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在亂世之中成功保住了荊州,但是他的雄才大略也僅僅到此為止,他就像一個自足的農夫一樣,隻想著怎麼耕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外麵的風景再好,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
在劉表的心中,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樣保護好荊州,怎麼讓自己管轄下的老百姓安居樂業。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爭霸天下,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直都是個騎牆派,一直都在保持中立。
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他沒有參加,軍閥混戰的時候他隻求自保不圖進取。現在袁紹和曹操在大戰,他還是照樣誰也不幫,躲在荊州成一統,管你曹死還是袁亡,你且爭你的,我自做好我的本職工作,搞好荊州的經濟文化建設。
所以當劉備派簡雍和孫乾來遊說他出兵進攻曹操的時候,他隻客客氣氣地對待他們,對於進攻曹操的事情根本不置可否。
劉表的所作所為讓曹操都很驚歎,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個良民,如此的守規矩,手裏有十幾萬軍隊的他在自己和袁紹決戰的時候,居然能一動不動地坐在旁邊看風景,既不站在自己這邊,也不跟袁紹搞聯盟,甚至連漁翁之利都不去貪圖,真是很不容易啊!
袁紹對劉表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袁紹怎麼也想不通劉表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手中擁有這麼多人馬,實力還這麼強,但是他竟然不想向外擴張自己的地盤,麵對著大好河山劉表居然能一點都不動心,這一點真的讓袁紹無語。
劉備對劉表的表現徹底失望了,覺得他作為一個漢室宗親,看到天下大亂,老百姓遭受著無邊的苦難,居然隻想著自己躲起來過天平日子,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實在是有損劉漢宗室的威名啊!
在劉備心裏,劉表已經成為了整日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典範,打心眼裏看不起這個同宗刺史,甚至還覺得他在亂世中的消極無為極度丟臉,簡直就到了讓人唾棄的地步。
但是,緊接著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劉備大跌眼鏡,不得不重新思考劉表消極無為的性質,用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個膿包宗室。看似占盡優勢的袁紹,卻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得稀裏嘩啦,七八萬袁軍藏身大海,袁紹狼狽逃回冀州,從此一蹶不振。
曹操擊敗袁紹之後,聽說劉備在汝南地區積極發展勢力。對於劉備這個打不死的小強,曹操很不放心,所以顧不得車馬勞頓之苦,一騰出手來,就親自帶著一批人馬,想要徹底把劉備收拾掉。
劉備在汝南聽到了曹操親自率領大軍進攻自己的消息之後,很清楚自己這幾千人馬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馬上派簡雍和孫乾去見劉表,表達自己的依附之意。
劉表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劉備的請求,表示願意接納他。因為這時候的劉表也知道了曹操打敗袁紹的消息,他也怕曹操進攻自己。劉備的投靠,正好可以聯合一起對付曹操。
劉備在汝南收到劉表願意接納自己的信息之後,馬上帶著自己的兄弟和手下的幾千人馬向荊州出發了。
公元201年,劉備和自己的兄弟們率領著幾千人馬來到了襄陽城外,劉表早就率領著荊州的文武官員在城外等著迎接他了。
劉表為劉備舉行了非常隆重的歡迎儀式,高高興興地把劉備接進了襄陽城。在宴席上劉備和劉表兩個人互相稱兄道弟,共同抨擊了曹操。
隨後,劉表讓劉備帶領自己的人馬駐守新野,劉表還把自己的一部分人馬撥給了劉備。這樣做實際上就是允許劉備作為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存在著,這一點讓劉備非常感激。
就在劉表接納劉備,共同抨擊曹操的時候,曹操帶兵到達了汝南。他發現劉備已經跑到了劉表那裏,曹操對手下的人說:“劉備跑得可真快。”
曹操想直接率領軍隊進攻劉表,把兩個姓劉的一起解決了。但是他的謀士們都不同意這樣做,他們覺得雖然曹操在官渡打敗了袁紹,但現在袁紹仍然占據著北方四州。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務之急是馬上進軍袁紹,把袁紹的殘餘勢力全部消滅掉。劉表和劉備畢竟是小羅羅,要收拾他們,以後機會多得是。
如果現在去進攻劉備和劉表,那麼就給了袁紹可乘之機,要是他趁著這個時間,緩過一口氣來,重新聚合力量和曹操為敵,那可就難辦了。所以他們認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進攻劉備、劉表,而應該集中全部力量,將袁紹連根拔起。
曹操接受了謀士們的意見,率軍北還。接到消息的劉備和劉表長籲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得到了暫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