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心智世事洞明(1 / 1)

《禮記》reference_book_ids\":[7294565314270858274,7332297599984094270,7316123642176212020,7337204639990828094,7330851300051012670,7107503072137464846,7316430501483383817,7337204643136556094,73161246777288980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禪心智慧本無字,一切在於人的悟性,要想世事洞明,就要培養悟性、開悟心智。

弘一法師借古聖先賢的祭祀之禮來開示眾生:“古時候古聖先王所有一切製度儀規,都是教化眾生。讀《禮記》五禮中之祭禮,明白規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說:‘非其鬼不祭。’”

鬼是歸去的意思。至於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時要闡明祖先過去在生時之德行教誨,使後人常常追念遵行,這個祭祀屬於教育。儀式留傳於後世隻有形式而無真實內容,常被人視為迷信。佛門中祭鬼神之儀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開示,使民眾都能明白。

釋迦牟尼的弟子般特,因天生愚鈍,一直沒有開悟,所以佛祖讓五百羅漢輪流給他講解禪理。可是幾年下來,般特仍然是不開悟。

佛祖知道後心生憐憫,隻好把他叫到麵前,一字一句地教導他:

“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說:“禪,本身不立文字,全靠人去心領神會。你要認真誦讀這首偈子,天長日久一定會有所得!”

於是,般特反複思索這首偈子,終於有一天悟出了其中的禪理。

有一次,佛祖讓般特去給僧尼說法。那些僧尼早就對般特的愚笨有所耳聞,所以想成心刁難他。

般特對他們的舉止充耳不聞,很有禮貌地合掌說:“我天生就很愚鈍,所以隻在佛祖身邊學到了一首偈子而已,現在講給大家聽。”

剛說完,僧尼們就開始哄笑,般特並沒有理會他們,而是不動聲色地繼續往下講。他說的頭頭是道,而且講出了很多的新意,從一首普通的偈子中悟出了無限深邃的禪理。

僧尼們聽得如癡如醉,連連讚歎,對他肅然起敬。

成道的因緣,不在所學的多少,而在於受用行持。般特雖然天資愚笨,但是一心向佛,自然能夠心領神會。

禪其實就是人的一種深層體會。雖然無形的門不容易跨越,但是跨越後的禪道卻是真實不虛的動人世界。所以,學不在多,貴在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