己的威脅也很大,所以就下命令讓青、徐、幽、冀各州率兵討伐(張純的主要活動範圍就在這四州)。平原相劉子平聽說劉備這個人比較厲害,於是就派人去找劉備,希望劉備能幫助自己。
劉備看人家這樣看重自己,便高興地答應了幫忙的請求。於是他帶著自己手下的兄弟們一起到了劉子平那裏,和他一起討伐張純。
可是非常不幸的是,初戰告捷這個詞沒有機會落到劉備的身上。第一次戰鬥,劉備和他的隊伍不僅遭受到慘重的失敗,連他自己也得靠著裝死才躲過一劫,後來被關羽、張飛救走得以活命。
初次的失敗並沒有讓劉備退縮,相反他帶領著手下的兄弟們越戰越勇。經過幾番出生入死,因鎮壓黃巾軍有功,朝廷封他為中山安喜尉,副縣級官員。
不過劉備在安喜尉的位置上沒有呆幾天,就麵臨著被免除職務的危險。原來黃巾起義被初步鎮壓後,東漢政府就馬上出台了一項過河拆橋的政策,就是要把那些因為軍功而被加封了官職的人都淘汰掉。
劉備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非常生氣,可即便再生氣再難受,他還是要麵對現實。劉備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就得在朝廷中找個人為自己說兩句好話,但是這時候他唯一可以依靠的盧植老師在黃巾起義被初步平定後下野了,公孫瓚暫時也沒有這個能量,說不上話。
既然朝裏沒人能為自己說話,劉備就想給郡裏派下來的督郵(就是督察官,全權負責官員的審核和去留工作)說說好話,再送點禮,希望督郵能把自己留下來。可是當他去求見督郵的時候,督郵卻推脫說自己身體有病,拒絕見他。
劉備本來想低一回頭也就算了,可是督郵現在連巴結的機會都不給,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假傳命令說是郡守讓自己來懲治督郵的。於是就在大庭廣眾之下狠狠抽打了督郵二百鞭,這還不能讓他解恨。他還想再打,關羽和張飛在背後拉住了他,告訴他再打下去就要出人命了。
劉備冷靜下來以後,他知道鞭打朝廷命官是大罪,也就沒有什麼心思再呆下去了,於是他就帶著關羽、張飛和一幫兄弟離開安喜縣城逃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