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能聽會說,展現溝通中的個人魅力(3)(1 / 3)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通過語句詞語的諧音關係,有意識地使用其雙重意思,從而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話”中之“話”。這種幽默含蓄委婉、生動活潑、風趣詼諧,能給人以意外之感。

2.一語雙關

一個賣報的小童在廣場上大聲叫賣報紙:“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82人。”小童的叫喊立刻吸引了一個路人的注意,他趕忙奔了過去買了份報紙,但是,他橫看豎看也找不到事件的內容。這時賣報的人又在大聲叫喊:“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83人。”

這類嘩眾取寵的話語,一方麵是為了招徠顧客,另一方麵通過幽默的手法說出了事件的真正麵目,原來真正的受騙者正是這些顧客。

這種推銷手法顯得非常新穎、非常風趣。

3.巧用對比

在一家帽子店裏,一位女營業員滔滔不絕地向一位顧客推銷店裏的帽子。“這是一頂很吸引入的帽子,戴上它你會年輕10歲!”“那我不買了。”這位顧客說,“如果我摘了這頂帽子又要老10歲了。”

這名顧客通過兩件不相關的事,湊在一起對比產生了強烈的幽默效果。不僅可以化解自己的困境,表明了自己的意願,而且還使對方非常輕鬆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4.借題發揮

南唐時,京師大旱,烈祖問群臣:“外地都下了雨,為什麼京師不下?”大臣申漸高說:“因為雨怕收稅,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聽後大笑,並決定減稅。

申漸高巧借烈祖的話,引申發揮,表達了京城稅太多,應該減稅的思想。這非常巧妙,效果也很好,烈祖在笑聲中接受了他的意見。

5.正話反說

有一篇名為《擠車的訣竅》的諷刺小品就正兒八經地說著反語。

朋友,你可知北京乘車之難?上下班乘車都成了一門學問。

先說上車,車來時,上策為“搶位”——猶如球場上的搶點。精確計算位置,讓車門正好停在身邊,可先據要津之利。當然,必須頂住!

此中訣竅是:“上身傾向來車方向。穩住下身,千萬莫被隨車湧來的人流衝走。中策則貼邊。外行才正對車門,弄得擁來晃去,上不了車,枉費心力。”

無論是正話反說,還是反話正說,其目的都是通過明顯的“反話”來形成一種意識上的對比,從而讓人忍俊不禁。但是這種幽默技巧需要注意場合,如若不然就成了非常有力的傷人武器。

6.偷換概念

父子倆出去郊遊,父對子說:“要小心,此地有‘五步蛇’,被它咬傷走五步就會死。”“沒關係,萬一被蛇咬了,我隻走四步就不再走了。”兒子答道。

因為這個兒子偷換了概念,所以就使得這對話顯得幽默風趣。

幽默是一個人的學識、才華、智慧、靈感在語言表達中的閃現,是一種“能抓住可笑或詼諧想象的能力”,它是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協調、不合理的荒謬現象、偏頗、弊端、矛盾實質的揭示和對某些反常規知識言行的描述。幽默語言可以使我們內心的緊張和重壓釋放出來,化作輕鬆的一笑。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可以因人、因時、因情、因境而異,這樣幽默措辭才不至於落入俗套,更可讓人為之一驚,使人喜聞樂見。

效率至上,三分鍾內表達清楚

現今是一個追求效率的時代,時間的概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晰得多。人人都懂得“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也把這個概念演繹的淋漓盡致,因此,吃飯要吃快餐,開會要開短會……總之,所做的一切都強調最少的時間投資。在溝通中也是同樣如此,沒有人願意花費很多的時間聽你的長篇大論。所以,想要在溝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你需要動腦子怎麼樣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在別人還沒有失去耐心前,你要想辦法使對方接受你的想法,並能給你積極的反饋。

通常,當我們要表明一個觀點時,最好在三分鍾之內把話說完,這基本上是一個人的耐心極限。在這短暫的時間內要想把話說得簡潔有效可不簡單,有必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1.開門見山,不說廢話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分享彼此的信息,因此將信息有效、快速而直接地傳達出去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複說過:“有了客觀的意見,你就應該直截了當地表達。不要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極拳,會讓人不知所雲,也會造成很多誤會。”這一點在工作中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