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派簡雍和孫乾去聯絡袁紹,商量投奔的事情。袁紹見到他們之後,從他們那裏得知了劉備想要投奔自己,這個時候他和曹操打得正酣,對於這個平白無故掉下的幫手,袁紹自然是非常高興,當即表示願意接納。
袁紹馬上派人發命令給青州的袁譚,讓他親自率領人馬去接劉備,然後袁紹吩咐手下人為盛大的歡迎儀式做準備,以此迎接劉備。
袁紹為什麼願意接納劉備?因為袁紹和劉備現在是盟友的關係,不久之前兩個人還一起相約對付曹操。
再者劉備和袁紹的個人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劉備做豫州牧的時候親自向朝廷推薦袁紹的長子袁譚為孝廉,算是對袁紹家有點恩惠。
最重要的是袁紹覺得劉備這個人有很大的利用價值,袁紹覺得劉備現在雖然被打敗了,但是他的聲望很好,名聲很大,有很強的號召力。
劉備是個堅強的人,同曹操進行了多次戰鬥,對曹操作戰有豐富的經驗。再說,劉備曾經參與董丞的“殺曹勤王”活動,是道義的化身,反曹英雄,有很好的輿論宣傳作用,所以袁紹感覺自己太需要劉備了。
袁譚接到袁紹的命令後,馬上帶著一幹人馬去接劉備。接到劉備之後,袁譚派人騎著快馬向袁紹報告,在這一段時間裏麵,劉備原來的很多失散的部下都來青州投靠他,這樣一來劉備的力量又得到了恢複。
袁紹接到袁譚送來的消息之後,馬上派出自己的親信帶領著大批人馬從官渡前線去青州接劉備。袁紹還讓人告訴袁譚,要袁譚親自護送劉備來官渡前線。
劉備在青州接到袁紹的消息後,就和袁譚一起動身前往官渡前線。一路上,他繼續招集自己那些流亡的舊部,等到他們走到距離官渡前線還有兩百裏的地方時,遇到了袁紹帶領的人馬。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先前袁紹派親信去迎接劉備之後,左思右想覺得這樣做還不足以表達自己對劉備的期盼和看重。所以他就親自帶領一幹人馬離開了官渡前線,向青州方向進發,親自迎接劉備。這一走就走了兩百裏,終於見到了劉備。
袁紹和劉備見麵之後,兩個人互道仰慕之情,隨後便一起回到了官渡前線。到了官渡前線,袁紹為劉備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袁紹把劉備當作盟友看待,讓他獨立帶領自己的人馬,並且還把他的人馬和軍用物資調撥給劉備,增強他的力量。
劉備也沒有辜負袁紹的期望,在官渡前線繼續號召天下諸侯反對曹操,並且向天下人公布了漢獻帝衣帶詔的內容。
除此之外,他繼續招集自己失散的舊部。這個時候趙雲來到了劉備身邊,讓劉備喜不自勝,慶幸自己又得了一個好幫手。
趙雲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來投奔劉備呢?原來趙雲和劉備在平原的時候關係就很好,那個時候趙雲就有為劉備效命的想法。
但是因為當時他還在公孫瓚手下做事,如果貿然投奔劉備,一來會傷害劉備和公孫瓚的感情,二來趙雲怕人家說他是個不忠不義之徒。所以一直等到公孫瓚被袁紹擊敗自焚而死之後,他才來投奔劉備。
劉備得到趙雲之後,越發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積極地訓練將士,準備進攻曹操。這個時候袁紹派自己手下的大將郭圖、淳於瓊和顏良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包圍了曹軍防守的白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
白馬這個地方對曹操非常重要,如果白馬丟了,兗州的門戶就被打開了,那麼曹操也就危險了。
曹操想要親自帶著新近歸附的張遼和關羽去解白馬之圍,可是他的軍師荀攸不同意他這樣做。理由是曹操兵少袁紹兵多,如果直接援救白馬,那麼就會提前決戰,這樣對曹操很不利。
所以荀攸建議曹操帶兵直接襲擊延津,裝出一副要渡過黃河抄袁紹後路的樣子。袁紹肯定會分兵營救,到那個時候就可以直接出其不意地襲擊在白馬的顏良等人,這樣一來顏良必然會被打敗,白馬之圍也就解了。
曹操采納了荀攸的意見,依計而行果然打敗顏良的軍隊,而且顏良本人也在亂軍之中被關羽斬殺。
關羽因為這次斬殺顏良立下了大功,被曹操加封為漢壽亭侯,經此一戰關羽的勇武名揚天下,成為當時大腕級將領。
曹操成功解除白馬之圍後,就把白馬這個地方的居民全都遷走了。準備實行堅壁清野的戰略,與袁紹打一場你死我活的持久戰。
顏良戰死之後,袁紹非常生氣。他聽說是關羽斬殺了顏良,就責備劉備說:“我聽說關羽和您是八拜之交的異姓兄弟,您和他的關係非常好,可是為什麼他明明知道您在我這裏還要斬殺我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