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身體語言,比說話更有效的溝通技巧(1)(3 / 3)

美國人賈森·亨特在母親的葬禮上得到了靈感,開創了“真情擁抱”的“抱抱團”活動。他做了個寫著“真情擁抱”的紙牌走上家鄉的大街,第一個與他“真情擁抱”的人是一個路過的姑娘,她停了下來,看了看紙板,毫不猶豫地向亨特張開了雙臂。從這一天起,“FREEHUGS”這個關於愛和分享的運動開始在全美國蔓延。2007年,一位名叫Juan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鬧市街頭手舉“自由擁抱”

的牌子將這項運動推向了全球化的網絡世界,讓大家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和溫暖的感覺。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為了免於傷害,所以選擇保持距離,但是這項運動卻借此更大力、更誠摯的擁抱,得到的溫暖和理解應該遠多於疏遠帶來的誤解和傷害。對此,參加過“FREEHUGS”

的一名成員說:“這是讓大家笑容綻開的一種方式。因為隻要有一個人跟我擁抱,就會帶動從旁經過的五個路人臉上的微笑。”相擁相親,實乃人的本性,是一種及其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既然我們希翼從陌生人那裏得到愛意,為何我們不撕下含蓄和羞怯的麵紗,習慣於親人之間的擁抱呢?

在維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聖母院》中,描寫了一個讓人震撼而唏噓不已的情節,卡西莫多在墳墓裏躺倒在他心愛的艾斯梅拉達身邊,滿心喜悅地離開人世,當人們再度打開墓穴的時候,兩具相擁的遺骸化為塵煙而去。擁抱的力量在這裏是神聖的、震撼人心的,擁抱所傳達出的信息已經勝過言語信息所能傳達出的內容。

擁抱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不愉快,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深切地感覺到對方的真誠和愛意。擁抱所傳達出的情感勝過言語,巧妙地把擁抱運用在合適的場合,將會使溝通水到渠成。

眼神,透露你內心情感的信息

目光接觸,是人際間最能傳神的非言語交往。“眉目傳情”、“暗送秋波”等成語形象地說明了目光在人們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眼睛傳遞出的非語言信息往往是很微妙的,眼神信息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眼神接觸。在美國文化中,迎合其他人的眼神是誠實、可靠以及溫暖和參與的信號。在許多文化中,沒有眼神接觸的交談被認為是粗魯的,表明他缺乏興趣、不予關注或者揭示了害羞或者欺騙。

僅僅一雙眼睛就透露出許多信息,“邪惡的眼睛”、“睡眼惺忪的眼睛”、“悲傷的眼睛”、“有穿透力的眼睛”。當你同意對方的時候,你們會“雙目對視”;當你認為某人因為謀殺或者其他原因應該被判處死刑時,你的眼睛會“不屑一顧”。當你考慮到眼神信息的作用時,就會迅速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盡管眼睛所傳達出的這些非言語信號受到較少的關注,但是非洲有句名言說,“眼睛是侵略手段”,許多亞太地區的島民都同意這一說法。在大多數非洲國家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如果一個人的地位比你高,你就不應該看他(她)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的內心情感都可以通過眼睛傳達出來,而眼神所傳達出的信息會影響到溝通的效果。全美最優秀的教師羅恩·克拉克在《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中說:“用眼睛和他人溝通。

有人對你說話時,眼睛要注視著他;有人發表意見時,你的身體和臉要正對著他。用眼睛盯著一件東西看,這對有些人來說有點困難。

但是,如果你正在努力贏得人們的好感,並且想表示你所說的話很認真,這就顯得很重要了。例如,當你走進老板的辦公室要求他給你提升時,如果你的眼睛緊盯著他,而不是低著頭,那麼他會更為認真地考慮你的請求。當你在單位陳述你的一份商業計劃時,如果你用自信的眼神看著周圍的人,那麼大家就會更加信任你並認可你的計劃……”自信的眼神讓人對你產生信任,真誠的眼神讓人對你產生好感。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為在與別人交談時不知道該如何與對方進行正確的目光交流而苦惱。德國弗賴堡的人際交往專家伊麗沙白·多納奧指出了正確的目光交流方式,他說:“在交談過程中,與對方的目光交流不可避免。正確的目光交流方式有助於談話的順利進行,但怎樣才能做到呢?在交談中,凝視對方的雙眼是最不正確的做法。這樣做會使對方感到很不舒服並且感覺受到挑釁。正確的做法是首先看著對方的眼睛,隨後把視線緩慢地移到嘴部,過一段時間後再返回到眼部。這樣會使對方有機會對你所說的話做出適當的反應,點頭、微笑等帶有好感的表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並且也會讓對方覺得與你進行交談很愜意。”

另外多納奧強調:“交談時切不可將目光轉向地麵或天花板,也不可將視線停在對方身體上的任何一個部位,這些都是對對方不禮貌的表現。”