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了袁紹的話,不慌不忙地說:“袁公請不要動怒,聽我慢慢解釋。雲長為人素來忠義,上次下邳之戰無奈之下才投降曹操,至今我兄弟失散已經大半年了。我想雲長肯定不知道我在袁公這裏,如果知道我在這裏他是不會斬殺顏良,讓我難堪的。再說死一個顏良並不算什麼,我願意幫袁公召喚雲長來歸附,到時候豈不勝過顏良百倍?請袁公明察。”
袁紹聽了劉備的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便對劉備說:“是我錯怪玄德了,我如果能得到雲長的幫助,那麼攻破曹操就大有希望了。”
袁紹收到了曹操遷走白馬居民的消息,決定派手下的另一位大將文醜和劉備一起渡過黃河追擊曹操,想讓劉備找個機會把關羽招到自己手下工作。
劉備和文醜率領兵馬到達延津南岸的時候,曹操正帶領五六百名騎兵駐紮在白馬山南邊的山麓上。
曹操看到遠方塵土飛揚,知道是袁紹派兵來追自己了。他一點都不慌張,從容地命令手下的騎兵都下馬,然後讓他們把從白馬撤出來的軍用物資全部放在路上。
曹操手下的將領們很不理解曹操的行為,他們都勸曹操趕緊上馬逃跑,但是曹操沒有答應。這時候劉備和文醜已經率領軍隊到達了白馬山下,他們手下的騎兵看到道路上的軍用物資之後,根本就不聽命令,馬上開始瘋狂搶奪這些東西。
曹操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命令自己手下的將士上馬,縱兵而出。曹軍如猛虎下山一樣撲向已經亂作一團的袁軍,結果是袁軍死傷大半。文醜在亂軍中被殺,劉備再次發揮了高超的逃命本領,最後逃得一命。
曹操兩次戰役都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局,曹操的力量仍然弱於袁紹。不過袁紹在經過兩次失敗後,不敢再輕易出擊了,所以雙方進入了相持的狀態之中。
就在曹操和袁紹相持的這段時間裏,關羽回到了劉備身邊。原來上次曹操成功斬殺文醜之後,關羽就知道了劉備在袁紹那裏。他就開始醞釀著離開曹操回到劉備那裏,他先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給了好朋友張遼。
曹操這時候知道了關羽的想法,心裏很難受。他覺得自己對關羽這麼好,但是關羽還是要離開自己去找劉備,說什麼他也不甘心。
於是曹操就派張遼去勸關羽留下來,張遼見到關羽後,就問關羽:“雲長你覺得曹公對你怎麼樣?”
關羽這個時候非常動情地說:“平心而論,曹公對我真的是沒話說。他對我很信任,又給我高官厚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對我的待遇已經遠超過了一般人。”
張遼聽了關羽的話,說:“雲長說得不錯,既然曹公對你這麼好,為什麼不幹脆留下來為曹公效勞呢?留在曹公身邊,你肯定可以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大丈夫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這些嗎?”
關羽說:“文遠兄(張遼,字文遠)說得不錯,但我和劉皇叔是生死不移的兄弟,劉皇叔對我有厚恩,我又怎麼能背叛他呢?現在我知道劉皇叔在袁紹軍中,所以我決定離開曹公,去追隨我大哥,麻煩文遠向曹公轉達我的歉意。”
張遼聽關羽這樣說,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勸關羽回心轉意了,隻得無奈地回去向曹操複命。
張遼見到曹操後把關羽說的話全都告訴了他,曹操聽後,不但沒有責怪關羽,反而更加敬重關羽,覺得他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忠義之士。於是,他下令準許關羽自由離開。
就這樣關羽帶著劉備的家屬離開了曹營,摒棄了所有的榮華富貴,重新回到了劉備的身邊。
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劉備這個人身上有著巨大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幫助他在亂世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來,聚集人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關羽回到劉備身邊後,劉備自然是非常高興,這不必細說,我們再來看官渡前線的正麵戰場。
曹軍和袁軍相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形勢終於發生了變化。建安五年七月,曹操後方負責防守汝南的原黃巾軍將領劉辟,在袁紹強大的政治攻勢和利益誘惑下背叛了曹操,在汝南和袁紹相互呼應,給了曹操又一個致命打擊。
劉辟的倒戈相向,讓曹操的後方麵臨著非常嚴重的威脅。對於這個突發事件,曹操自然很重視,可是袁紹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也絲毫不在他之下。招安了劉辟之後,袁紹立馬派劉備率領人馬去幫助他,準備給曹操後方的大火再澆點油,讓火燒得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